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紅旗,一面面倒在血泊中 2、福建軍區政委、司令員雙雙捐軀

1934年10月的一天,在福建長汀四都鎮前往汀州城的山間小路上,一前一後走著兩個風塵僕僕的紅軍青年軍官。走在前面的那位約莫30歲左右,身材魁梧,行走如風,他是福建軍區政治部主任兼青年部長李萍,緊跟其後的是一個年僅二十二三歲的小夥子,看上去還帶著一臉稚氣,他叫陳茂輝,參加革命已好幾個年頭了,時任獨立第十七營政委。他們正前往六七十里外的汀州城執行上級布置的一項緊急任務。

前一天,福建軍區政治委員萬永誠叫來了軍區政治部主任兼青年部長李萍,指示他說:「李萍同志,目前紅軍主力已經實行了戰略大轉移,敵人已集中了七八個正規師,十來萬兵力來『圍剿』我們,現在包圍圈已經越縮越小,汀州城危在旦夕,隨時都有被攻破的危險。因此,組織決定安排你和陳茂輝同志到汀州城去動員群眾,進行堅壁清野。第一,要把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統統抓起來,斬草除根,不留禍種;第二,各處橋樑都要毀盡,石拱橋要拆毀,木橋要燒光,阻止敵人進城;第三,城內所有水井都要倒進大便,把它搞污,不讓敵人喝上一口水。」

聽完指示,李萍心中直犯嘀咕,這關、殺反動地富,倒說得過去,這毀橋、污井,可是關係到汀州城千家萬戶群眾日常生活的大事情啦,這樣做能行嗎?

萬永誠政委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補充強調說:「這個指示,你們一定要不折不扣,百分之百地執行!」

福建軍區政委萬永誠,也是一個老革命了。他是江西人,原本是上海紗廠工人,1927年參加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裝起義,並在鬥爭中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奉組織派遣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軍事政治特別班學習,後轉入莫斯科步兵學校,任中國連團支部書記。1930年回國,1931年4月由上海調贛東北蘇區,先後任贛東北省委書記、閩浙贛省委書記,1933年春調任福建軍區政委。而此刻,他不僅繼任了福建軍區政委一職,還代理了福建省委書記(這是因為紅軍主力戰略轉移,前福建省委書記劉少奇同志隨主力出發,中央決定由他接替此職),統一領導福建地區的黨政軍工作。因而當時福建省的一切大事,都是由他說了算。

然而,萬永誠這樣一個手握權柄的老革命,此時緣何會想出這樣一個不顧群眾死活的餿主意呢?

這還得從當時的政治環境說起。

1934年深秋,由於王明「左」傾路線的錯誤指導,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0月10日,中共中央領導機關和中央紅軍主力被迫撤離中央蘇區,進行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為了繼續中央蘇區的鬥爭,中共中央指示在中央蘇區成立了以項英為書記的中共中央分局和以陳毅為主任的中央政府辦事處,領導南方諸省的游擊戰爭。

主力紅軍轉移後,項英和中央分局被執行王明「左」傾路線的臨時中央賦予的「保衛中央蘇區」的任務約束,對當時整個鬥爭形勢估計不足,把希望寄托在主力紅軍遠征大捷和等待主力回師反攻上,而沒有適時地引導和實行由正規戰向游擊戰,由蘇區向游擊區的戰略轉變,反而不適當地提出「創造新的師,新的軍團」,進行大兵團形式的正規戰。

由於王明的「左」傾路線和項英為首的中央分局的不恰當方針的影響,加上萬永誠本人時時局判斷的失誤,萬永誠仍然堅決執行「保衛中央蘇區,等待主力回頭」的錯誤方針,因此在汀州即將落入敵手時,把省委軍區機關轉移到長汀四都鎮,並把軍區所屬的第十九、二十團約四千人集中到四都山區的狹小圈子裡,命令部隊天天埋伏在山頭,等待敵人進攻,企圖打個殲滅戰,以改變戰局。同時,對行將失守的汀州城,則實行不顧汀州工農群眾生活的「堅壁清野」三條措施。

執行這樣不合情理,不切實際,違背群眾利益的措施,理所當然地受到汀州工農群眾的堅決抵制。當時,剛從中央分局回來的張鼎丞聽到李萍和陳茂輝的彙報後,十分擔憂和憤慨,他說,「若照萬永誠同志的話去做,蘇區的人心都會從我們手中失去,那就不要等敵人來打,自己就會不打自倒了!」

張鼎丞,這個名字在福建省工農群眾和紅軍官兵中,可謂是婦孺皆知,人人敬仰。

他是福建永定人。1927年5月參加廣東大埔農民武裝暴動。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6月領導了永定縣農民武裝暴動,成了閩西革命群眾領袖。

1929年7月,任中共閩西特委委員、軍委書記、紅四軍四縱隊黨代表。1930年2月被選為中共紅四、五、六軍共同前委委員,9月任閩西蘇維埃政府主席。1931年11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委、土地部長。1932年當選福建省蘇維埃政府首任主席。1934年10月主力紅軍轉移後,任中共蘇區中央分局委員。

1934年11月,長汀、瑞金相繼失守。12月間,中央分局指示張鼎丞回福建省委分配工作。其實,張鼎丞心中早有此意。主力紅軍轉移前,毛澤東找到張鼎丞,對他說:「你還是回到閩西去吧,那裡情況你更熟悉,可以堅持,可以發展。」因此,張鼎丞一接到中央分局的指示,就立即從瑞金突圍趕回閩西,來到福建省委、軍區機關所在地——長汀四都鎮。

一到四都,張鼎丞立刻找到了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萬永誠,向他彙報了毛澤東同志和蘇區中央分局要他回閩西堅持游擊戰爭的指示,並要他在組建隊伍、武器裝備方面給予支持,最好撥百把人槍。萬永誠同意張鼎丞以福建省委委員的身份到永定上杭、龍岩邊界地區發展游擊戰爭,但他告訴張鼎丞:「目前,軍區所屬部隊在四都,還有十九、二十兩個主力團和幾支游擊隊,但基於保衛中央蘇區的需要,我們準備在四都與蔣鼎文部決戰,鼓舞士氣。因而,不宜分散力量。但你可以在永定留汀的難民中去動員一些願意跟著走的人,再到紅軍修械所去找一些修好的槍支和土造的手榴彈。」

這樣,張鼎丞就只好帶了范樂春、劉永生、簡載文、陳茂輝等幾個老部下和從永定留汀難民中動員來的群眾一共十幾個人,背著從紅軍修械所揀來的八支殘缺不全的步槍和幾十顆手榴彈悄然地回到永杭岩邊。以後,他們就和紅八團領導人邱金聲、邱織雲、魏金水等密切配合,在杭、岩、永一帶建立了游擊根據地。1935年3月間,又與吳勝、方方、謝育才、賴榮傳等率領的紅九團、明光獨立團會合,成立閩西軍政委員會。不久,又與陳潭秋、鄧子恢、譚震林從江西突圍帶來的紅軍獨立二十四師一個營會合。4月,將閩西軍政委員會改組為閩西南軍政委員會,統一部署領導閩西南遊擊戰爭,一直成功地堅持到抗戰爆發。

再說率領紅十九、二十團一直等在四都準備同敵人決戰的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萬永誠。由於「左」傾思想的影響和對時局判斷的失誤,沒有及時轉變鬥爭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1934年12月間,在基本控制了江西蘇區以後,敵東路軍各部先後從贛南回師閩西。12月24日,蔣介石電令撤銷東路軍的戰鬥序列,將閩贛劃為十二綏靖區。福建省委、軍區所在的閩西則劃為第十綏靖區,蔣鼎文任駐閩綏靖主任,衛立煌、李默庵為正副指揮官,下轄第三、十、三十六、五十二、八十三師,對閩西紅軍游擊隊開始第一期「清剿」。

1935年3月,宋希濂的第三十六師及地方保安團對長汀四都地區進行了壓縮包圍,把福建省黨政機關和紅軍游擊部隊圍困在四都山區狹小的圈子裡。

這時,年輕的紅軍獨立師師長毛澤覃率領一支一百來人的小部隊從江西於都南部山區突圍來到了長汀四都鎮。

毛澤覃,號潤菊,毛澤東的胞弟。192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後上井岡山任紅四軍三十一團營黨代表。1929年1月任中共紅四軍前委農運科科長,4月任中共吉安東固區委書記、贛西南特委委員。

1930年初任紅六軍政治部主任,代理政治委員。1931年6月任中共永(豐)吉(安)特委書記兼紅軍獨立五師政治委員,後兼任師長,中共公略中心縣委書記和中共蘇區中央局代理秘書長,併當選為江西省委委員。1933年春與鄧小平、古柏、謝唯俊等一起被指責為「江西羅明路線」代表,受到「左」傾領導者的錯誤批判,被撤銷領導職務。1933年秋,調到中共中央組織局工作。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主力紅軍決定實行戰略轉移。這樣,蘇區紅軍幹部就面臨著一個去與留的問題。當時,中共中央已經由博古、周恩來、李德組成最高「三人團」,負責政治、軍事諸事務。誰個留、誰個不留,梵谷級幹部,由「三人團」定。中級幹部則由所在部門提交名單,交「三人團」批准。此時,毛澤覃由於1933年春受到「左」傾領導者的錯誤批判,被撤銷了在地方黨和紅軍的領導職務,調到中共中央組織局搞機關工作,當然還不夠資格直接由「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