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姑娘幽靈……這我倒是第一次聽到。那姑娘怎麼了?」

——岡本綺堂《半七捕物帳》之《津國屋》

本所相生町一目橋旁的高田屋,是老闆七兵衛憑自己的廚藝創立且擴大規模的包飯鋪。

所謂「包飯鋪」,又叫「御賄」或「炊出」,也就是便當鋪。是給江戶城公役、外城門警衛、三百諸侯武家宅邸以及各個組宅邸 送便當的行業。人活在世上不能不吃飯,高貴的武士也會肚子餓,因此這是大生意。

但絕非輕鬆的生意。高田屋也是歷盡千辛萬苦才有今天的規模。原因是,客戶雖然是三百諸侯,但大部分都很窮,日常生活中能省則省,日子過得極為節儉。想打敗眾多競爭對手抓住客戶,有時就算犧牲賺頭也得把好吃的便當給送過去。

另一個原因是,做這門生意的,都有自己的老主顧,左顧禮讓,右守義理,上有顧忌,下有人情,不是說把便當做好了熱熱鬧鬧地上市就能生意興隆。尤其對新手來說,很難有插足之地。

七兵衛本是江戶人,還沒來得及記住雙親的面貌便遭丟棄,在世間污穢的底層長大,十二三歲便已經是竊盜慣犯,是個眼神乖戾、死不相信別人的孩子。要是任由他這樣下去,將來準是個如假包換的廢物。

他十三歲那年春天,在賞花勝地淺草一家滿是賞花客的天麩羅攤子偷東西,失手被老闆逮個正著,自此改變了人生。天麩羅攤子的老闆,乍看之下不過是個臉色紅得發黑的老頭子,但他追趕七兵衛的腳力——哎呀呀!——簡直像個飛毛腿一樣,七兵衛才暗吃一驚,老闆就已經抓住他的後頸將他整個拎了起來。

事後才知道這老頭子擅長抓小毛賊,可說經驗老到。他不會把小毛賊送辦事處,總是留下孩子在攤子幫忙工作,對方偷了多少東西,就讓他做多少工,最後再教訓一頓才放走孩子。對那些小毛賊來說,他是個像廁所蛆蟲那般討人厭的老傢伙。

老頭子也以同樣手法對待七兵衛。他命七兵衛在攤子後洗東西,並得鞠躬道謝送客。七兵衛想逃時,他每次都像疾風般追上將其抓住。七兵衛在兩個時辰內逃過八次,每次都被抓到,最後完全喘不過氣,老頭子卻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到了收攤時刻,老頭子心裡不知有什麼打算,望著做了一天苦工、屢逃屢敗而筋疲力盡的七兵衛說:「我給你飯吃,你跟我來。」七兵衛本想逃,但肚子餓得跑不動,也沒其他主意,只好拖著腳步跟他走。

老頭子拉著攤子不停往前走,來到本所松坂町。當時那一帶人家很少,老頭子用下巴示意一棟傾頹破爛的大雜院角落時,七兵衛心想,比起這種住居,自己住的觀音菩薩廟附近的稻荷神社窄廊下還比較舒服。

那住居當然是老頭子家,拉開格子紙門一看,出乎意外地,屋子整理得很乾凈。老頭子給七兵衛吃了冷飯和梅子。七兵衛問他有沒有天麩羅,他敲了一記七兵衛的頭說:「那是要賣的東西,你這渾蛋。」

老頭子吃的是茶泡飯,七兵衛吃了三碗,第三碗時等不及泡茶,乾脆淋上白開水當泡飯吃。老頭子只吃了一碗飯,之後直接用飯碗邊喝茶邊凝視著狼吞虎咽的七兵衛。

當七兵衛總算放下飯碗抬起頭,狠狠地打了個嗝時,老頭子笑著說:「在我抓過的小鬼頭中,你是逃得最多次的,到今天為止從來沒有人讓我在兩個時辰內跑了八趟。」老頭子說這話時看上去很愉快。

七兵衛默不做聲。老頭子也沉默了一會兒。之後,他問:「明天你還想吃飯嗎?」七兵衛當然想,便回說:「那當然啦。」結果老頭子說:「那你明天也來幫忙。」

——只要肯工作就有飯吃。世上就是這樣。

七兵衛每次說起往事時,總不肯說出這個抓住他、還讓他重生的老頭子的名字,只是稱他為「老頭子」。後來他也坦承,其實七兵衛這名字也是老頭子為他取的,在那之前他根本沒有名字。

「老頭子抓住的小鬼頭中,我是第七個,所以取名叫七兵衛。」

七兵衛一直到十六歲都在老頭子的攤子幫忙做事,跟著他學了一點廚藝。本以為會一直那樣過下去,有一天老頭子卻突然說:

「我幫你找到做事的地方了。」

老頭子帶七兵衛到吾妻橋附近一家包飯鋪。和鋪子老闆見過面後,老頭子說:「今天開始,你就在這兒做事。」

攤子老頭一副卸下擔子的神情打算離去。七兵衛慌忙追上去,結果又被敲了一記頭。

「我雖然把你漿洗過了,卻沒法把你剪裁成一件衣裳,才把你交給那個老闆。你應該感恩。」

老頭子說完便快步離去,此後一次也沒來找過七兵衛,七兵衛也忙得沒空去見老頭子。

在那家包飯鋪,他的名字不再是七兵衛,而是「窩囊七」或「狗七」。包飯鋪以主廚老闆為首,上下關係牢不可破,在鋪子內負責洗菜、運貨、打掃廚房的打雜小廝,頂多是這種小角色。

七兵衛即使想逃,終究寡不敵眾,每次都吃了比自老頭攤子逃走時還要厲害的苦頭。不過再怎麼挨吼挨罵,只要不逃走,乖乖地工作,他們還是會給飯吃、給被褥睡。

「回想起來,那真是粗暴的修鍊過程呀。」七兵衛笑著回憶道,「不過,也托他們的福我才習得真正的廚藝。」

七兵衛在那兒一做就是十五年。對他來說只是一年又過一年,不知不覺中就過了十五年,但這十五年卻將那個本來餓著肚子專偷東西的小毛賊,徹頭徹尾地改變成另一個人。

七兵衛並非出於自願而離開包飯鋪。老闆過世後,後繼者平素就跟七兵衛合不來,他才決定在被趕走之前自己先走人。

他很快就找到工作,這回也是包飯鋪。老闆比七兵衛大八歲。對他來說,雖然失去像父親一樣慈愛的前任包飯鋪老闆,但這回的老闆令他感覺像是多了個兄長。

事實上,這個老闆也是前任包飯鋪老闆培育的廚師之一。

前任老闆似乎曾暗地拜託他:「萬一有一天我走了,你要代我照顧七兵衛。」

——老闆期待你將來能自己開鋪子,不一定非要包飯鋪不可,小攤子或小食堂都好,他希望你能獨立。

為什麼?七兵衛覺得奇怪。新老闆笑著回說:

「因為你有足夠開鋪子的手藝。」

一個小毛賊自淺草天麩羅鋪子前一路跌跌撞撞,居然闖出一條路來了。

之後七兵衛又花了十二年才擁有自己的鋪子,他也選擇開包飯鋪。由於如兄長般的老闆將自己的老主顧讓給七兵衛,起步算是很順利。

就這樣,「高田屋」開張了。

勞碌的前半生,讓七兵衛四十過半還沒討老婆。後來本所相生町的房東做媒,好不容易討了個離過婚的女人阿先,三十五歲,有個與前夫生的孩子,那孩子已在外面做事。七兵衛娶了阿先不久,那孩子被鋪子老闆看中入贅老闆家,很快有了小孩。就是說,七兵衛討了老婆沒多久立即升格當祖父。

阿先這把年紀已經很難再懷孕,事到如今七兵衛也不期望有小孩。阿先個性雖剛強,心胸卻很寬大,跟七兵衛很合得來。七兵衛擔心若是勉強阿先生小孩,萬一難產失去妻子,反而不堪設想。七兵衛這個宛如完全被裁製成一件新衣、脫胎換骨的男人,怕極了再過孤零零的生活。

夫妻倆把熱情貫注在生意上,苦心經營鋪子,培育年輕廚師。

「我以前也是受人照顧才改變人生,現在該輪到我報恩了。」

七兵衛總是這麼說,他經常收養無親無故的孤兒或雙親招架不住的調皮孩子,將他們照顧長大。其中有孩子逃走,也有孩子就此安居。經年累月下來,安居的孩子逐漸增多。只是這些孩子並非每個都擅長廚藝,因此七兵衛有時必須選個時期為孩子找新工作。

眾多孩子中有個年紀小卻意志堅強、名叫太一郎的孩子。他不是在街頭混的壞小孩,而是在火災中失去雙親的孤兒。

太一郎不但在高田屋安居下來,更學會廚藝,成為高田屋的廚師。

太一郎二十三歲那年,跟小他兩歲的多惠成親。多惠在高田屋當下女,娘家在下谷坂本町,家裡窮,孩子又多,必須靠自己養活自己,處境跟太一郎一樣。

高田屋生意興隆,逐漸富裕起來,在押上村蓋了員工宿舍,這對年輕夫婦的新生活也是在宿舍起步。這兒的每個廚師都在七兵衛夫婦的庇護下過日子,之後才離巢獨立。

太一郎和多惠成親後馬上生了個男孩。既然是太一郎的孩子,就等於是七兵衛的孫子,而且是長孫,他疼愛得很。

然而命運無常。這孩子兩歲時患上天花,無法平安長大成人,眨眼間便夭折。那時多惠腹中已懷了第二個孩子,在她埋葬了長子兩個月後平安無事地安產下來。多惠本來失去可愛的長男,傷心得卧病在床,產後總算恢複元氣,七兵衛也放寬了心,沒想到……

七歲之前的孩子都是神的孩子。這孩子甚至活不到患天花的年齡,還在襁褓中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