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兩個「拳頭」砸「堡壘」——血肉模糊 1、洵口大捷,博古亢奮不已

1933年9月,中央蘇區平靜了半年之後,終於在這塊5萬平方公里的赤色疆域上,爆發了一場恢宏壯闊、慘烈空前的第五次「圍剿」與反「圍剿」戰爭。

是年夏天,蔣介石坐鎮江西省會南昌,親任「剿匪」軍總司令,調集了六十六個師二十八個獨立旅共三百二十個團,計六十萬兵力,苦心籌劃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

蔣介石痛心於以往屢次慘敗的教訓,一改過去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的戰略戰術,而採取持久戰和堡壘主義的新戰略,所謂「以守為攻,乘機進剿,主用合圍之法,兼采機動之師,遠探密壘,薄守厚援,層層鞏固,節節進逼,對峙則守,得隙則攻」等原則。他還聘請了數十名德、意軍事教官,以德國元帥馮。賽克特為首席顧問。

蔣介石在廬山稱,這次與中共決戰,「三分軍事,七分政治,須成功成仁。」倘「大家再不能振發革命精神,再不能立定決心,鼓起勇氣,來消滅當前這個最大的敵人——強悍的土匪,那麼國家立即就要滅亡了!我們也就不僅是生無立足之地,而且要死無葬身之地」!

經過了殘酷鬥爭,無情打擊之後,毛澤東路線在中央蘇區和紅軍中已被徹底摒棄。臨時中央路線得以在蘇區和紅軍中暢通無阻,貫徹執行。面對蔣介石窮凶極惡的第五次「圍剿」,博古為首的中央於1933年7月24日,發布了《關於帝國主義國民黨第五次「圍剿」與我們黨的任務的決議》,認為,第五次「圍剿」與反「圍剿」將是一場更加劇烈與殘酷的階級大決戰,是關係蘇維埃道路與殖民地道路之間誰勝誰負的大決戰,是國家對國家,大軍對大軍的決戰,是兩個政權的大決戰。蘇區黨必須粉碎敵人的新「圍剿」,爭取蘇維埃在全中國的勝利。

10月18日,中央政府發布了《為粉碎第五次「圍剿」緊急動員令》,號召全蘇區人民,集中一切力量,準備一切犧牲,為粉碎第五次「圍剿」的全部勝利而戰,為蘇維埃共和國而戰。

博古這回完全拋棄了毛澤東的戰略戰術,而實行了一整套全新的戰略戰術原則:

——「禦敵於國門之外」

——「不讓敵人蹂躪蘇區一寸土地」

——「擴大並保衛蘇區」

——「開展民族革命戰爭,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去」

——「兩個拳頭打人」

——「全線出擊」

——「以堡壘對堡壘」

9月26日,蔣介石親赴贛南前線督師。28日凌晨,蔣軍嫡系陳誠部第八縱隊三個師攻擊蘇區黎川城。大決戰序幕一拉開,蔣介石試圖「旗開得勝」,佔領中央蘇區的北大門。

這時,彭德懷的東方軍還遠在福建將樂、順昌圍城攻打閩系軍閥劉和鼎部。

彭德懷圍城已多日,敵第五十六師師長劉和鼎幾乎彈盡糧絕,頻頻向上司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蔡廷鍇求援,並打算棄城突圍。

劉和鼎是紅軍的老冤家。第二次「圍剿」時,毛澤東指揮紅軍橫掃七百里,從江西一直打到福建建寧,令其喪魂落魄。後來,劉與紅軍交手,都是連戰皆敗。蔣介石得悉彭德懷東方軍圍攻將樂,遂急電劉和鼎,令其死守,同時又調五個師精兵馳援。

就在此時,中央蘇區北大門告急。為「禦敵於國門之外」,博古電令彭德懷速回援贛,「消滅逼近黎川之敵,進而會合撫河以西力量,全力與敵在撫河會戰。」

9月28日,東方軍開始北移。彭德懷、滕代遠率東方軍右縱隊(轄紅三軍團第四、第五師和紅七軍團第十九師),取道大幹、橋頭、澤坊,於10月3、4兩日,集中於泰寧縣新橋地區。紅五軍軍團長董振堂、政委朱瑞率東方軍左縱隊(轄紅五軍團第十三師和紅三軍團第六師),經將樂縣的高灘、積善,亦於10月3、4兩日集中於泰寧縣大田地區。

也就在這一天,黎川失守,紅都震驚。彭德懷再接急電:日夜兼程,迅速向黎川前進。

10月4日,彭德懷、滕代遠部東方軍右縱隊與董振堂、朱瑞部東方軍左縱隊,同時開抵閩贛交界之福建泰寧集結完畢。次日,向江西黎川以北硝石進發。

就在東方軍集結泰寧的前一天,陳誠部第八縱隊司令周渾元獲悉,洵口地區有紅軍千餘人,並判斷為非紅軍主力部隊,乃決定派所部第六師第十八旅旅長葛鐘山率第十七旅第三十一團和第十八旅第三十四團及第五師第二十七團與黎川保衛團一部,赴洵口游擊偵察。

4日午夜,敵自黎川輕裝出發。5日晨,先頭部隊第三十四團到達洵口後即向湖坊飛鳶方向警戒,並派出偵察分隊。隨後,敵第二十七、第三十一團等部也先後到達洵口、石狹地區。6日晨,葛鐘山發現飛鳶有紅軍活動,即令第三十一、第三十四團向飛鳶攻擊前進,第二十七團為預備隊,置於洵口待命。

紅三軍團第四師為右縱隊的前鋒,在向硝石進發途中,一抵飛鳶,即與敵第三十一團遭遇。此時,是中午13時許。

張錫龍、彭雪楓指揮所部對敵展開猛烈攻擊。接火後,敵三十四團也趕來參戰。激戰四小時,敵不支,潰退洵口,就地組織防禦,企圖固守待援。

東方軍乘勢圍攻麇集洵口之敵。彭德懷總指揮立即用無線電向所屬各部下達了戰鬥部署:張錫龍、彭雪楓部第四師由飛鳶東向西面攻擊。

粟裕部第二十師取道飛鳶至橫亭由北向南攻擊。

陳伯鈞、宋任窮第十三師,周昆第三師由報高經湖坊進抵海嶺、白沙間佔領陣地,截斷洵口至黎川通路,並側擊由黎川前來增援之敵。

洪超、陳阿金第六師,周建屏、呂振球第十九師分別置於王秋窟、飛鳶,為預備隊。

7日拂曉,東方軍各部向困守洵口之敵發起總攻。激戰至10時,葛旅三個團除第三十四團一個營據守山頂土寨負隅頑抗外,其餘悉數就殲。

正當東方軍圍殲葛旅之際,駐黎川之敵第九十六師兩個團奉命星夜趕赴洵口增援。7日9時,援敵進至白沙以北之馬鞍嶺、鵝峰嶺時,遭東方軍第五師尋淮洲、樂少華部第十五團頑強阻擊,未能通過。

東方軍在殲滅葛旅後,除一部兵力繼續圍困洵口山頂殘敵外,主力轉兵白沙方向,圍攻援敵。敵倉皇逃往黎川。

洵口之役,紅軍共殲敵三個團,俘敵旅長葛鐘山以下一千一百餘人,繳獲機槍二十九挺,迫擊炮二門,長短槍一千零八十四枝,無線電台一架。東方軍傷亡七百餘人。

蔣介石受此打擊後,命令部隊嚴加守備,嚴防紅軍進攻硝石等地。

1933年11月11日出版的蘇維埃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用了第二版三分之一篇幅,這樣報道了洵口遭遇戰大捷:

前方通訊飛鳶溝口戰役的經過轉戰數千里的紅軍,今日已奏凱歌回師江西了。剛到江西的第一天中午,恰恰吃過午飯,在繼續向飛鳶前進中,忽然槍聲遠遠地傳來,前兵與敵人遭遇。好勇敢的戰士,立即就搶奪了敵人的陣地。我們向俘虜弄清了敵人的部署後,便登山向敵人側翼運動,幾十挺機關槍向敵人掃射,一聲衝鋒號,就衝到了敵人身邊,手榴彈似暴雨般向敵人灑去,雪白的刺刀,殺到了敵人的頭上,敵人的血染紅了我們的刺刀,敵人的屍體,擺滿了山腰。這時太陽西下,暮色漸濃,敵人便乘此持槍倉皇向林山竄退,而我們乘勝猛追,直追得敵人屁滾尿流。一天的戰鬥告一段落,結果擊潰了敵人三個團,打傷了敵人的團長,繳獲無從計數。

第二天天還是漆黑時,我們便又出發了,一個個都精神抖擻,向洵口前進。在距洵口兩里的地方,前兵已接近敵人的排哨。那時天漸明了,大地籠罩著濃霧,隻影影焯焯,瞧見敵人在對面山上運動。不上一點鐘,敵人的四周都已經擺布著成千成萬的紅色戰士,有的在那裡開黨員五分鐘會議,有的在那裡高唱衝鋒殺敵歌。不久,總攻開始了,不上三十分鐘,我們的隊伍便衝到了敵人身邊,特別是我們四、五連的動作真是飛快,懸崖峭壁的高山,一個衝鋒就上去了。炸彈打得好激烈,刺刀拼得真帶勁。殺得敵人斷頭斷手,粉身碎骨。嗚嗚的嚎聲、殺聲、唉喲聲,震動了大地。一霎時,敵人便落花流水滾了下去,我們順利佔領了敵人最重要的陣地。

媽賣屁的反動派,還企圖死灰復燃。他們約莫集結一營人又向我們反衝鋒。但我們絲毫不為他動搖,沉著地應戰,一頓炸彈、輕機關槍,就把敵人壓了下去。

今天敵人真該死。四團人和一個旅長,一個都沒有跑掉。我們友軍打到了敵人的後路,一個一個都把他捉了起來。

但洵口戰鬥剛結束,由黎川增援的敵人又來了兩個團。但這算什麼呢?我們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給他以迎頭痛擊。不上一點鐘,又打得他落花流水,兩團人去了一大半。不是他們溜得快,又是一個不留呢。

今天是殺得如何有勁呵,每團指戰員都與敵人肉搏了一二次。二連連長一投梭標便殺傷了敵人六七個。七連排長曾順生同志已經病了七天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