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會師在即,四方面軍準備迎接中央紅軍

5月的岷江,已是一派初夏景象。兩岸的山綠了,草綠了,映山紅在岩畔露出紅紅的笑靨。江風吹在人身上,像一匹看不見的綢子在輕輕撫摩。

岷江西岸的深山裡,有好些四方面軍的戰士在綠蔭深處開採石頭。他們穿著灰布軍裝,也有穿青色的,頭上戴著一頂大帽檐的八角帽。他們「嗨喲嗨喲」地用力敲擊著石頭。一個叫趙海雲的青年戰士唱起了川北民歌——

妹妹送哥當紅軍,

手帕布鞋寄深情;

手帕日日常見面,

布鞋千里不變心。

妹妹送哥當紅軍,

一心一意殺敵人;

哥在前方做模範,

妹在家中人上人。

「想媳婦啦!」一個長滿絡腮鬍子名叫周炳清的戰士對趙海雲說。

「你不想?」趙海雲笑著揮動了一下手中的二錘,瞅了周炳清一眼,快活地說著。

「光棍一條,想也白搭。」周炳清泄氣地說。

趙海雲停下手中揮動的二錘,對周炳清說:

「我們要和中央紅軍會師了,聽說中央紅軍強得很,人馬30萬。」

周炳清瞟了趙海雲一眼:

「誰說的?」

趙海雲嘟囔著嘴認真地說:

「你還不知道,是陳昌浩總政委在大會上講的。『歡迎30萬中央紅軍』的口號喊得震耳響,你耳朵聾了?沒有聽到過!」

周炳清想了想,高興地說:

「30萬!好多的人喲,比我們的人多得多。還有中央,本領更大,今後要打勝仗啊。」

趙海雲抹了一下額頭上沁出來的一串熱汗,甩在岩石上,喜滋滋地說:

「我問你,你知不知道我們開石頭來做哪樣?」

「咹!趙海雲,今天你考起我來嘍,採石頭,熬鹽巴嘛。」

趙海雲笑了笑:

「我還以為你當真的不曉得哩。因為連歡迎30萬中央紅軍那樣響亮的口號,你都不知道。」

四方面軍為了籌集慰問中央紅軍的物資,部隊一面走家串戶,發動群眾,一面籌集糧食,羊毛、羊皮、牛羊、茶葉等物品。但這一帶少數民族地區,鹽巴極缺,部隊決定到山裡開採石頭來熬鹽,不是說所有的石頭都能熬鹽,僅有一種白色的石頭才含有鹽分。所以戰士們將開採出來的石頭還要篩選一遍,去掉雜石。

鹽,對於紅軍來說,太金貴了。食而無味(應該說是食而無鹽)的日子,紅軍是嘗夠了。為了迎接一方面軍,四方面軍首先想到的是一定要將鹽準備好,採集不著,就發動戰士甩石頭來熬制。

山下的紅軍駐地更是熱火朝天,有的坐在草地上敲打著山上運下來的石頭,叮叮噹噹地響個不停。他們要將石頭錘成細細的石粉;有的在地上壘起來的土灶里填柴,柴火燒得旺旺的,火勢猛烈,灶上大鐵鍋里的水沸沸揚揚,一個勁的翻滾。這裡就是紅軍食鹽「加工廠」。戰士們忙碌地走來走去,搬這搬那,有說有笑。他們心裡裝著一個信念:「作好準備,迎接中央紅軍。」兩支部隊就要會師的喜悅,蕩漾在駐地的每一個地方,瀰漫在深山老林里。

在草地邊緣遠遠的地方,一個30多歲的中年人離群索居地坐在那裡敲擊著碎石,幾乎不被人發覺,他的嘴邊叢生著長長的鬍鬚,繚亂不堪;雙頰瘦削,眼睛凹陷,沒有光澤,身上的軍衣皺巴巴的。他一個人不聲不響地敲著,和誰也不說話。大夥累了,起身休息,他也不起來,一個人不緊不慢地敲打著,像一隻孤雁。

趙海雲和周炳清抬著滿籮的白石,來到熬鹽的工地,看見戰友們都在歇氣,沒有幹活,唯獨一個人低著頭仍坐在草地上敲石,感到奇怪,趙海雲走過去,吃了一驚:

「這不是曾政委嘛,好久沒有見了,瘦成這個樣子。」

周炳清迎上去,大抱不平:

「曾政委,誰安排你干這苦活?」

曾中生向他們點點頭,表示對他們關心的感謝。然後平靜地說:

「我自己來的,我也要為迎接中央紅軍盡一點力。」

趙海雲不解地問曾中生:

「聽說你犯了錯誤?」

曾中生搖搖頭,苦笑了一下。

駐地上敲石、熬鹽的戰士,一聽說曾中生的名字,都圍了過來。因為他們開始在鄂豫皖鬥爭時,就是在曾中生的領導下。以後,就逐漸沒有聽到他的大名了,好像一縷青煙倏忽被一陣巨風吹滅了。

昔日紅四軍赫赫的統帥,今天為何變成這般模樣,戰士們不解。

有的在竊竊私語:

「聽說是執行李立三路線,犯了錯誤。」

「包庇重用反革命。」

「聽說是反黨分子。」

「不單是反黨分子,還是反革命。」

在戰士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的時候,曾中生似乎朦朦朧朧地聽清了一兩句。他感到有些悲涼,像嚴寒的冬天澆了一身冰水。但他不想和戰士們多說什麼,因為在這些對上層「鬥爭」可以說一無所知的戰士面前,任何解釋都顯得蒼白無力,搞不好還會引來麻煩。於是,他決定對自己的事咬著牙,守口如瓶。

曾中生站起來對大夥說:

「同志們好好乾吧,中央紅軍很快就要來啦,黨中央很快就要來啦,給他們多準備一點禮物。」

曾中生在提到黨中央時,聲音特別大。

曾中生作為一個老同志,老上級,他感到任何時候都應該鼓勵戰士們的熱情。何況他日思夜盼的中央紅軍即刻就要來到。他殷切期望著這一天的到來!見著中央領導,他要趕快報告他的問題,澄清他的是非,重新好好為黨工作。以致,當他在被張國燾派人看管的期間,一聽說為迎接中央紅軍而採石熬鹽時,他便說服看管他的戰士,請假來到製鹽的工地,干起活來。

曾中生將他的一腔希望,全部寄托在兩軍會師上,他多麼想衝出牢籠,重展翅羽,再上疆場,為黨效力!

戰士們將熬制出來的鹽,用木瓢一瓢一瓢地從大鐵鍋里舀在籮筐里,一片灰白色,凝聚成不規則的鹽坨坨。一個戰士用食指沾了一點口水,再抹抹鹽塊,放在嘴裡嘗了嘗,高興地說:

「喲!還相當咸呢,要得!」

一個戰士拍起手來,邊拍邊喊叫:

「成功吶!成功吶!這下中央紅軍有鹽吃吶!」

戰士們用包籮將熬制好的鹽巴,挑到總經理部去。

總經理部(即四方面軍後勤部),負責籌集慰問中央紅軍的物品,當戰士們挑得滿頭大汗上了大路經過總經理部分設的糧店時,看見戰友們將一籮一籮的青稞、玉米正往糧店抬,還有一些漢族與藏族的青年小伙夾在中間。糧站內的玉米、青稞堆成一座座金黃色的小山,快漫出糧站的大門。後來的戰士不得不用力地往玉米堆上傾倒,高處的玉米便一個勁的往下滑落,只聽一片玉米「嘩啦啦,嘩啦啦」的向下滾落聲,像一道道金色的小瀑布在不斷向下傾瀉。

歇歇氣,送鹽的戰士繼續朝總經理部走去。一路上,他們看見戰友們在駐地四周忙碌不休。有的在打草鞋,有的在剪皮衣,有的在撕羊毛,有的在捻毛線,有的在學織毛衣、毛背心、毛襪子。他們心想,這些可能都是戰友們為了迎接兄弟部隊而在作準備吧,因為過去從沒看見大夥干這些活。這一帶地區是藏漢雜居區域,以藏族為主,還間有回民與羌民,他們以畜牧為主,多牛羊皮、羊毛,這些都是過冬禦寒極需的物品。如果照陳昌浩宣傳的那樣,迎接中央紅軍30萬,那麼,該需要多少東西啊,因此忙壞了四方面軍的戰士。

為了進一步做好迎接中央紅軍的工作,張國燾在茂縣四方面軍總部召集了一次總指揮部會議,他在會上對大家說:

「據總部電台報告,目前一方面軍正欲偷渡大渡河,搞不好,會走石達開的下場,但願他們成功。從他們的戰略方向來看,決心向北發展,來與我們會合。我們應立即實施策應計畫,三十軍由汶川渡岷江,經理番、懋功,直指大渡河,掃除這一帶敵軍,以便一方面軍安全渡河;第九軍和第三十一軍,則由江油、平武前線撤至北川、茂縣地區,對付這方面的敵人。第四軍北向松潘,作為我軍北面的屏障。這樣的部署,諸位有何意見?」

徐向前說:

「同意國燾同志的安排,我們自撤離川陝蘇區後,敵軍對付我們,簡直是如影隨形。我們前進一步,敵人則跟進一步。我九軍與三十一軍如撤至茂縣、北川地區,勢必與處於優勢的川軍在這一帶的東南地區發生激戰。這些地方,林茂竹豐,山高嶺峻,我們可乘此複雜的地形同敵人展開游擊戰,分頭截擊敵人。」

陳昌浩說:

「四軍如果北向松潘,胡宗南的軍隊會及時趕到,那麼,四軍將與胡敵激戰於松潘縣城或附近地區。萬一胡宗南佔領了松潘縣城,四軍可控制松潘以南的險要陣地,扼住敵人不至於南下威脅茂縣。」

張國燾面向四方面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