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導讀 迷魂殺手與驚悚大師

——關於羅伯特·陸德倫和「神鬼」系列

灰鷹爵士譚光磊

2007年9月,聖帕颱風走的早上,我讀完了《伯恩的身份》的原著小說。厚厚的七百頁,拿久了手都會酸。膠裝的書背堅硬無比,完全可以當成殺人利器,就像電影里演的那樣。原著和電影相去甚遠,極度複雜的「伯恩身份」在陸德倫的老式筆法下讓人讀得頭暈目眩。

大量的驚嘆號和斜體字是他最為人稱道、也最被詬病的註冊商標,還有政府的陰謀、充滿暴力傾向的主角、反間再反間的計中計中計,以及充滿異國(或者說歐式)風情的故事場景。

原著里的伯恩是越戰的產物,本來是美國駐遠東研究員大衛·韋柏,娶泰國女子為妻,但在一次不知名的飛機轟炸中痛失妻兒,於是投身梅杜莎行動,接受訓練、專門從事暗殺活動。他的代號是「三角洲」。退隱之後,他奉召再次出馬,成為「踏腳石計畫」的一員。這是為了對付歐洲頭號殺手卡洛斯而設立的高度機密行動,美國情報組織捏造出殺手「肯恩」,把亞洲所有的暗殺和破壞事件都推到他頭上,藉此挑釁卡洛斯在暗殺界的龍頭地位。「三角洲」於是又成了「傑森·伯恩」,也就是「肯恩」。他在多重身份的極限壓力下過了三年,終於在任務中負傷崩潰,並且導致失憶。如今卡洛斯要殺雞儆猴,「踏腳石」也認為他已經變節而必須除去,過河的卒子被迫全面反擊。

以《伯恩的身份》為首的系列三部曲正是以伯恩和卡洛斯的宿命:對決為故事主軸,電影版中只有第一集跟原著還有幾分相似,包括蘇黎世和巴黎等重要場景,但把小說的冷戰背景搬到後九一一的現代,中年陰鬱的傑森伯恩變成了書生轉型的馬特·達蒙,劇情主旨則在批判美國政府假反恐之名的一切過當手段,居然也十分精彩。電影走寫實路線,節奏凌厲,色調灰冷,格鬥戲不找替身,飛車追逐不搞特效,讓人看得血脈賁張目瞪口呆。關於《諜影重重》系列電影,信息和評論已經太多太多,我除了身為影迷的純粹讚歎,無法提供什麼額外的信息。我更願意多講講羅伯特·陸德倫——這位已經過世的傳奇人物。

美國小說家羅伯特·陸德倫的代表作「伯恩」系列三部曲,完成於他寫作生涯的巔峰時期(1980——1990),卻整整遲了二十多年才登陸中國。如今大師已經辭世,「伯恩」三部曲被重新搬上大銀幕,在好萊塢電影人的巧手刻畫下,重新賦予了後現代的生命。小說中文版在此時推出,自是別具意義。

不過,看著那一本本厚重的「伯恩」系列小說,我不禁要懷疑,在這個閱讀高度速食化,凡事講求簡單明了的當下,陸德倫的小說會不會顯得陳舊過時、跟不上類型小說的發展腳步?更何況「伯恩」系列成書於美蘇冷戰的遙遠年代,對我們來說,會不會太過陌生而事不幹己?

結果當然是我杞人憂天。陸德倫的節奏之明快、布局之嚴密、劇情之峰迴路轉,即便在當代依然沒有對手。他確是諜報驚悚小說的一代宗師,當之無愧。我趁著颱風天的假期一口氣讀完,合上書頁還覺得喘不過氣,八年代的讀者看了,豈不都要心臟病發?

在陸德倫之前,間諜小說是英國人的專利:從兩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約翰·布肯(John Bu)、艾瑞克·安卜勒(Eric Ambler)和毛姆(Maugham),到冷戰時期的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伊恩·佛萊明(Lan Fleming)和約翰·勒卡雷(John LeCarr)。他們根據自己的情報工作經驗,用嚴肅或通俗之筆,寫出了間諜世界的爾虞我詐,也說明英國早在美國之前就建立了完整情報體系的事實。

1971年,羅伯特·陸德倫出版了第一部作品《納粹檔案》(The Scarlatti Iance),精裝版銷售平平,平裝版上市後卻躍登排行榜,從此開啟了他長達三十年的暢銷作家生涯。相較於勒卡雷的深沉與批判,演員出身的陸德倫更強調通俗和娛樂性,尤其重視懸疑氣氛的營造和戲劇效果。說他是「美國的伊恩·佛萊明」可能更為恰當,但那未免又有些窄化了他的創作寬度。

被公認為現代驚悚間諜小說的創始人,追求市場導向的陸德倫註定要承受諸多文學技藝上的批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繁複精湛的布局、陰謀論至上的劇情、誇張的寫作風格乃至命名習慣,都對後代作家有著無比的影響力。簡單來說,他開創了「小人物遇上大陰謀」的架構,往往讓平凡人物卷進跨國集團的陰謀之中,在最不可能的險局裡展開反擊。他的「The+人/地名+名詞」的標準書名結構,至今仍是許多作家的奉行圭臬。

不說別的,就拿《達·芬奇密碼》做例子,從書名(The+DaVinci+Code)、主角(原本與陰謀無涉的學者)到跑來跑去的國際場景,都有十足陸德倫的影子。丹·布朗也從不諱言自己受陸德倫影響很深,他在官方網站上列出的十本最愛書單里,就只有《伯恩的身份》一本出自現代作家之手,更直言自己最喜歡「斯坦貝克的敘述、陸德倫的情節布局和莎士比亞的文字遊戲」。從寫奇幻改寫科技驚悚,這兩年結合宗教和歷史懸疑而大紅大紫的詹姆斯·羅林斯(James Rollins),同樣也是看陸德倫作品長大的徒子徒孫。

陸德倫死於2001年,沒能趕上「諜影重重」電影上映。早在九〇年代初,他便對經紀人亨利·摩里遜(Henry Morrison)說過,希望死後能夠留名,因為自己「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寫作和建立讀者群」。其實,他根本不必擔心名聲隨風而逝,他那二十幾巨冊作品,兩億五千萬冊的天文數字銷量,以及三十餘種外語翻譯版本,早就可以確保他的名字流傳下去。

那是虛榮,也是創作者最卑微的想望。他只是想被閱讀、被記得,讓作品在自己死後依然擁有生命。總之,陸德倫的家人、律師、經紀人和出版社研擬了一個計畫,大體上以安德魯絲(V.drews)的出版模式為基礎,在他去世後持續推出新作。安德魯絲是八〇年代的家族小說暢銷天后,在她一九八六年過世後,家人找來寫手持續創作類似風格的作品,掛名出版,居然也暢銷至今。

陸德倫死後的出版計畫與安德魯絲很類似,但不論規模或市場表現都遠在後者之上。安德魯絲的作品仍以平裝市場為主力,而且僅限於文字出版。陸德倫則早就擁有動輒百萬的精裝銷量,經紀人更把觸角伸到改編影視和電子遊戲等媒體。

2001年,陸德倫的最後遺作《終戰條約》(The Sigma Protocol)出版,之後出版社仍以每年一本的速度,推出新的陸德倫小說,包括未完成的手稿加工成書、僅有大綱再由後人寫成甚至仿效其風格的全新創作。到目前為止,已有《詹森密令》(The Janson Directive)、《冷戰叛逃》(The Tristarayal)、《狂人警訊》(The Ambler Warning)和《創世機密》(The Bancroft Strategy)四部。

2007年七月底,就在「諜影重重」電影上映前夕,《紐約時報》刊出了一篇專題,叫《已故作家提供全新刺激》(Dead Provides hrills),詳加介紹陸德倫死後出版計畫的全貌。除了每年一本掛名作品和新秀作家執筆的「神醫特攻」,最受矚目的當然還是由艾瑞克·范·勒斯貝德(Eri Lustbader)撰寫的兩部「伯恩」續集。

勒斯貝德本身也是著名的驚悚小說家,曾以充滿神秘東方風味的「忍者」系列風靡無數讀者,近年代表作則是融合科技和魔幻的史詩大系「珍珠戰記」(The Pearl)。他和陸德倫皆是經紀人亨利·摩里遜(Henry Morrison)旗下的作家,很早便相識並結為莫逆。「諜影重重」電影在票房告捷之後,陸德倫的律師傑佛瑞·威納(Jeffrey Weiner)找上勒斯貝德,提議由他來創作新的傑森·伯恩小說。勒斯貝德當時並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有天洗澡時靈光閃現,才決定接下重任。

他的第一部傑森·伯恩小說《伯恩的傳承》(The Bourne Legacy)搭配電影「諜影重重2」在二四年出版,精裝首印量就高達一百萬冊,雖然創下銷售佳績,但也招致死忠書迷的抗議。當初陸德倫沒有想過要把傑森·伯恩寫成系列,所以伯恩在小說中娶妻生子、年歲漸長。勒斯貝德取得其家屬同意,讓瑪莉死去,子女也被送到加拿大親戚家,伯恩從此變成邦德式的不老人物,將永遠活躍在書頁間而不受年齡限制。二七年六月,勒斯貝德又推出《伯恩的背叛》(The Bourrayal),橫掃全美十大排行榜,再創系列新高。

2000年年底,陸德倫正式與經紀公司ICM簽約,由他們統籌電影改編事宜。「諜影重重」的成功為他再掀事業高峰,除了籌拍續集、將「踏腳石計畫」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