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車廂上印著「北關東新聞」幾個大字的大卡車,飛一般地駛出了報社,及時地把當天的報紙送往四面八方。

製版完成以後交付印刷的過程中,關於客機墜落地點的情報,還一直在群馬縣和長野縣之間徘徊著。根據設立在上野村的現場對策本部的記者,向社裡通報的消息,群馬縣和長野縣的警察都出動了,加上自衛隊和當地消防隊,總共一千餘人,正在山裡拚命地搜索。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定飛機墜落的具體位置,原因是兩縣交界的山區,地形非常複雜,就連上野村都有「關東西藏」之稱。看起來,要想確定客機的墜落地點,非得等到天亮不可了。

據說前往葡萄嶺方向採訪的記者,已經多達300餘人,車堵得一塌糊塗。電視上不緊不慢地,播送著乘客和乘務員的名單。凌晨3點,辦公室才像一間老人病房似的,慢慢地安靜了下來。

三分之一的職工留在了報社裡,一個個疲憊不堪,有的靠在沙發上,有的趴在桌子上,大家都想休息一下了。還有一個小時天就亮了,新的戰鬥馬上就要開始了。

悠木和雅把身體靠在了椅子背上,心裡還在期望著飛機墜落在長野縣一側。當然,他也明白,也要做好墜落在群馬縣一側的思想準備,否則一旦變成事實,就該他們手忙腳亂了。天亮以後,如果確認是在群馬縣一側,就立刻向在上野村待機的記者,發出進山採訪的命令。目前,兩個記者去了葡萄嶺,四個記者還留在上野村,佐山和神澤去向不明,悠木給佐山的呼機打了好幾次電話了,一直沒有迴音,恐怕是被堵在去葡萄嶺的路上了。

悠木和雅現在不怎麼生佐山的氣了。給他們一個登山嚮導,顯然是瞧不起他們,換上悠木也會發火的。

控制不了佐山的不安感,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厲害。

新的戰鬥的狼煙,被電視報道點燃了。清晨5點多鐘,各電視台一齊播放,通過直升飛機拍攝的錄像。辦公室里驚呼的聲音此起彼伏。人們就像打完了一個回合以後,休息了一分鐘的拳擊手似的,重新圍在了電視機旁邊。

墜機的慘狀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墜落地點根本就看不見客機的模樣。美麗的綠色大山的山坡上,鮮明地刻著墜落的痕迹。由於攝影機拍攝角度的不同,散落的殘骸有時候看上去像英文字母V,有時候看上去像個飛鏢。白煙還在冒著,主翼的殘骸可以辨認得出來,上面「日本航空公司」的英文縮寫「JAL」,也可以看得清楚,但也僅此而已,看不見機體在哪裡。機體呢?莫非掉進峽谷了?山坡上有很多東西,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就像發生交通事故以後,路面上散亂的玻璃碎片一樣。

悠木和雅的目光,落在了剛剛印好的《北關東新聞》上,一架跟墜落的飛機同型的噴氣式客機的照片,刊登在第一版顯著位置上。悠木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可以說,飛機被摔得粉碎。在朝陽的照射下,反射的一個一個光點,數小時以前還是一架巨型客機,載著五百多人在天上飛!不用說,那五百多人也被摔得粉碎!……

悠木和雅忽然覺得,一股股熱浪在胸中翻滾,那是滿腔憤怒——為什麼客機會從天上,「吧嗒」一下掉下來呢?悠木從這時候開始,已經在思考事故的原因了。

電視畫面上,乘坐直升飛機,進行現場拍攝的電視台記者,在轟鳴的機器聲中,大聲地叫著:「群馬!墜落地點在群馬縣境內!……」

圍著電視機的人們,「嗡」地一聲炸了窩。

電視台記者繼續叫道:「墜落現場在群馬縣,多野郡上野村的大山裡!……」

人們很快便平靜下來,因為他們知道,從現在開始,就要迎接相當漫長的戰鬥了。大家默默地看著電視機的畫面——524個人死在了現在閃著光點的大山裡。

靜靜的辦公室里,開始有人小聲說話了,就像雨天剛開始掉雨點似的。漸漸地,雨越下越大,終於變成了暴風雨。辦公室恢複了往日繁忙的景象。

以編輯部主任粕谷為首的三人領導小組,在家裡從電視上,得知墜落地點在群馬縣以後,馬上就來到報社主持工作。

墜落地點的大山的名字,很快就判明了——御巢鷹山!悠木和雅被這座氣宇軒昂的大山的名字震撼了。

昨天晚上,悠木和雅想到了很多大山的名字,就是沒有想到御巢鷹山!現在一聽這座山的名字,悠木馬上就會承認,自己想到的那麼多山的名字,哪座也不如御巢鷹山的名字,與這次史無前例的,飛機失事事故的現場更相匹配。

真是不可思議。可能有幾千雙眼睛在附近搜尋過,可能有幾萬、幾十萬雙眼睛,正在地圖上查找過,為什麼御巢鷹山,遲遲不露面呢?難道它在憑弔死者嗎?

好像是小時候,躺在喝醉了的母親懷裡,聽過的一段神話故事。悠木和雅閉上了眼睛。一種令人無地自容的羞愧,在他的心裡翻騰,他想逃離現實——如果是墜落在長野縣那邊,死五百人也好,死一千人也好,都跟他悠木沒有關係。

悠木和雅再次睜開了眼睛,看到的是電視畫面上的御巢鷹山。悠木的心被深深地劃傷了。無私地接受了這場特大事故的,不是別的什麼山,而是它——御巢鷹山!

悠木和雅覺得:自己如同大夢初醒,大聲地叫了起來:「地圖!快拿地圖來!……」

仔細地查看過地圖以後,悠木和雅決定派十個記者進山。

葡萄嶺方向錯了,要在進入葡萄嶺之前,進入濱平礦泉入口,然後,沿著神流川側畔的林蔭道前進,走到頭以後,再越過一個小山谷,就可以到達御巢鷹山了。從地圖上來看,這是一條捷徑。如果順利的話,三、四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現場。

悠木和雅給每個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的呼機,都打去了信息電話,最早回電話的是佐山手下的副組長——川島。

「給我爬上去!跟在消防隊後面爬上去!……找不到現場的話,要隨機應變,跟在機動隊或自衛隊後邊往上爬!……」

有消息說,搜索現場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四千人。悠木和雅命令川島,跟在別人後邊,至少可以避免在山裡迷路。

「萬一出了什麼事故,馬上找共同社的記者,借無線電通話機,求他們通知前橋分社。」

「……明白了!」川島說話的聲音很緊張。早就聽說川島是個膽子很小的人。

悠木和雅把聲音放緩和了一些,仔細地問:「佐山怎麼樣了?在上野村的現場對策本部,你見著過他嗎?」

「見著了。他說要從長野縣的南相木爬上去,已經走了……我問過自衛隊的人,他們說走那條路最近。」

這情報有點兒奇怪。可是現在,悠木和雅已經沒有辦法,再跟佐山聯繫了。只要翻過了葡萄嶺,尋呼機就夠不著了。

「好!出發吧!……千萬不要勉強,自己覺得有困難,上不去,就儘早下山!……」悠木和雅吩咐道。

早晨6點,報社召開了緊急幹部會議。

會議研究的問題,是版面的安排方法。第一版和社會版自不待言,照片、特集等一共12版,全都用來報道飛機失事,運輸省、日本航空公司、東京大阪的遺囑採訪等,多一半內容將採用共同社的電訊,群馬縣內的情況,則全部由《北關東新聞》自己組稿,特別是「現場直觀」這個欄目,絕對要用《北關東新聞》的署名文章。

接下來,悠木和雅就開始給各處記者,分派採訪任務,忙得不可開交。

上午8點半左右,忽然有人在身後,拍了拍悠木的肩膀。回頭一看,是廣告部的宮田。

本來宮田是準備好了登山用具,在家裡待命的,怎麼到報社來了?悠木和雅先對他表示感謝,宮田打斷悠木的話,憂心忡忡地說:「安西耿一郎那傢伙被送到醫院去了。」

「什麼,摔下來了嗎?」悠木和雅嚇得哆嗦了一下,眼前出現了安西耿一郎墜崖的慘狀。他咽了口唾沫,問道:「是沖立岩嗎?」

「哎?你怎麼知道?」宮田不知道,安西耿一郎已經跟悠木和雅約好,一起攀登沖立岩的事。他在家裡等著悠木,叫他帶記者上山,等得無聊,就心血來潮地,給安西打了個電話。接電話的是安西的兒子。

宮田說:「具體情況,問了半天也沒問清楚,只說爸爸被送到醫院裡去了,媽媽也去了。」

安西耿一郎的兒子燐太郎,跟悠木和雅的兒子小淳同歲,雖然已經上了中學,但是,他看上去還像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小孩子,性格特別內向,不管你問他什麼,都得不到滿意的回答。但是,比起父母來,燐太郎更願意跟悠木親近。

「知道了,我再打電話問一問。」悠木和雅馬上給安西家打去了電話,家裡沒有人。燐太郎到哪兒去了呢?學校?醫院?這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安西耿一郎為什麼被送進醫院去了呢?

「難道安西耿一郎一個人,攀登沖立岩的時候摔下來了?」

想到這裡,悠木和雅馬上想到了御巢鷹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