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揚帆於滔滔學海 第三節

自二進清華園以後的幾十年間,葉企孫除了扮演諸多社會角色外,更多的時間還是以傳道授業為主,以教師為本職工作,且深為學生所愛戴。

請聽聽在《一代師表葉企孫》一書中他的學生們對他的贊語——

錢三強(清華大學物理系第八級畢業生):

葉先生在1933年給我們班講熱力學。熱力學是一門比較不容易懂的課程,加之他有上海口音,而且有點口吃,但這些並沒有妨礙他把熱力學這門課講好。他把基本概念講得非常清楚,在那些重要而關鍵的地方,不厭其煩地重複講解,直到學生弄清為止。他上課時有參考用書,但從來不按書上的內容宣讀,他在兩三年之間給不同班次講熱力學,每年所舉的例子幾乎不重複,因此有時叫我們借看前一班同學的筆記。1948年我回國在清華任教,借住在葉先生家中,我才發現他備課非常認真,幾乎都是用熱力學最近發展方面的例子來作講課內容的,有點與國外高水平的教授講學相類似。雖然他回國後發表的研究論文不多,但他教課的過程,就是他吸收國外最近研究成果並發揮他自己見解的過程。至今我們這些老學生們談起來,仍覺得葉先生的獨創性的教育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很深刻的。

王大珩(清華大學物理系第八級畢業生):

聽葉企孫先生親自授課是在三四年級。他為我們講熱力學、氣體分子運動論和統計物理。葉先生因患口吃講話很慢,但言辭簡練,重在引導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循序而進,真是循循善誘。他學問淵博,講課內容從容選擇,同一課程,同一原理,前後年級所講內容及例證皆不同,但異曲同工,都能使學生對物理規律有正確的理解,並在應用上有所啟發。從學習物理概念,辯證地理解物理規律,我從葉師處得益殊多,以至我後來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內涵地在效法葉師的思想方法,也使我在新中國學習毛主席的實踐論及矛盾論作為科學觀點和方法易於貫通,並聯繫實際。

錢偉長(清華大學物理系第七級畢業生):

葉老師口才不好,而且口吃,還帶有上海口音,但講課的邏輯性很強,層次分明,講物理概念的發展和形成過程特別深入,引人入勝。葉老師不論在學校的行政工作多麼繁忙,但每學期都要講一門課,我在4年中就聽過葉老師講的熱學和熱力學、光學、聲學和近代物理。他在其他班次還講過物理學、量子論、原子光譜學等課。在1939年春季我從北京到達昆明西南聯大時,葉老師因為要到重慶接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他把物理系二年級的熱力學講課任務交給了我,我在1933年聽過葉老師的熱力學的課,自以為學得不錯,滿口應承了下來,他同時也交給我有關五堂課的講課(葉已講過兩堂)筆記,以便接課方便。但在葉師離滇後,我仔細按葉師的筆記備課時,發現講的基本原理雖然還是熟知的熱力學的第一第二定律,但所引實例完全是有關金屬學的熱力學性質,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我在1933年學熱力學時,所有的實例都是氣體定律方面的,如理想氣體定律、范德瓦耳斯方程、臨界狀態和氣體的熱力學函數等,這是反映了30年代前期,氣體狀態問題、蒸汽動力問題是當時工業中的熱點問題,所以,不論在物理系的熱力學、機械系的熱工學,還是化學系物理化學等中,都重點講氣體問題。但在30年代後期,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來臨,金屬學發展很快,金屬的熱力學性質有了長足的進展,雖然熱力學作為基本物理定理,沒有太大變化,但其應用重點業已轉到金屬學方面去了。葉老師博覽群書,他把金屬學學術期刊上的最新發展中利用熱力學定律的富有成效的部分,吸收入了講課。葉師這份不到十頁的講稿,對我教育很深,使我體會到做好一個大學教授很不容易,每年雖講同一門課,但應該隨著時代改變基本理論的應用範圍,使一門基礎課一定要跟上科學發展的時代步伐,經常閱讀大量有關科技的國際期刊,消化吸收到教材中去,才算盡了教授的講課責任。這使我一輩子有了講課的指導原則……

胡寧(清華大學物理系第十級畢業生):

我於1935年在清華大學讀書時聽他講熱力學課,他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不帶講稿,在黑板上寫的字和公式也不多,他話說得很慢,部分原因是他稍有些口吃。他慢慢地講解課的內容,斟酌著每一句話里每一個字,在講課的同時不斷地對他所講的物理問題仔細地分析和推敲,就像他也是和我們一樣初次接觸到這個問題,聽課的同學也自然地受到他的感染而跟著他一起思考。當葉先生每次得出一個重要結論或導出一個重要的公式時,我們都有像是首次共同發現這些結果那樣的新鮮感,他的講解總是非常清楚並且重點突出,有時他站在窗前無言地思考一段時間,同學們也都鴉雀無聲地等待著。葉先生為我們「十級」同學開的課程特別多,按先後次序這些課是中級熱學、熱力學、理論力學和氣體分子運動理論,偏微分方程是熱力學課所用的最多的數學,但聽葉先生講熱力學並不使人覺得講了很多數學,相反,我關於偏微分方程的主要概念卻是從葉先生的熱力學講課中得來的,現在過去了40年,葉先生所講授的熱學和熱力學課程內容仍深刻地留在我腦子裡。在理論力學課上,葉先生曾經談到怎樣對待做習題的問題,他說拿到習題看了後想一下,先理解解決的問題,再經過考慮知道怎樣去解就行了,不必做很多的習題。我的理解也是如此,習題的作用只是幫助我們更深地理解課的內容,聽課並不是為了做習題,做難題更不必要。在生活中真正遇到的難題是實際科研中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需要一個月或半年才能獲得解決。相比之下,通常教科書中的所謂難題,只不過是一種計算遊戲而已。一個會考試或會做習題的人並不一定是一個好的物理學家,這是我在大學讀書時聽到葉先生和其他老師經常強調的話。實踐也證明這話完全是正確的。葉先生所講授的「分子運動論」是牛頓力學應用於氣體內分子運動的重要成果,英國人在這方面作出很多貢獻,他們自豪地稱氣體分子運動論為19世紀英國上空的彩雲。這類課,現在一般都是由理論物理教師講授的,而葉先生作為一個實驗物理教師,卻在講課中顯示出對理論有很深的修養,講得既生動又有啟發。他在講完一個課題後總是指給我們有關的參考,使我們感到像是被葉先生引進一個勝境之中,看到裡面很多美的東西,但是更美的東西還在更裡面。葉先生只是指點一下,要讓我們自己進去探求,這種啟發我們進一步追求真理的身教和引導,是葉先生教學思想中最寶貴的部分。

唐正寅(清華大學物理系第十二級畢業生):

1936年秋我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時葉老師的大名已如雷貫耳,聽人說他堅持原則,不講情面,不徇私情,厲害得很。1936年上熱力學第一課時,終於見到了這位偉大的人物了,中等身材,長方臉,口齒伶俐,偶爾有點口吃,臉上總是帶著笑容,看樣子卻是挺和氣的。他講課有幾個特點:1.難以理解的地方著重講,反覆討論或寫出有關參考材料;易懂的地方一提而過或讓學生們自習;2.講解藝術高超,深入淺出,比喻恰當;3.聯繫實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講到溫度計,他就提到溫度計的玻璃管,事先一定要進行老化過程,以及怎樣進行老化;4.批改作業及試卷時特別仔細,若學生證明某些公式不採用通常的方法而運算又簡潔時,就多加分,並記下這個學生的姓名,日後常約見談話鼓勵,進行個別指導。

胡玉和(清華大學物理系第十二級畢業生):

葉先生講課有經驗,對於一些抽象概念,深入淺出,細緻講解,務使學生正確理解。他精選教材,有條不紊,兩個學期的課程把內容頗繁的熱學及熱力學課程全部講完。他的板書工整,易作筆記。葉先生重視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他給的習題或試題不一定非常難,但需要用心思考,概念正確,計算敏捷,才能獲得滿意結果。

黃祖洽(清華大學1948級畢業生):

葉先生在我大二時教我們電磁學,大三時教過物理理論和氣體分子運動論。他講課注意講清基本的物理觀念,啟發學生自己思考,對學生的提問常常能夠因勢利導地使問題深入和變得更有意義,同時總是介紹合適的參考書給學生閱讀,記得在講氣體分子運動論時,他因我常常提出一些問題,就介紹我仔細閱讀boltzman的原著,他的這些指導使我在以後的工作中得益匪淺。

龍期威(清華大學1949級畢業生):

我們班非常幸運,在學期間,曾經有3次機會聆聽葉老師的授課。第一次是1946年在昆明西南聯大一年級下學期。由於當時鄭華熾教授北上籌備復校,他留下的普通物理課便由葉先生代授。他真是什麼課缺人教,他就教什麼。葉先生講課經驗豐富,採用啟發式,不斷在講課中把問題提給我們,啟發我們思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然後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釋,使我們印象深刻。後面兩次授課就是二三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