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青布長衫的日子 第五節

清華學校當時被人稱之為「國恥紀念碑」。除了原有的中國風格的廳堂之外,美方辦學之初便在校內大肆鋪陳自己的意志,因此,清華最早的大禮堂、圖書館、科技館、體育館和教學樓大都按美式風格建立,大哲學家羅素來訪清華時就說:「清華學校恰像一個由美國移植到中國來的大學校。」外觀如此,而內里則洋化更甚。當時校內的主流意識強調,清華造就的學生應當是「感受美化最深」,「未出而先洋」的「非中非西的人」。

我們從當年清華的各項約束和措施中可以推想西方文化所佔的主流位置:

一、入學考試時,除國文及中國史地外,一律用英文作答。

二、入學後在各年級用英文直接教學的西文學科課程,一律安排在上午;而用中文教學的中文學科,則全排在下午。

三、西文學科算成績和學分,有必修及選修的規定;中文學科皆非必修,評定成績時不算學分。

四、畢業成績一律以西文學科為準,不考慮中文學科成績之優劣。

不僅課業方面如此「西化」,在教授待遇上也嚴重「傾西」,依1918年清華學校全年俸給的分配標準來看,有下列4個特點:

一、美籍教員的最低薪,高於中國籍教員的最高薪。

二、校長月薪低於美籍講座教授,副校長月薪低於6名美籍教員。

三、華籍教員中,西文部月薪最高者,比中文部最高者多40元……

四、美籍教員的平均薪酬是中國教員的3.1倍,此外,還享受外匯上的優待……

1921年以前,學校只顧興建教研大樓,而不顧及教員的住宿問題,使得清華教職員工的居住環境出現下列懸殊差異:

一、美籍教員可以免費居住美觀、寬敞和配備現代衛生設備的新式洋房。

二、唯校長和副校長獲得學校贈與的新式住宅。

三、數十位中國教職員工中,僅少數人分配到中式住所。

四、15位教員和家眷租賃成府村民房,另有六七戶住茅房。

五、在配有宿舍者當中,有的須付租金,租金多少因人而異;有的得到傢具,有的則無。

六、美教員遷入新居後,空出之舊房,只能租給少數擔任西文課程的中國教員。

(以上資料見《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蘇雲峰著,三聯書店2001年版,第148-155頁)

對於學校的崇洋媚外,學生們更多的是憤憤不平。一位同學在其日記里這樣記述道:

……今日午,美國公使來校參觀,總辦、監督等皆陪侍之。先是昨夕諸管理人即預備一切,掃除地板、清理什物雲,以求潔凈而壯觀瞻,忙忙碌碌如辦差然。臨時又告誡同學:凡寢室、自修室均須整理潔凈,即在教師亦宜端正姿勢,勿妄吐痰。諸君他日赴美,一切皆當如是,美公使今日便要看個榜樣云云。嗚呼,中國人之學堂不懼外部、學部之考察,而懼美公使之參觀。豈真欲修飾表面以壯外觀歟,抑國權墮落,以賠款之餘建立學校,則事事必得受外人干涉耶?

而葉企孫則以文化反抗態度來應付滾滾「西」流。

他採用超強吸納中學精粹的學習方式,來抵制西方強勢文化的侵擾。

翻閱葉企孫早年的日記,我們可以看到他大量閱讀的痕迹。

1915-1916年,他曾深研過《詩經》、《左傳》、《論語》、《史記》、《禮記》、《尚書》等書,並作了大量的摘記和讀書心得——

1915年1月8日

閱《通鑒紀事本末·漢通西夷》一卷,茲摘要如下:

建議者:唐蒙、司馬相如、朱買臣、張騫。

反對者:公孫弘、淮南王安。

建威者:郭昌、衛廣。

西南夷中以夜郎為最大;夜郎之西以滇為最大;滇之北以卬都為最大。

又閱《通鑒紀事本末》第十四卷四頁(通西域)。

摘要:張騫初次循北山而行,為匈奴所得,後因內亂亡歸。共外出十七年。騫於大夏見蜀布,問其國人,雲自身毒來,身毒去大夏東南數千里,騫由是知身毒與蜀相通,而大夏與身毒相通,故自蜀能至身毒,自身毒能至大夏。此蜀國通西域至程也。後匈奴渾邪王歸漢,眾東徙,漢因欲遷烏孫於渾邪王故地,以斷匈奴右臂,故又遣騫由北道至烏孫,諭烏孫王東遷,王不從,騫乃歷至諸國。諸國王及烏孫王均遣其臣下從騫來漢,漢與西域由是通矣。

1915年2月6日

讀《左傳》摘記年譜

隱公:

元年:五月,鄭莊公克段於鄢。段奔共,段子公孫滑奔衛,衛人為之伐鄭,鄭人以王師虢師邾人魯人伐衛。

二年:鄭人伐衛,討公孫滑之亂也。

三年:三月,周平王崩(桓王立)。四月,鄭祭足率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八月宋穆公卒,殤公即位。公子馮出奔於鄭。

四年:春,衛州吁弒桓公而立(衛始亂)。夏,州吁以宋衛陳蔡之師伐鄭。九月,衛人殺州吁及石厚。十二月,宣公(公子晉)即位。

五年:曲沃庄伯(成師子)以鄭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

1915年2月9日

(讀《左傳》評曰)

自公子彭生弒魯桓公至公孫無知弒魯襄公。凡詩與《左傳》於有關係極要者,如晉曲沃之亂,衛宣姜之亂等是。魯文姜與齊襄之事見南山之詩。

1915年2月10日

(讀《左傳·桓公入齊始末》,記曰)

長勺之戰,乘丘之戰,宋南宮長萬弒閔公,齊桓公王師及諸侯之師盟於宋。鄭厲公復國及楚滅息蔡等事。

在他的日記里,還顯現出他自1916年暑假末開始研讀《詩經》的細微末節。在9月至10月的兩個月時間裡,他天天手不釋卷,將《詩經》305首悉數收入囊中。

葉企孫用母語陶冶和整理著內心的詩意。那些蔥蘢的水樣的情感總在柔軟處棲居,只有在閱讀和品味中才能安撫它們。由中國語言組成的凹凸不平讀來抑揚頓挫的詩句,總像高空飄散的飛雪密密麻麻撒滿他的心靈,塞得滿滿的,美得讓人窒息,冷艷得讓人心痛。當回味一點一點消融,被美麗擴充過後的心靈便顯得空曠和遼遠。只有祖國的語言才會有這樣壯美的景觀。葉企孫會4國語言,世界各國的語言就像天上飄飛的雲朵,唯有中國語言這朵雲彩才七彩斑斕美不勝收……

在這段時間裡,葉企孫創作了不少舊體詩,或律詩,或絕句,表面看是詩意興發,而在特定的時局和環境下,應該是他對祖國文化表露出的一份摯愛和珍視。

1915年9月3日,葉企孫由滬返京,斯時他剛休完暑假,17歲的翩翩少年,正是感時傷懷的年紀,他在途中創作了多首舊體詩並記在日記中——

沿途古迹甚多,足資談助。如滁州為歐文忠謫居之所,醉翁、豐樂二亭,頹然尚在也。二亭碑本歐公所書,蘇文忠見之以為不善,乃取己書易之(有正書局有二記石印本)。古人之直道而行,於此可見。又聞竹以滁州為界,州以北無竹。滁州為南唐名勝,自來題詠甚多,唯以王漁洋四絕句最有情致。予有詩云:

車出繞滁州,雲陰特地愁。

傳聞今年熟,家家釀美酒。

放鶴亭在今徐州,為宋雲龍山人放鶴處。蘇軾有記。予有詩云:

宋代有畸人,放鶴以娛神。

人鶴今已杳,惟有一亭存。

徐州為古劉邦起兵發祥地。府治下有桃源縣。並因放鶴亭典共作一詩。興懷所及,不求工也。詩曰:

漢時劉邦起斯州,宋代雲龍挾鶴游。

按圖東北有桃源,未卜淵明曾往不。

德州、滄州為夏中興時二國之地。當時遺臣興復之苦心,車中每為道及。因賦詩以懷之:

寒浞弒君夏道休,誰知興復在斯州。

師徒一旅且興國,莫笑文王百里侯。

符離集為宋張浚大敗處。浚有志恢複,性剛愎而才疏闊,陝西之役,因微釁而誅曲端,以致失地千里。敗歸與金人戰於符離,又大敗。傳聞張浚大度,聞敗後猶高卧雲。予詩曰:

恢複感皇恩,將軍仗一人。

奈何兵敗日,鼾鼻猶聞聲。

(按:此詩連用倒句,故健)

五日晨過黃河鐵橋,啟窗凝望,不勝今昔之感,因為詩曰:

晨曦日出過青州,河水湯湯日夜流。

空際懸樑飛鐵架,誰憶當年古渡頭。

我們除了在日記上能獲得葉企孫當年讀書情況的信息外,還可以從他的文章中看出他的古文功底。1915-1916年兩年內,他曾用古體文寫過《弱固不可以敵強說》、《鍾儀論》、《節用而愛人說》、《范宣子數駒支論》、《孔子言仁、孟子言義說》、《讀〈史記·張儀列傳〉書後》、《富蘭克林之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