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浜中說要把伊瀨帶往銀座的飯館,車卻停在了位於築地本願寺附近的日式酒家前。伊瀨本以為小出版社的社長充其量只會請他到銀座的小飯館用餐,沒想到竟是在富麗堂皇的日式酒家裡。那裡從大門到玄關都種著竹子,竹子下堆著白沙。招牌上寫著「笹村」二字。

女傭帶領兩人進入二樓的一個房間,室內的地上擺著四張無腿座椅,一旁的榻榻米上坐著兩名男子。他們面對面邊抽煙邊交談。

「客人到了。」

聽到女傭的聲音,對面的男子連忙將煙頭摁滅在煙灰缸里,抬起頭來。他給伊瀨的第一印象是個乾瘦的男人,下巴上長著稀稀拉拉的鬍鬚。背對他們坐著的男子也轉過身,併攏雙膝。他膚色淺黑,身材肥胖,四十多歲的模樣,眼睛很大。

伊瀨以為後者才是奈良林社長,於是跪下來準備打招呼。這時,浜中指著留山羊鬍的男子介紹道:「老師,這位就是鄙社的社長。」

「感謝您百忙之中撥冗駕臨。」山羊鬍眨巴著眼睛說。

然後,浜中又介紹起那個胖男人:「這位是武田主編。」

膚色淺黑的男人用客套話致意道:「給您添麻煩了。感謝您專程前來。」

伊瀨受邀坐到上座,面對著奈良林社長和武田主編,浜中則坐在他的旁邊。

「社長,這次伊瀨老師寫了一篇非常精彩的稿子。」武田用符合主編身份的鄭重口吻對奈良林說。

「是嗎。太感謝您了。」奈良林社長對伊瀨微鞠一躬。

「哪裡,讓您見笑了。是我給你們添麻煩了才對。」伊瀨的言下之意,是感謝對方承擔了旅行的所有費用。

「我拜讀了您的稿子,真的很出色。」

「是嗎。我自己倒是沒有什麼自信。」伊瀨愉快地回答道。被盛情讚美的感覺真不賴。

「您的文章完全符合我們的要求。老師淵博的民俗學知識可見一斑。」武田說。奈良林社長也贊同似的點了兩下頭。

「這得益於浜中君的啟發。浜中君自始至終都在激勵我。」伊瀨機敏地將功勞歸於責任編輯。

這時,女傭將菜品逐一送了上來。

老闆娘上前道:「歡迎各位大駕光臨。」她伏地行禮,用關西方言說著,然後又轉向奈良林,「社長先生,謝謝您又來照顧小店的生意。」

老闆娘接著對武田和浜中點頭致意。他們似乎經常來這裡消費。

她四十四五歲,皮膚白皙,面容姣好,身材苗條。她離開房間後,伊瀨問奈良林:「這位老闆娘是關西來的?」

「嗯,她出生在大阪。」奈良林點點頭,山羊鬍隨之一上一下。

「那這裡主打關西料理咯?」

「老闆娘雖是大阪人,但這裡並不經營關西料理。女傭和廚師都是本地人。」

奈良林不愧是生意人,對這種場所似乎相當了解。現在他的本業是地產。之前浜中告訴伊瀨,奈良林出於愛好才會投資出版雜誌,儘管這賺不了什麼錢,甚至可以說入不敷出。伊瀨覺得,身材幹瘦、出身股票行當的奈良林越看越像是有幾分浪漫情懷的人。

「對了,我從廣告代理商那裡將報紙廣告的校樣帶來了,給老師看看吧。」武田主編從西裝口袋裡掏出一張新聞紙,在伊瀨面前攤開。「如您所見,我們這次大力宣傳了老師的新連載。」主編用指尖敲了敲廣告。

那是《草枕》雜誌上刊登的大幅廣告,版面的最左邊,在黑底上印著白色的手寫體文字:「新連載——探尋偏僻之地傳說之旅」。一旁是作者名「伊瀨忠隆」。伊瀨的名字還是第一次出現在這麼大的廣告上,這令他受寵若驚。

廣告詞是這麼寫的:

探尋偏僻未知之地民間傳說的旅程,新形式的遊記文學,民俗學知識和旅行的樂趣融為一體。第一回——北丹後至紀淡海峽途中的意外兇殺案。

伊瀨看完廣告。

「廣告詞寫得很精彩,不過,在這裡提兇殺案是怎麼回事?」他看著主編問。

「這個嘛……咱們必須吸引讀者的注意呀。這樣寫會更有現代氣息。」武田喝著酒笑道。

浜中反覆囑咐伊瀨,要將兇殺案寫進遊記中,看來這本雜誌也受到了當下大眾閱讀口味的影響,以「娛樂至上」為原則。雖然是出於興趣來玩出版,但對方畢竟投了錢,也不願意打水漂吧。這一點不用說也明白。

奈良林社長抬起了鬍鬚稀疏的山羊鬍下巴:「這期雜誌定會大賣。」

聽口氣,就像是一位經驗老到的出版社社長的宣言。伊瀨暗暗吃驚。一想到自己文章被當成力推的重頭戲,伊瀨就有些不寒而慄。又不是自己主動找上門的,從頭到尾都是對方的策劃,他不該有這麼大的壓力才對。

「托您的福,編輯部幹勁十足啊。」浜中漲著紅彤彤的娃娃臉說。

伊瀨一直認為是浜中獨具慧眼選中了自己,但今天見到出版社的上司後才發現,這應該是高層下達的指示。不過,浜中仍然是一位值得敬佩的編輯,他已盡其所能。

「下次採風用的差旅費還會增長。」武田對伊瀨說,然後轉向社長確認道,「您說是吧,社長?」

山羊鬍眨了眨眼睛,對伊瀨笑著點頭道:「對,飛機可以坐,高檔旅館也可以住,不用客氣。」

雖然沒有提到稿費的事,但伊瀨拿到的稿費已經比他預料的多,他理所當然地認為稿費也包括了採風費「增長」的部分。

據浜中所言,奈良林保在股票上賺了錢,又因地價暴漲再發橫財,現在的地產公司也經營得順風順水。光看面相,很難相信眼前這個人具有如此厲害的商業才能和旺盛的精力。長臉、高顴骨、淡眉毛、老氣橫秋的眼神、難看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山羊鬍在這張黯然無光的臉上顯得十分突兀。不過,說不定這樣的人具備著不為人知的商業智慧和執著精神。對他來說,發行《草枕》這本雜誌不啻為一種高級的愛好。

如果赤字太難看,那雜誌八成會停刊。但只要沒有虧太多,就應該還能容忍。既然伊瀨已經為這本雜誌寫了連載,那出於人之常情,他也希望這本雜誌能存活下去。

「雜誌的印量是多少呢?」雖然知道問這個問題可能不妥,但伊瀨還是忍不住關心起來。

「現在印了五萬冊。」主編替社長回答道。這種雜誌竟然也能有五萬的印量,這大大超乎伊瀨的預料。

「托您的福,頭兩期都順利出版了,老師也答應為第三期寫稿,我想發行量還會繼續提升。之前出版的同類型雜誌《旅》一開始也印了三四萬冊,我們絕不能輸給它。」主編在社長的面前表現得信心十足。

伊瀨想,奈良林社長會不會是被此人蠱惑才投錢創刊的呢?但浜中說過,武田發掘了不少戰後派作家,並將他們推到了今天的地位,他應該不是騙子。相反,他可能是具有極高文學修養和敏銳眼光的編輯。伊瀨決定盡量往好的方面想。

「下次拜託伊瀨老師去哪裡採風呢?」社長看著浜中問。

「打算去探尋羽衣傳說,前往最具代表性的傳說所在地三保松原。」浜中恭恭敬敬地回答。

「嗯,不錯。」社長說。

伊瀨不知道這位炒股票出身的地產商對民俗學的興趣到底有多大,不過奈良林聽到三保松原的名字後,臉上流露出「深得我意」的表情,想必是因為那裡相當有名吧。可以說,撇開那個地方,羽衣傳說就無從談起。可是,伊瀨想盡量不去這種聲名在外的景點。報道那些聞所未聞的小地方不是更符合「探尋偏僻之地傳說之旅」的主題嗎?所以他對三保松原之行並不抱多大的熱情。

「拜讀了您的大作,我才第一次了解到,羽衣傳說和浦島傳說竟然會在同一個地方流行。」武田主編對著伊瀨說。

「在浜中的幫助下,我也學到了不少東西。實不相瞞,我才疏學淺,這篇文章是邊看書邊寫出來的,讓大家見笑了。」伊瀨謙虛地說。

「哪裡,您的知識夠豐富的了。」

「您可別那麼謙虛……」奈良林聽武田介紹過文章的內容,也跟著恭維起來。

「不過,浜中君,」武田的視線轉移到浜中身上。「到三保松原採風固然無可厚非,但如果只去那個地方就有點浪費了。」

伊瀨深有同感,緊接著說:「剛才提到了浦島傳說。除了之前去過的丹後的網野鎮,木曾川的寢覺床也有浦島傳說流傳。如果能在拜訪三保松原之後,再去木曾走走就好了。」

其實,三保松原之旅乏善可陳,伊瀨期待的是隨後的木曾之行。

「您怎麼看,社長?」雖說武田是主編,但有奈良林在場,他不得不徵求老闆的意見。

「這些事全憑你們自己做主。」奈良林答道。他沒有喝多少酒,一直在吃菜。

「那好,老師,請容我們再商議一下。您有事就吩咐浜中好了。」武田對伊瀨說。

談話間,各色菜品一一上齊。奈良林從口袋裡掏出一隻傳統風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