第四章 卧龍出山 患得患失的諸葛亮

劉備的內心突然湧起一陣無以名狀的情感,眼淚霎時就涌了出來,緊接看,喉嚨里也發出悲聲,連他自己也到出乎意料。這眼淚可以說是傷心,也可以說是喜悅。聽了諸葛亮這番對天下大勢的分析,他相信上天真的待自己不薄,在外漂泊十多年,終於找到自己的股肱之臣了。

住在卧龍崗上的諸葛亮心情並不寧靜,作為一個山東琅邪郡南遷避難的世家大族子孫,從小就受著治國平天下觀念的熏陶,他怎麼情願躲在這山中逍遙此生?默默無聞地老死溝壑,這不是他的理想。

他的妻子黃氏坐在榻上,正擺弄一隻木頭小狗,她扭了扭小狗耳朵上的機關,小狗突然跳到地上,一蹦一蹦地往門外挪去。諸葛亮坐在她身邊,抱著一張地圖,笑道:「你要是能讓它像真狗那樣吠,我就服你。」

黃氏笑道:「讓它吠沒什麼意思,我的想法是直接讓它像你這樣說話。」說著一把揪住諸葛亮的兩個耳朵,道,「快說快說。」

諸葛亮扔下地圖,兩手環繞著黃氏的腰,就咯吱起來。黃氏吃不住癢,笑得直喘氣。

好一陣,兩人的打鬧才平復。黃氏道:「說正經的,夫君,去年劉皇叔來了兩次,你都避而不見,到底怎麼想的?」

諸葛亮道:「當年我娶你的時候,經歷了幾番舉措?」接著笑了笑,但有點底氣不足。

黃氏道:「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親迎,一共要六種禮節。我知道你的意思,如果輕率出山,恐怕得不到他的重視。但你想讓他來訪你六次嗎?」

孔明搖頭道:「六次倒不必,但三為多數,事不過三,那……總歸是要的。」

「要是他再也不來了,你卻怎麼辦?」黃氏道。

諸葛亮道:「不來便不來,大不了去江東。」

黃氏笑道:「少在我面前嘴硬,你要是去想去江東,何必在這襄陽山中安家。」

諸葛亮嘿嘿笑了笑,走下榻來,尋思了一會,決定去找岳父商量一下。他是這麼一種人,沒事便罷,一旦有事總隔不得夜,一定要馬上解決才會心安。好在岳父就住在山上不遠,來去也很方便。他對妻子說:「你做好晚飯等我,我去去就來。」

諸葛亮的岳父名叫黃承彥,長得肥胖高大,相貌堂堂,家族也算是襄陽望族,因為戰亂,舉家避居山裡。山裡雖然生活不便,但在戰亂中喪生的可能性也小。他起初沒想過進山,想出仕輔佐劉表,但很快發現劉表不思進取,覺得沒什麼意思,乾脆全家遷居山中,以避戰亂,恰好和前此隱居山中的諸葛家族相隔不遠。互相一攀談,發覺都是官宦家庭,也就惺惺相惜,談起當前國家大事,不覺慨嘆。待到諸葛亮娶了黃承彥的女兒之後,兩個家族就更加親密了。

黃承彥知道這個女婿胸有大志,不甘老死山中,便勸他北上輔佐曹操,諸葛亮一口否決:「岳父,你知道我是琅邪人,我的叔父曾經親眼看見曹操的青州軍在徐州濫殺無辜,血流成河,輔佐這樣的人,不是我的理想。」

「可是曹操早就不那麼做了。」黃承彥道,「相反他現在很愛惜民力,因為自己的馬驚誤踏麥田,竟割去自己的頭髮示眾,法令嚴明,由此看來,曹操必成大業。」

黃承彥繼續說:「況且,一個人能成就大業與否,也不在於他是否殺了多少無辜,而在於他能否控制好他的統治隊伍。只要他擅長統治之術,就算殺再多的人,他也終究會是勝利者。而曹操在這方面是最能幹的。那些失敗的人,經常被批評為不恤民眾,殘暴不仁,而實際上他們的失敗原因並不在此。總之曹操崇尚的東西和你相似,興趣也和你相同,你喜歡管仲、樂毅,他則日日研讀《孫子》,你們都不是信奉儒學的士大夫,靠儒學,也根本不能拯救這個混亂的世道。」

諸葛亮道:「岳父,我認可你的分析,不過,你自己為什麼不去輔佐他呢?」

黃承彥道:「我老了,況且,我跟你們的理想不一樣。」

諸葛亮沉默許久,才說:「小婿自以為有管、樂之才,而曹操卻不可能是齊桓或燕昭。」

黃承彥點頭道:「這倒也是,不過江東有張昭、周瑜,你去也當不了管仲、樂毅。」他想了想,「我聽說左將軍劉備在新野練兵,他身邊多是力敵萬夫的猛將,卻沒有一個像樣的謀臣,這是個很好的機會。」

「然而他只是一個客將,沒有一塊地盤。」諸葛亮慨然道。

黃承彥道:「當年光武帝初起兵時,又何曾有什麼地盤,明天我去新野一趟,拜見這位左將軍,當面探探他的志向。」

第二天,黃承彥果然去拜見劉備,想說服劉備取劉表而代之,劉備卻不為所動,黃承彥雖有些失望,卻反而對劉備有了進一步的好感。人的感覺是極為微妙的,有的人不聽良言相勸,是因為他的愚笨;有的人是因為懦弱無用;但還有那麼一種人,他既不愚笨,也不懦弱,他舉手投足間卻有一種旁人無法企及的氣勢,這個氣勢讓你感覺,此人必非凡庸。所以,黃承彥回來之後,開始認真勸諸葛亮,劉備這個人值得輔佐,也是個霸王之才。

諸葛亮有自己的考慮,一方面他不能對劉備的請求反應得那麼熱切;一方面又心頭惴惴,怕劉備不會再來。他也明白,眼下能把他當成股朧之臣的英雄,就只有這個劉備了。鄉下人形容女子對自己心慕男子的殷勤,會經常用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有風不走船,無風來拉縴。」他現在就像那個可笑的鄉下女子,他算是明白,為什麼屈原在他的詩歌中,總把楚懷王比喻成夫君,自己則好像失意的姬妾了。

眼下他來到岳父的居處,岳父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笑道:「你是不是在想,萬一劉皇叔再也不來了,卻怎麼辦?」

諸葛亮點點頭:「那可能就是命了。」

黃承彥道:「你去年秋天冒充樵夫,不是親眼見過他嗎?現在怎麼樣,還是認為他值得輔佐?」

諸葛亮點頭道:「對,他果然是一個仁厚長者,卻不乏英雄之氣。」黃承彥道:「江東那邊如何?」

諸葛亮道:「前幾天二哥曾派人送信來,說江東人事複雜,孫權和手下將領周瑜不和。他母親病重,據說孫權還頗為高興,因為終於沒人可以管束他了。」

諸葛亮哥哥諸葛瑾在江東做官,族兄諸葛誕在曹操手下做官,當初是個權衡利弊的考慮,不管哪方最後獲勝,諸葛家總不會被趕盡殺絕,落到祖宗不能血食。

黃承彥道:「賢婿既然選定劉皇叔,那就安心等待,去年一冬雖然劉備不曾再來,但冬天進山不便,也好理解。如今春暖花開,我想他一定會再來。」

得了岳父這句話,諸葛亮的信心又恢複了。雖然理智地考慮,他也知道岳父不是神仙,不可能預知到什麼,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有一點希望總是聊勝於無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