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鯨斗殃蝦 重新制定美國戰略

1949年8月,蘇聯進行了第一顆核彈頭試驗。緊接著幾個月以後,毛澤東的軍隊接管了中國。這一切導致美國把一系列計畫付諸行動:在不改變目前所謂的處理朝鮮問題只是批准一些條款的情況下,一旦在那裡開戰,這些計畫肯定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份政策性文件是國家安全委員會第48/2號文件,1949年12月30日由國家安全委員會和杜魯門總統批准。該文件提出採用「遏制」政策對付蘇聯在遠東的擴張。該文件確定美國的基本目標就是鞏固非共產化的亞洲,並削弱蘇聯在遠東的力量。要運用非軍事手段,主要是促進經濟和政治發展,以及推進友好國家的地區性聯盟。韓國被列入獲得美國軍事和經濟援助的國家之列。美國將「發展和加強遠東地區的安全,使之免遭共產黨的外部侵略和內部顛覆」。因此,美國應該「改善」其在「日本、琉球群島和菲律賓」的地位。由於疏忽,南朝鮮被排除在一系列獲得保護的國家之外。

美國做出的另一項重大決策是,它將不承擔被逐到台灣的蔣介石國民黨政權的軍事防禦義務。1950年1月5日,杜魯門公開發表聲明說,美國「無意攫取」中國的任何領土,這是以間接的方式表示他不會試圖以武力來逆轉中國的革命。國民黨政權有足夠的力量保衛自己,美國將提供經濟上的幫助,但是不能提供軍事援助。

美國毫不隱諱地宣布了它打算直接防衛的亞洲地區的新範圍。1月12日,國務卿艾奇遜在全國記者俱樂部發表的講話中強調了保衛日本的重要性,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棄。他說:「防衛線沿阿留申群島至日本,然後延續到琉球群島。我們在琉球群島上設有重要的防禦陣地,並將繼續堅守這些陣地……防禦線還從琉球群島延至菲律賓群島。」對於美國保衛「太平洋其他地區」的義務,艾奇遜則含糊其詞,但是他確實宣稱:「必須十分明確的是,任何人都不能保障這些地區不受到軍事進攻……一旦進攻發生……首先依靠的是被攻擊的人民的抵抗,然後才是依靠聯合國憲章指導下的整個文明世界的承諾。」

當六個月後朝戰爆發時,共和黨批評家們嚴厲譴責艾奇遜「邀請了」共產黨人南侵。馬修·李奇微將軍(當時只是參謀長聯席會議的一名參謀軍官,後來成為朝鮮戰地司令官)認為此說是一種「言之過重而且令人誤解的簡單化說法」。不過他還說,艾奇遜這一聲明發表的時機確實可以批評,「我們無意防衛朝鮮這一明確表態,也沒有讓敵人有哪怕片刻的停頓」。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在他的回憶錄中認為,艾奇遜在遠東事務上「聽從了糟糕的建議」,因為他把台灣地區和南朝鮮排除在防衛線之外。看來,麥克阿瑟的記性不佳。大約十個月前,麥克阿瑟在與英國記者沃德·普賴斯的一次談話中曾經勾勒出一條極為相似的防線。他說:「我們的防線是由亞洲海岸邊緣的一系列島鏈構成的。」他列舉了菲律賓、琉球群島、日本和阿留申群島這些島嶼。同艾奇遜一樣,他也把台灣遺漏了。兩人聲明的唯一不同之處是:麥克阿瑟從南向北列數各個島嶼,艾奇遜則由北向南數。

艾奇遜在講話時遺漏了朝鮮,當時未引起公眾的注意。確實,無論在什麼場合人們都極少注意朝鮮。實際上,眾議院在1月底抗議政府拒絕向台灣提供軍援這一決定的同時,否決了一項向朝鮮提供6 000萬美元援助的議案。杜魯門和艾奇遜親自出馬遊說,才使眾議院通過此案。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那些曾經率先反對援助朝鮮的共和黨人,幾個月以後又領頭指責杜魯門「拋棄」了朝鮮。

國家安全委員會第48/2號文件僅涉及遠東問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另一份研究報告,即1950年4月擬就的第68號文件,則是針對蘇聯1949年8月一顆核彈頭試驗所做出的反應,這一試驗比美國預料的提前了好幾年。國務院和國防部的分析家們(保羅·尼采是國務院的主要人物)研究了各種選擇方案:美軍全部撤回本土;打一場預防性戰爭;美國大幅度增加對盟國的援助。最後一條決定被選定了,這是使美國能夠從實力地位出發與蘇聯人打交道的手段。這樣做的設想是,沒有其他威懾力可以讓蘇聯人相信美國對全球性防禦是一絲不苟的。預計這要耗費驚人的費用,杜魯門政府1950年度的財政預算僅130億美元出頭,國家安全委員會第68號報告要求把年度預算增加到500億美元,大約佔國民總收入的20%。它預見到美國及其盟國要達到具有全面實力還需要四年,這四年是「危險階段」。該報告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樣一種觀點,即蘇俄企圖通過直接的侵略和漸進的顛覆來統治世界。

儘管這份長達151頁的文件在1975年才公開,此前一直屬於高度機密,但是它的基本精神早在艾奇遜和其他政府官員的言談話語中透露了出來。他們認為有必要造些輿論,使公眾能接受如此龐大的軍費開支,這也是他們的主要擔心。艾奇遜希望首先爭取公眾接受國家安全委員會第68號文件提出的各項原則,然後再考慮具體細節;否則,用他的話說,「預算局的耗子們會把決策的意願啃得精光」。1950年春季,艾奇遜頻頻向公眾發表講話,中心內容就是反對孤立主義。6月13日,他在達拉斯的一次講話中說:「我們不應該放下百葉窗,坐在客廳里,抱著上膛的霰彈槍等待著。」他認為,對蘇聯野心的姑息縱容就是「改頭換面的孤立主義」。

70年代的修正派歷史學家們把國家安全委員會第68號文件看成美國對外侵略的藍圖,是一份把美國轉變成一個戰爭國家的影響深遠的文件。「可能就是這樣,」艾奇遜在他的回憶錄中揶揄地評述道,「也許幸運的是,當時沒有把這些文件的作者召集來分析一下,如果美國不採取行動,形勢又會如何。當然我們還是採取了行動。」

隨著事態發展,戰爭開始時,國安68號文件還處於形成階段。該文件能從計畫變為現實,艾奇遜將其大部分功勞歸於朝鮮戰爭,他聲稱:「如果蘇聯沒有愚蠢到對南朝鮮發動攻擊、掀起『仇恨美國』的運動,那麼後來幾年發生的事情是否還會實現,是很值得懷疑的。」

因此,從本質上來說,杜魯門政府在決策中採取了雙軌戰略。一方面避開亞洲大陸;另一方面嚴陣以待,隨時準備迎頭痛擊蘇聯擴張主義的任何企圖,其反應程度只受限於戰略的現實情況。國家安全委員會第68號文件並不是有意把美國自動納入戰爭的觸發器;不過,這份文件代表了一個政府的思維模式:一旦遭到挑戰,它就決心全力反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