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講習4 第一節

「所謂的角色就是一名『人類』。

「角色存在於小說之中,會在小說中思考、在小說中行動。讀者閱讀角色的這些行為,在腦中塑造出角色的形象。那麼,如果不是角色,而是現實中的人又是如何?例如我的朋友中有個名叫茶水的男人,他是個實際存在的人,能依照他的自我意識自由行動,現在肯定也隨心所欲地在做某件事,可能是在看書或工作吧。總而言之,我跟現實的茶水是以朋友的身分相處。現在,你試著想像一下:我看過茶水,能問茶水今天做了什麼,也知道茶水是個什麼樣的人,這麼一來我腦中就能塑造出『對於茶水的印象』。這個印象跟現實的茶水是分別存在的,就算現實中的茶水在這個瞬間犯下殺人罪,只要我不知道這件事,我印象中的茶水就不會有任何改變。那是存在於我腦中的另一個茶水,也可以稱之為『茶水的角色形象』。

「至於我想表達什麼,那就是『不論是現實的人也好,小說的角色也好,在人腦中部一樣是由得到的資訊所塑造出來的形象』這件事。在人的腦中,實際存在的人類和書中的角色在本質上並沒有差異。當然現實的人類有主動性,也能夠互相接觸,比起小說的角色擁有壓倒性多數的資訊量。然而這終究只是『量』的問題,如果小說里的資訊量也很多,例如是已經出版二十集的長篇小說主角,那比起跟讀者認識時間較短的現實友人,該主角給讀者的親近感反而會更強烈吧。

「只要能理解這點,自然能知道該怎麼描寫角色。讀者會用接收到的資訊去塑造角色形象,所以我們作者只要邊想像欲描寫的角色,邊調整寫出來的資訊就可以。想塑造討喜的角色就選擇討喜的劇情,想塑造討人厭的角色就寫出會讓人厭惡的橋段,這麼一來,便能依自己的意志去控制讀者的想法。

「不過資訊這種東西畢竟沒有邡么單純,隨著A、B、C、D等角色的數量不斷增加,角色間互相連結的線也會逐漸增加。當寫到Z時,甚至有可能在作者想都沒想過的地方出現讓A跟Z連接起來的線。不過,那是令人非常快樂的事情,因為那個角色可能會開始做出連作者都想不到的事。一旦變成那樣,那名角色便獨立於作者和讀者之外,到時我覺得就算把該角色當成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也無妨。

「我想要創作出這樣的角色,所以一直在思考角色的事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