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最後的大師 第一節

對葉企孫的審訊,猶如一場場智力測驗,有時乾脆就是腦筋急轉彎。在一個個證據的關節處,葉企孫的回答都帶有不容置疑的邏輯力量。即使是再缺乏歷史常識的人也會覺得葉企孫這個所謂的「大特務頭子」,太名不副實了。有時在具體的環節里,審訊者甚至會在他的敘述里突然「失重」,會發生對自己身份的自我質疑:眼前的這個70歲的老叟,何罪之有?自己審問的是一位「反革命」還是革命者?

這樣就使審訊陷入了僵局。

於是專案組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對外調查上,以期獲得大的突破。

請看《中國科技的基石》書中的一組揭發材料——

翁文灝的「揭發」(他人代筆,本人閱後簽字):

葉在清華大學,做物理系主任。我也(在那裡)教過(書)。吳有訓也在那兒教書。解放以後,清華大學把學理的歸為(於)北大,葉到北大做教授。葉沒有干過多大事情。解放以前,聽人家說,那時是偽中央研究院,朱家驊想請葉當總幹事。權力第一是院長,第二位的就是總幹事。葉去過一下,時間很短,沒有做下去,很快就離開。

清華羅加論(家倫)當校長時,我(是)教書的,地質調查所經費困難,我是一個教授,想找個地方工作養家。美國退還國際庚子賠款資金,外交部管,羅家倫認為不對,不應歸外交部管,南京叫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管,此會早已有,那時和清華有關。1927年-1929年,董事會董事長蔡源(元)培,還有我當董事,顏徽(惠)慶(死)。後來,汪靖(精)衛當頭,閻西(錫)山出頭打蔣介石。閻與馮聯合打蔣,羅家倫是蔣介石的一派,羅家倫好像就是那個時候走的。後來,cc派的吳南軒(當清華校長),清華拒絕。南京叫我代理校長,叫我找個人。我想出個人是梅毓(貽)琦。我建議姓梅的人當校長,當時是九一八事變時。

清華有一個校務委員會(按:應為校務會議或評議會),很有力量,當時葉在內,還有馮友蘭。他們權力很大,我那時期可以做的事情很少,他們是做決定的事情的。當時羅家倫不當校長,出了一張布告:「士可殺不可辱」。葉代理校長是經過我同意的,當時有個教育部次長,叫錢昌照(在北京民革);還有個部長:王世傑(在台灣)是cc。當時派校長很受派系影響的。

梅貽琦很看重胡適,後來梅參加了國民黨。解放時,我到法國去,梅在巴黎,他家在香港。等了好久,他得到了什麼勸告,到美國去了。

朱家驊做過交通部(部)長,北洋軍閥(時期)朱是北大教授,後來做過很多國民黨的工作。朱與葉一定認識,否則,朱請不動葉到中南(央)研究院當總幹事。

我與丁文江認識,丁文江做總幹事設了個評議會,中研究蔡元培商量出來的,評議會推舉我做秘書,院長死了,要由評議會推舉3個人,蔡死了,評議會推舉3個人叫蔣(介石)挑選,當時有3個人:我、朱家驊,還有胡適。後來朱家驊當了院長。南京開會,叫各校校長開會推舉的評議員。總幹事由院長決定,總幹事權很大。頭一個總幹事是楊銓。楊被蔣介石的特務打死。接下來是丁文江(死)。楊是給孫中山當秘書。當時我不是黨員。1937年下半年當經濟部(部)長,當時通知我是國民黨黨(員)。九一八事變時,我在北京。1932年蔣介石他的手下人來了,聯絡好幾個人,派錢昌照來了,聯繫有我,叫我們分批地去蔣那兒談話。1932年蔣設了一個資源會,錢做副秘書長,我做秘書長,沒就職。想叫我們收羅許多人為蔣的部下。1936年蔣介石做行政院長,叫我(做)行政院秘書長。做了秘書長後,西安事變(發生了),蔣被迫抗日,蔣講:叫我參加英王的加冕典禮,實際上是叫我訪問各國當權的人,問他們對中國同情否。我到英國、德國、蘇聯,和蘇定了條約,那時中國已經打起來。回到南京,請我做經濟部(部)長。「我不管了,實際你管。」蔣講。資源會公開了,原來是秘密的。葉企孫不是委員。

翁文灝 1968年5月8日

北京大躍進路第八條51號

交道口菊爾(兒)衚衕24號

馮友蘭的「揭發」(親筆):

葉企孫,按解放前北京教育界的派系說,是清華派的第二號人物(第一號人物是梅貽琦),在清華幾次代理校務,當過理學院(院)長,負責清華的幾個研究所的工作,在清華有很大的影響。

我沒有聽說他加入過國民黨,也沒有聽說他加入過國民黨內部的派別組織。不過他同朱家驊的關係相當密切。在抗日戰爭初期,葉企孫離開清華,到國民黨的中央研究院任總幹事。當時的院長是朱家驊。照當時中央研究院的組織,總幹事是實際負責院務的。抗戰時期後期,葉回清華到昆明加入西南聯大,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又請清華物理系教授薩本棟繼任。薩同朱家驊原本沒有什麼關係。我想薩本棟所以能任此要職,也是由葉企孫的推薦。我不知道事情的經過,這是我的推斷。

葉企孫在科學界資格相當老,在清華負責清華的幾個研究所的工作,有相當的能力。朱家驊是僅因此而找葉企孫當中央研究院的總幹事呢,或是還有什麼組織上的關係,這一點我不知道。

馮友蘭

1972年12月9日

戴世光的「揭發」(親筆):

1938年以前,在清華,葉企孫是教授(物理系)。我是學生(清華經濟系)。我不認識葉。1938年夏起,在昆明清華(也即西南聯大),由於在清華是同事,我開始認識葉企孫。一直到清華園解放(1948年底)都在清華一起教書(葉在物理系,我在經濟系),但不熟悉,沒有個人往來。我對於有關葉企孫情況調查提綱中的問題,我都不清楚。下面,我就提綱中的4個問題,綜合說明如下。

1、2、3:我不知道,我也沒聽說過清華有什麼中統組織(我想:「中統」大概是指國民黨反動派的特務組織,而不是國民黨時代的「中國統計學會」。我參加過中國統計學會,是會員)。但清華沒有統計分會;葉企孫沒有,也不會參加中國統計學會。

4:關於葉企孫的政治歷史問題。我只知道在昆明清華時期(1938年夏至1946年夏,具體年代記不清了),葉企孫曾去重慶擔任國民黨中央研究院的總幹事;葉大概擔任該院的總幹事約一年,後仍回昆明清華任教。葉企孫在重慶中央研究院任職的情況,我不了解。

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北平清華大學的情況我不了解,當時我正在國外念書。1948年清華園解放前夕,我不知道清華有什麼「應變委員會」。1948年清華解放前夕,我知道清華由梅貽琦聘任組織成立的保衛委員會(名稱大概是這樣,記不準確),負責人是陳福田(外語系主任),委員成員很多,有教授、教員、職員及校警負責人,我也被聘任參加該保衛委員會。記得該保衛委員會的職責是在北平城外有戰爭時,組織教職員工保衛清華園,防止盜竊、搶劫破壞等(如在國民黨退入北平城內,解放軍尚未進駐清華附近時,清華處於「真空」地帶,該委員會曾組織人巡邏、守夜等)。我記得該保衛委員會中沒有葉企孫參加;記得該委員會有現在清華大學的錢偉長。

我在1943年冬在西南聯大經人介紹參加過國民黨,但我一直沒有參加國民黨的組織活動,沒參加昆明西南聯大、北平清華或其他任何單位的國民黨組織活動,我不知道,我也沒聽說過葉企孫參加過國民黨。我一直以為葉企孫是無黨派的教授。

除了知道葉企孫在抗戰時期擔任過國民黨中央研究院的總幹事以外,我不了解葉企孫還有其他哪些政治方面的歷史問題。

(附:1938年至1946年夏,我知道,昆明西南聯大有國民黨黨支部;1946年夏至1948年底,清華園解放,我一直不知道清華園有無國民黨組織及組織活動。)

關於葉企孫的情況問題,我提供不出什麼知情人或線索,我只能提出一些與葉企孫較為熟悉的人及了解(或可能了解)昆明聯大、北平清華的國民黨情況的人,如下:

1.周培源(聯大、清華物理系教授),現在清華。

2.陳岱孫(聯大、清華經濟系教授,在昆明時期陳與葉同屋),現在北大。

3.錢偉長(清華物理系教授),現在清華。

4.霍秉權(聯大、清華物理系教授,可能是國民黨黨員),在河南大學(1956年前)。

5.鄭華熾(聯大、北大物理系教授,兼教務長,在昆明聯大時期擔任過聯大國民黨部的負責職務),現在師範大學。

6.褚士荃(聯大、清華工學院教授,清華訓導長,可能了解清華有無國民黨組織。褚與葉參與清華的校務會議),現在清華。

7.吳澤霖(聯大、清華社會系教授,清華教務長),現在中央民族學院。

xxx(一位中層行政幹部)的「揭發交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