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芙蓉國里盡朝暉」——1974年「長沙決策」 一、重病中的周恩來的一樁心事

然而,1974年從一開始就是不平靜的。

元旦那天,《人民日報》、《紅旗》雜誌和《解放軍報》聯合發表的社論中提出:「要繼續開展對尊孔反法思想的批判」,「批孔是批林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此發出了「批林」也要聯繫「批孔」的信號。

1月12日,王洪文、江青致信毛澤東,建議轉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編輯的《林彪與孔孟之道》(材料之一),稱這份材料「對當前繼續深入批林、批孔會有很大幫助」。18日,經毛澤東批准,中共中央轉發了《林彪與孔孟之道》(材料之一),繼而在全國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批林批孔」運動。

江青等人果真是要「批林批孔」嗎?人們記得:1972年,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間,在批判林彪一夥的反革命罪行的過程中,提出批判極左思潮的正確意見,意欲將批林鬥爭引向深入。正是由於江青一夥從中作梗,才使得批林運動陷於夭折。

至於「批孔」,更不過是江青等人為「聯繫現實鬥爭」而玩弄的一套障眼法。早在1973年黨的「十大」召開之前,江青就借要「評法批儒」,試圖把所謂「儒法鬥爭」內容塞入黨的「十大」政治報告中。結果被周恩來以「這個問題還需要消化一段時間」為由,否定了江青的主張。

這一次,江青等人又打出「批林批孔」的招牌,似乎只有把死於兩千多年前的孔丘拉出來批一通,才能將死於兩年多以前的林彪一夥「批深批透」。這一彌天大謊,恰恰是「四人幫」自己把它揭破的。

1月25日,在中央、國務院直屬機關「批林批孔」動員大會上,江青等人儼然以黨中央領導「批林批孔」運動的主要負責人自居,頤指氣使,動輒訓人,無限上綱,置到會的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於被領導、被指責的地位。他們提出「批林批孔」所要聯繫的「實際」之一,就是要批判所謂「走後門」問題,即「批林批孔」又批「走後門」。這完全是別有用心的。他們是企圖利用群眾對「走後門」的不滿,故意混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進而整倒中央和地方的一大批黨政軍領導幹部。而「文化大革命」中、後期,正是由於周恩來的不懈努力,才「解放」並使用了許多老幹部。因此,「四人幫」一夥的矛頭,最終是對準周恩來的。

就在「一·二五」大會前後,江青等人還製造了一系列的「政治事件」:

他們以個人名義向軍隊系統大量寫信、送「材料」,還勒令《解放軍報》停刊數月,在軍內大搞「放火燒荒」;

他們圍剿《三上桃峰》等劇目,批所謂「黑畫」,批紀錄片《中國》,以「回擊文藝黑線復辟」;

他們一手製造了「馬振扶公社中學逼死女生」、「黃帥駁『王亞卓』」、「北京永樂中學學生被逼跳樓」等事件,以「證實」「教育黑線回潮」;

他們無中生有地編造出所謂「蝸牛事件」,以「證明」國務院領導人批准引進外國先進技術是「崇洋媚外」,等等。

所有這些,都成了江青一夥提出「批林批孔」所要聯繫的「實際」。無怪乎當時便有了「批林批孔」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的說法,而江青等人更彷彿是當年「中央文革小組」的再現。

這時的周恩來,正值癌症發展、病情日趨加重之際。從1月下旬起,他連日便血,不得不施行癌細胞的控制治療,尚需配合以恢複、休息。但在「四人幫」一次次進攻面前,周恩來既不可能安心地放下工作去休息,也不會不聞不問地表示沉默。他此時的一樁心事是:在自己病倒之前,必須有一個人能夠取代他現在的地位,以便在今後的鬥爭中同「四人幫」一夥繼續周旋、抗衡。

周恩來思慮已久的這個能夠接替他的人,便是鄧小平。

周恩來清楚,鄧小平剛剛恢複黨政軍職務不久,必須抓緊時機,安排好鄧的實際權力,並創造一切條件,為鄧小平提高聲望,擴大他在黨內外、國內外的影響。因為自己一旦病例,就再難回到工作崗位。

1974年1月18日,周恩來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提議成立由葉劍英牽頭,有王洪文、張春橋、鄧小平、陳錫聯等參加的中央軍委五人小組,全權處理軍委日常事務及緊急作戰事項。鄧小平由此進入軍隊領導核心。之後政治局會議又正式向毛澤東提出這一建議,得到毛的贊同。這樣,便走出了鄧小平接替周恩來格局的第一步。

對江青等人在「一·二五」大會前後搞的「三箭齊發」(即「批林批孔」又批「走後門」)的陰謀,周恩來早就深諳其意。2月初,他親筆致信毛澤東,闡明自己對此問題的看法,提出:如運動中只研究「走後門」一個問題,就太狹窄了,不正之風絕不止此;而對「走後門」又要進行分析,區別處理,才能收效。在這之前,葉劍英也向毛澤東反映了這一問題。不久,毛澤東痛斥江青等人摘「三箭齊發」的做法是「形而上學猖獗,片面性」。同時,毛還制止下發「四人幫」一夥在「一·二五」大會上的發言稿,阻止了他們欲將矛頭對準一大批老幹部的陰謀。

江青等人在頭一回合的較量中失利後,仍不甘罷休。同年3月,在討論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人選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江青又公開把目標指向鄧小平,以種種理由不同意外交部提出的(實為毛澤東、周恩來的意見)由鄧小平率團出席聯大會議,並代表中國政府作大會發言的建議。這是自鄧小平復職後,「四人幫」第一次直接向鄧小平發難。

由於江青的反對,政治局第一次討論議而未決。第二天,周恩來不顧江青阻撓,提筆在外交部報告上批示,同意外交部所提方案,並將該件送毛澤東及各政治局成員傳閱。江青見批件後勃然大怒,竟「勒令」外交部必須撤回其原報告。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討論出席聯大會議人選時,由於周恩來事前努力,政治局成員中除江青外均一致同意鄧小平率團出席聯大特別會議。為此,江青歇斯底里,大鬧政治局。會後,毛澤東得知江青表現,甚為不滿。他寫信告誡江青:「鄧小平同志出國是我的意見,你不要反對為好。」迫使江青收斂氣焰。

這樣,周恩來又贏得同「四人幫」較量的第二個回合的勝利。

實踐表明,鄧小平此次率團出席聯大特別會議,無論從國內或國際方面看,都意義重大。它對於迅速提高剛復職不久的鄧小平的威望,鞏固和加強他已經取得的中央領導工作的地位,都具有關鍵性的作用。為此,周恩來對鄧小平這次出行亦給予高度重視。對飛行安全問題,也親自過問、把關,不容有絲毫疏忽。

行前,周恩來多次召集民航等有關部門開會,反覆研究飛行方案,對許多技術細節都作出指示。例如,他曾向負責此次飛行任務的機組人員建議,為確保航線暢通,預先可安排東、西兩線同時試飛。這樣,屆時如果一條航線因故不能飛,還可以走另一條航線。當機組人員提出過去從未飛過西線,困難較大時,周恩來再給他們出主意:「你們可以找法國航空公司駐京辦事處,請他們幫助解決。」經聯繫後,法航很快提供了試飛所需各種資料,並主動派出領航員跟機協助。在周恩來精心指導下,東、西兩線均試航成功,鄧小平出國的時間和安全都有了可靠保障。

3月底,周恩來致信毛澤東:小平同志出國一事,已從各方面加強布置;4月6日代表團離京時,準備舉行盛大歡送儀式,以壯行色。獲准後,周恩來又告訴民航負責人和有關部門:「鄧小平同志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席聯合國大會,我們要為他圓滿完成任務打通道路,增添光彩,並為他鋪上紅地毯。」這是當時中國外交禮儀上的最高規格。

4月6日清晨7時許,周恩來雖通宵未眠,卻精神抖擻,毫無倦意,驅車親往首都機場為鄧小平一行送行。機場上彩旗飄揚,數千名群眾身著鮮艷服裝,載歌載舞,熱烈歡送。

4月10日,鄧小平在聯大第六屆特別會議上代表中國政府發言,全面闡述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的理論及中國政府對外政策,引起世界輿論的普遍關注。一些有識之士認為,鄧不僅代表著新中國的形象,且無疑也是周恩來總理的一位「最好的代理人」。

4月19日,鄧小平率團載譽而歸。周恩來再度赴機場並舉行盛大歡迎儀式,為老戰友「接風洗塵」。

此時此刻,只有負責周恩來保健的少數幾位醫生知道,一個多月里,周恩來一直是在抱病操勞,以致不得不一再推遲自己住院治療的日期。3月中旬,當周恩來每日便血達100毫升時,他才接受醫生建議,前往醫院進行全面檢查,被確診是癌症複發。但這時周恩來仍表示還不能馬上住院治療。在這以後的一段時間裡,他每天工作仍達十幾個小時,甚至夜以繼日,超負荷運轉。

有關周恩來一再推遲住院治療時間的緣由,直至周恩來去世數年之後,鄧穎超才向身邊工作人員作了「透露」。她說:在那段時間裡,恩來一直對小平的事情放心不下,他擔心江青那些人乘他住院時對小平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