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逆向犯罪 後記

彷彿終於從漫長的夢境中醒來了!

三年前,當《寫樂殺人事件》出版以後沒過多久,我就有了「北齋密探說」的構思,於是,在創作其他小說的同時,開始查閱北齋的資料。

原計畫更早成書,可是,關於北齋的形象遲遲難以敲定,該怎麼辦呢……

說實話,當時我很迷茫!

我堅信:北齋就是個密探,可是,其「畫狂人」的印象又始終無法抹去。打個簡單易懂的比方:大家都認為是兔子的動物,等實際抓到一看,卻是一頭熊,而且在自己看來,那傢伙還是像兔子,就是這樣奇妙的狀態。

如果無法突破這道屏障,就一行字也寫不出來。光是解決這種不協調,我就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

儘管如此,我還是斷斷續續地開始創作。寫到兩百篇稿紙左右,剛以為進了狀態,又爆出在美國波士頓的美術館,發現了新的北齋木版畫的消息。於是,就如各位讀到的,這本小說里加入了波士頓美術館裡的殺人案。

一開始我還以為:這是意外之喜,結果,沒多久就轉而感嘆,真是意外之災。

我寫東西很慢,完成一本長篇小說,大概要四個月;再加上錘鍊構思的時間,最少要一整年。這麼長的時間裡,沒有任何意外才怪。我本想照著原來的思路寫,可是,到底放不下新版畫的新聞,畢竟這是上了報紙頭版的熱門話題。

北齋跟波士頓美術館的聯繫,本是沖著意外性的,有了這條新聞,就絲毫不意外了。不過,弄不好也很有可能被認為,我這是借新聞炒作,這一年多來的努力也就會化為泡影。

好在現在書已經完成了,這種擔心也都無關緊要了。不過,我在創作過程中,確實非常不安,曾經有一個月,什麼都寫不出來,真是想放棄算了。如果沒有責任編輯中澤義彥先生的鼓勵,恐怕我早就半途而廢了。

在整理北齋之謎或是年表的過程中,我逐漸忘掉了不安,沉浸其中,真感謝中澤先生為我帶來了極大的創作能量。

為了照顧一開始就看了「後記」的讀者,我就公開其中的一個創作意圖吧。這回也跟《寫樂殺人事件》一樣,在「序幕」的部分,加入了一個陷阱。敏銳的讀者或許能夠輕鬆識破,不過,我還是很有自信的。破解這裡必然存在的不協調,就是小說的核心。

這回也受了很多研究者照顧,除了文中提到的兩本書,其他的材料,還從瀨木慎一先生、林美一先生、安田剛藏先生、永田生慈先生、伊藤勝先生、山口靜一先生的著作中,大受啟發。

雖然是在文末,還要容我對以上諸位表示感激!

下一本書是有關廣重的故事。等到下一本結束之後,我打算告別浮世繪的世界。

一九八六年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