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臨危受命 戰場上的李奇微

李奇微到達朝鮮幾個小時之後,中國人就在新年前夕那天早上發動了對第8集團軍前沿陣地的攻擊,刺耳的進攻哨子聲,加上陣陣迫擊炮彈的爆炸聲,好像是在歡迎這位新任的戰地司令官。他們沿著朝鮮西部漫長的戰線,又一次集中攻擊韓國部隊,使之在戰鬥的最初幾個小時就潰不成軍。

李奇微火速下令:如果不得不後退,那就後退,但是要使中國人每前進一步都付出代價。不久他就意識到第8集團軍不能再堅守下去,於是他下令退卻,儘管後退意味著漢城將再次陷落。至1951年1月4日,第8集團軍已經被迫向南退了約35英里至錦江一線。此時中國人給養已告罄,暫時停止了前進。

從戰術上說,李奇微並不認為這次後退是一大失利。其獲得的一個好處是第8集團軍現在佔有了一條橫貫朝鮮蜂腰部的戰線——由平澤往東,經原州至東海岸的三陟。重整旗鼓的第10軍正從釜山環形防禦區向北派遣人馬。李奇微現在有了賴以立足和作戰的戰線。雖然當時還沒有人意識到,第8集團軍此次後退是以整個集團軍建制所做的最後一次後退。今後幾個月中,前線的混戰狀態將要消除,個別部隊還會不斷地做些短距離後撤,但是第8集團軍再也不會被迫後退了。

幾星期前,當李奇微還在華盛頓時,參謀長聯席會議就把錦江一線稱作「最後一道塹壕」,並說如果聯合國軍被迫向南退到如此之遠,那麼就必須考慮撤離朝鮮的問題。然而,李奇微根本不考慮撤退。他已經告知華盛頓,他將需要時間來重建第8集團軍。現在,他的司令部已駐紮在一條戰線上,他從那裡可以隨機行動。

在戰線上的頭幾天,他就決定了他的作戰指導思想。「地盤」的得失是無關緊要的,李奇微不會只為佔領幾平方英里土地而推進,這些土地幾天之後中國人還可能奪回去。他對部隊所要求的,用最生動的形式來說,就是打死中國人。

李奇微上任幾天後,即意識到第8集團軍在過去幾周的磨難中,在肉體上和心理上受到了多麼深痛的傷害。他在寫給柯林斯將軍的一封私人信函中說:

這裡確定無疑地有一種緊張不安、大難將臨、動蕩不定的氣氛,一種驚恐未定的精神狀態……我很清楚,我們的部隊業已喪失信心。從他們的眼神、步態都可看出這一點。從他們長官的臉色——從軍士直至高層軍官,都可以看出這一點。他們反應遲鈍,不願交談,我必須追根尋底才能從他們那裡了解一些情況。他們完全缺乏在士氣高昂的部隊身上可以發現的那種常備不懈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李奇微以最純粹的老陸軍的方式,用踢人屁股的辦法來使他的部隊改弦更張。他自己截停了由韓國6輛卡車組成的一支正在後退的車隊,問他們上哪兒去,然後命令他們返回前線,這一命令是在李奇微帶到現場的一名憲兵的卡賓槍下得到執行的。從1950年12月27日起,他在戰場上待了三天,同士兵、將軍都進行了交談。他把部隊數十人一夥、數百人一幫地召集在一起,告訴他們說,第8集團軍並沒有什麼不治之症。後來他說:

我對他們說,他們的先烈倘若知道我所聽到的關於一些軍官在戰鬥中的不良表現,定會在墳墓中氣得打滾。……在戰鬥時刻,我希望師指揮官們和他們的先頭營在一起,我還希望軍指揮官們和戰鬥最激烈的團在一起。如果他們有文書要處理,可以在晚上做。在白天,槍炮聲大作之處才是他們應去的地方。

他希望「最嚴厲地懲罰和最大限度地遲滯」共產黨的任何前進。在陸戰1師軍官的一次彙報會上,他要求他們的部隊「讓紅色中國血流成河」。在1951年1月5日的一次參謀會議上,他發布了一道總命令:「尋求各種時機嚴懲中國人……尋找伏擊中國人的機會,並將強大的部隊埋伏在翼側,突然發起猛烈攻擊將其殲滅。」李奇微向他的指揮官們下達了一項長期命令:「在所有部隊中激發進攻精神。」他命令參謀部軍官們每隔幾天就要深入戰地,「任何想像都不能代替在戰地的實地考察」。部隊的使命不是去做出犧牲。「要讓所有部隊知道,我們不會拋棄他們,也不會使部隊處於絕境,」他說,「我們要為他們一戰,除非援救行動明顯會導致同部隊人數相等甚至更大的損失。」

要使一支元氣大傷的軍隊恢複生氣並非易事。李奇微以前是空降部隊司令,他習慣和富於進取精神的軍官與士兵打交道。他在給柯林斯將軍的信函中宣洩了許多沮喪心情。1月8日,他抱怨「某些軍、師一級的指揮官缺乏進取心」。在他第一次巡視戰場時,他發現美國部隊面對著數量上佔優勢的中國人時就鑽進工事。李奇微描述說,美國軍官認為「任何由我方發起的重大進攻都將失敗,而且可能會有慘重的損失」。李奇微同意這一點,但是他還是下令美國部隊應當利用空中優勢和「我們巨大的裝甲優勢」進行晝間攻擊。李奇微在給柯林斯的信中繼續說:

在敵人進攻之後的第一個白天,我的指示並沒有得到貫徹。

當晚我又親自重複了這些指示。第二天白天,在我的堅持下,兩個軍做出了努力。但是在我看來,這一努力仍是不夠的。

我一再親自指示這兩個軍的指揮官,在指揮撤退時,其主力部隊的部署應在每一個白天以裝甲部隊和步兵發起強有力的反攻,而在傍晚時視需要撤回這些部隊。

但這些命令同樣沒有得到執行。

李奇微沒有時間來為軍官們辦一個訓練班。如果軍官們在戰場上毫無建樹,那他就希望他們離開朝鮮。他成立了一個甄別委員會來清除那些不稱職者和軟弱分子(他抱怨上報甄別的名字不夠多)。他向他的老陸軍關係網求助,想找一些可以放在指揮職務上並可堪信任的朋友。比如說,丹·吉爾默上校當時正在堪薩斯州利文沃思堡陸軍戰爭學院執教,李奇微就請他來帶一個團。(參謀長聯席會議讓李奇微通過五角大樓之外的渠道挑選軍官。)李奇微警告吉爾默,朝鮮會成為一個問題。他寫道:「我不斷意識到,這裡同一個待在獅虎成群的籠子里的馴獸師的處境十分相似。只要馴獸師的精神和肉體的每一根神經都處於警覺之中,他就處於優勢。但是時間是他無情的敵人。只要有一個重大疏忽、一個小小不慎,稍一放鬆警惕,他就可能出麻煩了。」吉爾默來到了朝鮮。

李奇微堅持要參謀軍官們和指揮官們「走出去,離開他們的掩體,去視察戰地部隊……不要只是在後方總部舒適安逸的辦公桌上辦公」。他說:

我不希望任何參謀軍官接到需要採取行動的電報後還坐在那裡,抽著香煙思考,也許還踱上幾步。我希望他拿起電話,或者拿起帽子,去執行要求他完成的任務。

李奇微對指揮官們送來的戰地報告也大為不滿,這些報告「會向你說明……一支部隊為什麼撤退的詳情。好吧,你得到的印象是他們是在壓力之下撤退的,但是根本不是這麼回事。他們是在改變戰線,為了佔有有利地形,或者諸如此類的好處」。 他向第8集團軍副司令官約翰·庫爾特中將抱怨說:

要使美國部隊在身體和精神上達到堅韌不拔的程度,我們尚差很遠。誠如你所記得的,在南北戰爭的每場戰鬥中,美國部隊參戰人數比我們現在前線上的人數少,而受損失的人數在幾個小時中就兩倍於本軍當前在六個月戰鬥中傷亡的人數。

李奇微告訴柯林斯,他準備「毫不留情地對待我們的將級軍官,如果他們不稱職的話」。接著,他很快就開始解除這些將軍們的職務,這對於職業軍人來說,等於是被宣判職業死刑。軍官階層是一個金字塔形的體系,人們從西點軍校或一所軍官預備學校畢業後加入這一階層,其成就是用晉級來衡量的。「星級」,即將軍級乃是頂峰。現在李奇微不得不來做這項不愉快的事情。第8集團軍和第10軍的某些將軍表現不力,因此必須解職。

首當其衝者是羅伯特·B.麥克盧爾少將,他指揮倒霉的陸軍第2步兵師才一個月有餘。麥克盧爾在中國「第一次戰役」之後不久接手這個七零八落的師的指揮權。在這次戰役期間,1950年即11月27日至12月2日,該師傷亡3 000多人,包括大多數排長、連長和營長。12月6日,麥克盧爾接手該師,並用了一個月時間進行重建工作,直至中國人發起新年攻勢之時,這一工作仍在進行。

當時第2師負責堅守朝鮮中部漢江以南的重鎮原州。在這次戰鬥中,麥克盧爾引起了阿爾蒙德的嚴重不滿。麥克盧爾在戰鬥過程中覺察到,中國人正威脅到他的主要供給線,該線穿過一條很深的峽谷直至原州城南。麥克盧爾不想讓他的人馬像以前在中國的攻勢中那樣被切斷供給而遭殺戮,他決定由峽谷中撤退並用炮火掩護原州。但是要撤退,他必須得到他的軍指揮官阿爾蒙德將軍的批准。當時的一名團長保羅·弗里曼上校(後來當了四星將軍)敘述說:

麥克盧爾找不到阿爾蒙德將軍,最後他自行做了決定。在瀰漫眩目的暴風雪中,我們奉命從原州撤退……至峽谷以北大約12英里的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