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研製「兩彈一星」 四、排除動亂干擾

十年動亂中,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核工業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干擾破壞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使核工業在動亂中仍能繼續有所發展。

1967年春,全面奪權、兩派武鬥的風暴殃及核工業,二機部負責人劉傑已「靠邊站」了。許多工廠和研究機構也先後發生了奪權、武鬥,乃至出現了停產等嚴重問題,廣大職工生活受到影響,工廠安全受到威脅。針對這一狀況,在1967年3月中旬到11月底的8個半月時間裡,周恩來親自多次打電話,並簽發了11封特急電報,明確指出:這些單位「是國家重要的國防絕密工廠,對國防建設、加強戰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要「保證工廠絕對安全,保證工廠穩定生產」。他還兩次派調查團(組)到原子能聯合企業和核武器研製基地了解情況,制止武鬥,維護正常生產。所有這些保護措施,對核工業在「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相當一段時間,各項工作大體仍能按計畫進行起了重大作用。

1969年,林彪一夥利用所謂備戰,決定核燃料工廠搬遷。反應堆和核燃料後處理工廠具有強烈放射性,根本不能搬遷,其他核工廠搬遷也必然中斷生產。核事業面臨著一場災難。1969年8月12日,周恩來主持專委會討論這個問題,他針鋒相對地指出:「一線工廠不能搬,要繼續生產,加緊生產,力爭多生產多儲備。」周恩來確定的這一正確方針,避免了搬遷可能帶給核工業的致命的破壞。

1970年初到1974年,特別是後兩年,周恩來的處境越來越困難了。一方面,「四人幫」對他的迫害越來越瘋狂;另一方面,癌症對他的折磨也日益加重。然而,為了民族的繁榮昌盛,國家的安全富強,周恩來以壓倒一切的英雄氣概和堅韌不拔的毅力,頂著「四人幫」的壓力,忍著病痛,在全國動亂之中,主持著黨和國家的要務。在這種危難的情況下,他仍然擠出難得的寶貴時間,繼續為發展我國尖端事業嘔心瀝血。在這段時間裡,他克服了重重困難,親自主持召開了20多次專委會議,對我國尖端事業各個領域的發展,做了一系列重大的決策性的指示。這些指示,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1970年2月、7月、11月,他先後3次指出我國要搞核電站,要靠發展核電解決上海的用電問題。

1974年3月31日、4月12日,是周恩來生前親自主持召開的最後一次專委會議,看得出,他是以驚人的毅力忍受了巨大的病痛,主持這次會議的。也許他已估計到參加專委會議的時間不多了,在這次會議上,他做長篇講話,對我國尖端事業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

3月31日,周恩來主持專委會審查批准了上海核電站工程(即現在的浙江秦山核電站)的建設方案,要求絕對安全可靠,並指示有關部門選派好的設計人員支援上海,通過這個工程鍛煉一支又紅又專的技術隊伍;他要求二機部、七機部、國防科委、國防工辦,要總結經驗,並指派了專人抓這件事;他指示在南方選址要注意防潮、防腐蝕、防風化;他十分關心「三廢」(廢渣、廢液、廢氣)的處理,詳細詢問了各種處理方案,一一作了指示;他強調,要想到21、22世紀,要為子孫後代著想;並指出,尖端科研隊伍已被林彪一夥搞亂了,要整頓,要從體制上抓。

周恩來多次指示以後,一機部、水電部、上海市、二機部的有關廠、院(所)和高等院校,在科研設計、設備試製和元件研製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由於十年動亂,國家對核電建設不可能有明確的方針和全面的規劃,各有關方面也難以協同動作,以周恩來1970年2月8日提出搞核電站的時間命名的「7·28工程」(即今日的秦山核電廠)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始終未動一鍬一鎬。

4月12日,周恩來主持專委會議審查另一項工程時再次談到,要清除林彪反革命集團的影響,要克服派性,和派性作鬥爭,要採取措施進行整頓。他詳細聽取了有關工程設計的彙報,對原設計方案提出了尖銳批評。他指出,沒有鑽探,水文、地質不搞清楚就定點,是很危險的;他認為搞成「洞內洞外連成一片」、「門當戶對」的設計,是嚴重的失誤;他語重心長地告誡大家,今後搞基本建設,一定要注意用水量的問題。他說,水抽多了,地面要下沉,不懂這些就要出漏洞。他一再叮吟大家,一定要牢記我國的尖端事業現在還處在初級階段,要爭取時間儘快搞上去。

1974年8月,已經病重住院的周恩來最後一次聽取二機部的工作彙報,並作了許多重要指示。此後僅一年多時間,為我國國防尖端事業發展嘔心瀝血、辛勤操勞的周總理,便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周恩來總理在為新中國向現代科學技術進軍、特別是統領「兩彈一星」尖端事業的研製過程中,高瞻遠矚,精心指導,功勛卓著,彪炳青史。正如我國尖端科技發展的見證人、著名科學家朱光亞所言:「『兩彈一星』的成功,是周總理在我國科技事業上建立的不朽功績的光輝篇章。那些成功的經驗,都閃耀著他的智慧火花。他的一言一行,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周延整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