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風波驟起,凱豐的文章引來張國燾不滿

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前夕,蔣介石根據一、四方面軍行動的去向,作出兩軍「急圖合股川西」,「不外橫竄康、青,北向甘、陝兩途」的判斷。因而以胡宗南部二十七個團,布防於松潘至平武一線,扼四方面軍北進;另以劉湘、孫震、李家鈺等部九十餘團,固守江油、汶川、灌縣一線;以楊森、鄧錫侯部五十餘團至名山、蘆山、雅安、滎經一線,防四方面軍東出;以劉文輝、李抱冰、薛岳等部,自南而北推進,追堵一方面軍,並策應氓江東岸;以甘、青兩省的馬家軍、防四方面軍西出青海。蔣介石積極調動各部兵力,對一、四方面軍形成分割包圍之勢,企圖壓迫兩軍在川西地域而消滅之。

四方面軍處於北面的四軍及三十軍一部,在松潘以南的鎮江關、松平溝地區,與胡宗南部對峙;東面的四軍、三十一軍各一部,在汶川、觀音梁子、千佛山、土地梁、北川、片口一線,與川軍對峙。敵人不斷向四方面軍進攻,激戰一直不停。四方面軍另以一部主力南下接應中央紅軍,一部兵力在茂縣、理番、汶川一帶發動群眾,籌集糧食、物資。由於前線的兵力有限,只好暫取守勢。

對於戰略發展方向問題,兩軍會師前夜,四方面軍總部雖然沒有討論過,但張國燾已經有所考慮。當四方面軍剛進入川西北地區,張國燾就忙著成立「蘇維埃西北聯邦政府」、「西北特委」。張國燾本人任聯邦政府主席。出布告、寫條例、髮指示,建立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忙得不亦樂乎。給人的印象,似乎要鋪開攤子,在這一帶立腳生根,開創新的根據地。但張國燾又考慮到川西北山大地廣,人稀糧少,地瘠民貧,物產匱乏,不適合大部隊久駐。而這一帶又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歷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閡不易消除,紅軍偶至這裡,時有摩擦,還動過刀槍,要建立根據地,也屬不易。徐向前曾與李先念交換過意見,認為還是原來的川陝甘的計畫好。如果一方面軍上來,以兩軍的力量,北上消滅胡宗南一部分主力,不成問題,這樣就可爭取在川陝甘邊創建根據地,再與四方面軍西行後留在通南巴的游擊隊取得聯繫,另圖發展,似為上策。而張國燾對目前四方面軍的戰略發展,則舉棋不定,有時想立足川西北不走;有時則想北取陝、甘;有時又欲折轉川西南邊,苦苦運籌,徘徊猶豫,終拿不出一個成熟的方案來,心想等兩軍會合後再說。這時張國燾與四方面軍高級將領們的心態是焦急與等待。

就在中央紅軍前衛部隊抵達懋功與四方面軍會師的這一天,1935年6月16日中央和軍委致電四方面軍,提出兩軍會合後的總方針是:佔領川陝甘三省,建立三省蘇維埃政權,並於適當時期以一部乓力組織遠征軍,佔領新疆。目前的行動計畫是一、四方面軍主力,「均宜至岷江以東,對於即將到來的敵人新的大舉進攻給以堅決的打破,向著岷、嘉兩江之間發展。」如發展受到限制時,則以陝、甘各一部為戰略機動地區。堅決地鞏固茂縣、北川、威州在紅軍手中,並擊破胡宗南之南進,是這一計畫的樞紐。並且指出,以懋功為中心的地區,均為深山窮谷,人口稀少,給養困難。至於西康,情形更差。邛崍山脈地區,只能用小部隊活動。紅軍主力出這些地區,均非良策。如敵人完成封鎖計畫,則將使紅軍北出機動,極端困難。中央的初步打算是以奪取岷江和嘉陵江上游的中間地區為立足點,伺機向甘南與陝南發展。

張國燾在茂縣接到中央和軍委指示,只和陳昌浩商量了一下,便於次日複電中央,表示同意向川陝甘發展,但認為東出北川和北打松潘,地形與敵情均極不利,因而主張一方面軍沿金川地區北進佔領阿壩,四方面軍則從茂縣、理番北上進佔松潘以西,然後兩軍去青海、甘肅,以一部組成遠征軍佔領新疆,至力覓機東向陝西發展。為解決給養困難,隱避作戰企圖,暫時可南下先取岷江以西的夭全、蘆山、名山、雅安地區。

張國燾的這一計畫,顯然與中央的方針有別。

在張國燾複電中央和軍委的第二天,中央再次致電張國燾,指出「目前形勢須集中主力首先突破平武,以為北向轉移樞紐。其已過理番的部隊,速經馬塘繞攻松潘,力求得手。否則兄我如此大部隊經阿壩與草原游牧區域入甘、青,將絕大困難,甚至不可能。向雅、名、邛、大南出,即一時得手,亦少繼進前途。因此力攻平武、松潘,是此時主要一著,望即下決心為要。」

顯然,中央的來電對張國燾提出的戰略方針持有異議,指出張國燾為執行自己的計畫,於紅軍的發展不利。

在中央致電張國燾的次日,川敵猛攻北川縣城,四方面軍棄城撤至筆架山、神仙場一線,繼續憑險阻敵。南面的一方面軍,亦被楊森部壓迫,撤離寶興,形勢緊迫。翌日,中央復致電張國燾,強調力爭紅軍主力出東北,實現川陝甘計畫;如絕無辦法,暫時只好向川西南發展。要求四方面軍速向懋功開進,兩軍集中20個團以上的兵力,突擊雅、名、邛、大地區,迅速打開戰局。由於這一行動關係全局,事關重大,中央急電張國燾立即赴懋功面商。於是張國燾不得不離開茂縣總部,帶著黃超及十餘騎衛士,走了3天多時間,來到懋功與毛澤東等人會晤。

但張國燾在撫邊與毛澤東等人見面後,久經患難,雙方互訴一番別離之情,披肝瀝膽,一陣赤誠的歡欣,大家都未談及當前的戰略方針。因為這是一個十分重大而棘手的問題,需開會解決。

張國燾到懋功休息數日,分別到兩軍駐地查看了一下部隊的情況,深感中央紅軍長途轉戰至此,消耗損失甚大,亟待休整與補充。而四方面軍撤離川陝蘇區以來,雖頻頻與敵人作戰,但損失不及中央紅軍大。他暗暗為四方面軍比一方面軍優越而慶幸。這幾日,他又拜訪了中央的幾個要人,向他們打探中央及一方面軍的一些情況。

張國燾來懋功與毛澤東會晤之前,中央已知張國燾對軍委的戰略方針持有異議。電報頻傳,羽書交馳,不得而決,以致通知他親赴懋功開會解決。6月26日,中央不得不在懋功以北的兩河口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研討會師後的戰略方針,共商大計。

開會的地方是一所兩進院落的喇嘛廟。四周有高高的圍牆,第一道院落的大門外,有一道影壁。整個院落的房屋,均系木柱木板裝嵌,開間很大。警衛部隊駐第一進院落,會議則在第二進院落後面的屋子裡舉行。

因為是政治局會議,自然是由在黨中央負總責的洛甫主持。等開會的人到齊後,他拿著一份講話提綱站起來對大家說:

「同志們,野戰軍同四方面軍的會合,是中國工農紅軍的偉大勝利。這一會合,不但在數量上,而且在質量上,大大加強了我們同敵人作戰的力量,便利於我們更大規模的消滅敵人。由於我們的會合,大大的提高了全體紅軍指戰員與政治工作人員的戰鬥情緒,勝利的信心;使兩大主力在過去長期革命戰爭中所取得的豐富經驗,得到了相互的交換與總結;使過去在兩個戰線上分開的兩大主力,現在完全放到黨中央與軍委的統一指揮之下。

「這一會台雖是在松潘等縣,地形上不利於作戰,物質給養上非常困難,但正是這一地區,使我們能夠利用地形,箝制追擊與進攻我們的敵人,使蔣介石劉湘一切阻止我們會合的企圖歸於失敗。使野戰軍得到整理休息的機會,我們在川陝甘建立新的蘇區根據地,就有可能實現這一戰略方針。這就大大的縮短了我們野戰軍從無後方的大規模的游擊戰,轉到有後方的運動戰的時間。

「紅軍主力不利於長久的停留在這一地區,在這一地區建立蘇區根據地,顯然也是不利的。因為這種不良的地形,使我們不能以大踏步的進退,去求得在運動戰中大量消滅敵人。這種地形,是便利於我們箝制敵人,但同時也便利於敵人封鎖我們。給養的困難,在這一地區內是不容易解決的,並且在我們的西北與西南,則是廣漠無際的青海草原與西康,很難成為我們後退的依託。

「現在,敵人正在使用全力,力圖把我們封鎖在這一地區。楊森、鄧錫侯的部隊,正在從南面建築工事,逐步推進。東南,劉湘、孫震、李家鈺等部隊,正在完全封鎖岷江以及威州到北川以南的地區。胡宗南指揮二十七個團的兵力,盤踞在平武松潘一線,而蔣介石的主力,也正在川軍的後面集結待機。在我們的西面的西康與丹巴一線,劉文輝、李抱冰也集中了約15個團的兵力,防止我們向西康發展。綜合起來判斷,蔣介石封鎖我們在這一地區內的企圖,是十分明顯不過的。

「同志們,我們不能長久的停留在這一地區。今天請大家來,就是要好好的研究一下目前的戰略方針,朝有利於野戰軍與四方面軍的發展來考慮。下面,請總政委周恩來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和軍委作目前戰略方針的報告,然後大家再討論,發表意見。」

洛甫的這段開場白,是有準備的。他在開會前兩天,就在懋功認真分析研究了當前敵我雙方的態勢,為了解決會師後的戰略方針,曾寫下《奪取松潘,赤化川陝甘》一文,由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政治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