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在武田主編來為取消連載致歉後隔了一天,一大清早,伊瀨就被妻子的聲音嚇了一跳。

「老公,武田先生死了!」

聽到「武田先生」,伊瀨一時半會兒沒想起是誰。自己認識的人里,有五個都叫武田。

「哪個武田?」

「《草枕》雜誌的主編啊。你不是前天才見過他嗎?」妻子單手舉著晨報說。

伊瀨大吃一驚,急忙將視線投向妻子手中報紙的社會版。一行標題赫然入目:《雜誌主編溺水身亡》。

「這說的是那個武田?」

「是啊。你快讀讀看。」

伊瀨匆忙瀏覽了一遍,然後又從頭細讀。

十二月十日下午一點左右,靜岡縣戶田鎮北部約兩公里的海邊淺灘,一具溺死的男性屍體被附近的居民發現並打撈上來。在當地警察署屍檢時,從西服口袋裡發現一張名片,表明死者是天地社《草枕》雜誌主編武田健策。與該社核實,死者確實從十日早上開始無故缺勤。發現屍體的現場在懸崖之下,武田是在此處溺死,還是在別處死亡後被水流帶來,目前尚無定論。屍檢發現,武田喝下了大量的水,明顯是溺死的,但死因是事故還是謀殺還需調查。目前警方正在向相關人員取證。

《草枕》編輯部反映,武田主編九日在出版社待到晚上七點。本以為他下班後就回家了,但第二天早上,武田的妻子致電編輯部,稱武田徹夜未歸。編輯部目前正在努力尋找線索。據說,死者一個月前就已經顯露疲態。

伊瀨讀完,忍不住咕噥起來。

「九號那天武田先生不是來過我們家嗎?是來通知你連載取消的事的。」妻子說。

「是啊。」

「那天他回出版社後又待到了七點左右。這麼說,最後見到他的是我們。當然,我那天和他是初次見面。」

伊瀨放下早報,悵然若失。武田溺死的屍體為什麼會在那個地方出現?如今正值臘月,懸崖絕壁臨海而立,駿河灣的寒風吹向海岸。報道中說,無法斷定死因是自殺、謀殺還是事故。從死亡場所來看,的確相當可疑,那絕不是普通的死亡方式。

「老公,你打算怎麼辦?去天地社表示一下哀悼?」

「說什麼傻話!我跟天地社已經斷絕關係了。沒有這個必要。」伊瀨當即否定。想了解武田之死,就必須向編輯部的人打聽。但從報道判斷,編輯部現在正處於混亂狀態,伊瀨決定等事態稍事平息後再去。

「天地社的人說,武田先生十分疲憊,但他來我們家的時候壓根兒看不出來。如果是自殺,又找不到具體原因,就直接歸咎於神經衰弱嗎?」妻子問道。

「嗯。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很多麻煩。過去的自殺報道中,經常把原因說成厭世……」伊瀨說。

等等,武田的神經衰弱說不定真有其事。正是因為精神上的疲憊,他才會跑到西伊豆那種地方去散心,這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但伊瀨強烈的直覺告訴他,浜中的行蹤不定同武田的神經衰弱之間必有聯繫。

從武田前天來訪時的言談中,伊瀨並未看出有何異常。武田說,浜中自費旅行期間,編輯會議決定取消伊瀨的連載。就像妻子所說,他的臉色還算正常。儘管沒有表現出足以導致自殺的精神問題,但他的話語始終含混其詞,態度曖昧。伊瀨不由得懷疑他真的患上了神經衰弱,而且同浜中的離開不無關聯。

若是自殺,武田為什麼選擇遠赴伊豆呢?別的地方也可以死啊。但這只是局外人的看法,對他本人而言,那個地方或許意義特殊。

如果是謀殺呢?

伊瀨注意到發現屍體的地點位於靜岡縣,於是從書架上取出地圖,腦中浮現出坂口美真子的身影。儘管美真子居住的大仁和武田陳屍的戶田同屬一縣,但很難想像兩地之間有什麼必然聯繫,很可能只是巧合。

伊瀨打開靜岡縣的地圖,不禁從喉嚨深處發出一聲呻吟。據報道,屍體發現地是伊豆西海岸的戶田以北兩公里的淺灘,再往北便是大瀨岬。北緯35度線剛好從戶田和大瀨岬正中穿過。這條線往東延伸能到達大仁。

又是北緯35度線!伊瀨不禁渾身冰冷。

「武田主編不是死於事故或自殺,而是謀殺!」他對妻子大叫起來。

「謀殺?武田先生是被人殺死的?」妻子瞪大了眼睛,反覆確認。她執拗地追問伊瀨下此判斷的原因。伊瀨從未對妻子說過自己去採風的地點,以及北緯35度線和東經135度線的巧合,而事到如今,伊瀨覺得還是坦白為妙,於是將一切經過和盤托出。

「唔。」妻子臉色大變,驚恐地看著伊瀨出示的地圖。

「對溺死的屍體而言,警察很難斷定其死因是事故、自殺還是謀殺。」伊瀨大聲說,「因為不論哪種情況下,都會出現大量飲水的現象。比如從船上將對方拋入水中,或者將對方推落海邊懸崖,其結果都是溺死。如果生前發生了格鬥,那自然另當別論。但從懸崖墜落途中會碰到突出的岩石,墜落到岩礁上也會造成外傷,這些傷同格鬥傷很難區分。」

「那到底是誰殺死了武田先生?」妻子迫不及待地問。

「這個……」伊瀨支吾起來。他想到了二宮健一,殺害坂口美真子的也是這個男人吧。目前下落不明的卡車司機二宮和藤村進有能力搬運屍體,又或許武田是在活著的時候被兩人從東京「運」到西伊豆的。但這些猜測不能隨便在妻子面前提及。

「浜中先生怎麼樣了?」妻子接著問。

「浜中?」

「浜中先生不是從網走寄來過明信片嗎?難道還沒回東京?」

「好像還沒回來。也一直沒有聯絡。」

「浜中先生不會出事了吧?」

「他在北海道,應該會很安全。」伊瀨說。雖然他不相信連浜中也會慘遭毒手,但他隱隱覺得,如今每個事件相關者都有可能遭遇不測。

「你不會出事吧?」妻子的擔心是認真的,不像開玩笑。

「我?我應該沒事吧。」

「我可不希望你出事。你被浜中先生的花言巧語所騙,沿著北緯35度線和東經135度線到處奔波,說不定也會受到牽連。」

「你這是嚇我呢。」伊瀨嘴上這麼說,心裡卻不踏實。為什麼所有的事都跟那兩條經緯線纏在一起了呢?為《草枕》向伊瀨約稿究竟是誰的主意的問題,武田主編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只說是編輯部合議後的決定,這就意味著提案者可能是浜中,也可能是武田。

可是,武田的閃爍其詞,或許恰恰證明他才是真正的提案者。只有武田能如此周密地將經緯線同傳說之旅聯繫起來,並促成伊瀨出行。浜中包庇的人正是武田主編。

於是一個問題自然湧現:他為何如此執著於北緯35度線和東經135度線呢?

莫非想到這個主意的會是對經緯線抱有極大興趣的人?比如某種特殊職業的從業者?那麼會是什麼職業呢?首先想到的是天文學家,然後是地理學家。

但是,這些案子中都看不出有學者參與的影子,頂多只牽涉到民俗學相關的知識,也只是起個助興添彩的作用而已。接下來能想到的職業是與氣象有關,然後是同航海有關。

航海?伊瀨聯想到了船。「第二海龍丸」五個字在他腦中一閃而過。

為什麼到現在才想到這一點?

大量的證據早已出現。不僅是「第二海龍丸」,還有京都松尾神社懸掛的「海龍」匾額。

以職業習慣而言,最關心經緯線的就是船員。不論是小漁船還是遠赴外洋的輪船,都相當注重測定自身所在的方位,因此船員對於經緯度極其敏感。

伊瀨認為,「探尋偏僻之地傳說之旅」的提案者也許從事過漁業。

但是,山羊鬍社長也好,武田主編也好,浜中也好,都同漁業沒有關係。奈良林的主業是投資股票,附帶做點其他的生意,經營雜誌也只是一份愛好,跟漁業全無關聯。武田主編亦是如此。據說他剛畢業就進入出版業,在兩三個出版社輾轉,最後被天地社聘用。浜中就更不用說了。

可是,拋開浜中不談,奈良林經營的事業中,即便沒有直接同漁業相關的,也或許會有點間接的涉獵。而對武田的情況伊瀨只是道聽途說,具體還有待進一步查證。

伊瀨決定立馬去天地社走一趟。他迫切想了解武田主編的真正死因。

伊瀨做好了準備。雖然他對妻子說過自己跟那個出版社再無瓜葛,現在卻變了主意。去那裡致哀是個正當的理由,畢竟在工作上,伊瀨承蒙武田主編關照;而主編過世前不久,還親自來伊瀨家裡告知取消連載的事。

伊瀨坐電車前往天地社。一樓的營業部里只有兩三個人,看上去並不忙碌,往裡走一點便是編輯部。二樓是社長室和會議室。天地社所在的大樓矮小古舊,不留心的話很難發現。

「我是伊瀨忠隆。請問《草枕》編輯部的人在嗎?」

「編輯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