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中國千年之變局 第七章 價格時代:1979~2008年 第五節 世界經濟大衰退

2009年,世界處於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之中,國際勞工組織估計2009年的失業人口高達5000萬人,中國在危機中也不能獨善其身。人類對1929~1933年的世界大蕭條仍心有餘悸,面對2008年以來的世界金融危機,對未來感到迷惘和恐懼。

2001年,中國經濟剛從東南亞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中走出來,又遭遇了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美國經濟和歐洲經濟同步減速。中國經濟外部需求不確定性變大,面臨嚴峻挑戰。2003年後中國經濟開始回升,連續5年出現了「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期。2009年,中國經濟受到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大幅度下降,失業人口迅速攀升,面臨又一次嚴峻考驗。我在2001年寫的兩篇文章,現在回頭看看,當時的建議基本是可行的。在人均收入3000美元的今天,中國政府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應對2009年中國面臨的經濟挑戰的有效手段。2009年,世界經濟將出現罕見的衰退,美國經濟從衰退中走出來要3~5年時間。在這段時期內,需要我們「堅定從容,打持久戰;兩軍相逢,勇者必勝」。

美國的經濟活動從1929年中期到1933年年初持續衰退,造成席捲世界的大蕭條。在此之前沒有哪一次經濟蕭條能有如此規模,時間持續如此之長。1929年10月24日中午,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行情猛跌,到11月中旬,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下降40%以上,美國失業率上升到25%的最高峰,並在20世紀30年代其他的年份中一直保持在15%以上。世界工業生產總產值下降36%,各國以鄰為壑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和貨幣競爭性貶值,世界貿易從1929年每月29億美元降到1933年每月10億美元,縮減2/3。

凱恩斯在《1930年的大蕭條》一文中,準確地描述了當時的慘況:

當前我們正處於一場災難之中,商業的蕭條、失業的增加、企業的損失,其嚴重程度是世界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沒有一個國家能幸免於難。整個世界數百萬的家庭,現在都處於極端貧困和恐慌——有時這一點更為嚴重——的狀態之中。據我估計,世界上三個主要工業國家——英國、德國和美國——的失業工人總數大約有1200萬人。但是我不敢斷定,在世界上主要的農業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南美洲各國中,人類面臨的悲慘境遇,是不是更加嚴重。那裡的數以百萬計的小農戶,由於農產品價格的暴跌,而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以至於陷入破產境地,他們的農產品收入,遠遠低於所耗費的生產成本。因為世界上一些主要大宗產品,如小麥、羊毛、蔗糖、棉花以及其餘絕大多數商品,其價格下跌所帶來的後果簡直是災難性的。絕大多數產品的價格現在已低於戰前水平;然而眾所周知的是,它們的成本卻依然遠遠高於戰前水平。據說,一兩個星期以前,利物浦的小麥售價,達到了自250年前查理二世統治時代以來的最低價格紀錄。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民怎麼能生活下去呢?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面對危機,他頒布一系列「新政」,宣布「我們唯一擔心的就是擔心本身」。1934年,美國私人投資驚人反彈,帶動消費復甦。同時,農產品價格急劇上漲,經濟在1934年後快速增長。

思考過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問題的經濟學家,對這次大蕭條引起的原因,提出過幾種可能:

一、貨幣政策失誤。當年美聯儲沒有以犧牲國內經濟為代價來維護金本位。

二、財政政策失誤。美國總統胡佛沒有在經濟蕭條迫在眉睫時試圖保持預算平衡,沒有通過赤字大幅度進行財政刺激。

三、銀行體系崩潰。當年政府官員沒有迅速向境況不妙的銀行注資,以平復1930~1931年間蔓延開來的銀行恐慌,當一家銀行倒閉時,恐慌便傳播開來,儲戶紛紛趕到其他銀行擠兌。

四、貿易保護主義。供給學派把大蕭條歸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1930年,美國通過《斯姆特—霍利關稅法》,進口平均關稅由33%提高到40%,向2萬多種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遭到各國報復,世界貿易大幅度縮水。

五、投資機會枯竭,創新活動停止。這是熊彼特的觀點。

我認為,「大蕭條」的主要原因出在供給方面,投資機會逐級減少,導致經濟增長減速。當然,需求方面政策不當也加重了經濟衰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和金融中心。美國經濟在過去100年里,長期平均保持在2%~3%左右的增長率,基本上代表了前沿領域的創新性增長,成為世界經濟的最主要火車頭。2009年,美國的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5%,但其經濟總產值卻超過世界總產值的25%,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高達14萬億美元,相當於排在它後面的日本經濟的兩倍多,其人均產值比世界其他大國都高很多。美國是消費主導型的增長模式,國內市場很大,是一個非常內向型的經濟體。美國服務貿易進口額、出口額高居世界第一位。美國經濟在20世紀80年代的持續高速增長得益於20世紀70年代痛苦的產業結構調整,得益於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通用目的技術產業的崛起。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增長最快的10年,在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國內的通貨膨脹率也一直保持著很低的水平。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部門是主要增長來源之一。美國的信息技術產業平均每年增長大大高於經濟總量增長速度,美國商務部的研究顯示,信息產業的產值占整個經濟總量的比重在上升,帶動了超過1/4的經濟增長。2001年美國聯邦儲備局前主席格林斯潘在《當前美國經濟形勢分析》的演講中說:「對美國經濟來講,過去的10年是不同尋常的。核心技術的相互作用顯著地提高了高技術投資的預期回報率,引起企業資本支出的增加,並顯著地提高了生產率的潛在增長率。這些較高的預期回報率的資本化抬高了資產的價格,並對家庭在相當廣泛的商品和服務尤其是新住宅和耐用品上的支出的巨大增長產生了很大影響。支出的增長甚至超過了已經提高了的實際收入的增長。」

全球對美國新經濟的過分樂觀最終導致股市泡沫。如圖3-18所示,從1999年開始,美聯儲為了控制通貨膨脹而逐漸提高短期利率,終於在2001年刺破股市泡沫,信息產業投資大幅度下降。但由於美國消費的強勁增長,並沒有導致美國經濟的衰退。人們會認為都是格林斯潘所犯的過錯,他降息的幅度過大,而且維持過低利率的時間太長。但是,格林斯潘只能控制3個月短期利率,對美國國債市場5年中期利率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當美聯儲2001年年初重新調低短期利率的時候,世界各國和投資者對美國增長前景過分樂觀,願意以低利率購買美國5年以上政府債券,把錢借給美國,導致美國中期和長期國債利率也跟著大幅度下降,慫恿了美國中期利率的長期走低。圖3-18顯示,與住房貸款密切相關的美國5年期國債利率在2002~2005年期間是相當低的。圖3-19明確表示,美國股市市盈率在2001年股市泡沫破裂後,投資者仍然有較強的樂觀情緒,在2003年到2007年的4年中,一直保持在25左右,遠高於15的歷史平均水平。直到金融危機爆發,市盈率才回歸15水平。所以,2009年世界金融危機,是世界投資者對美國增長前景非理性樂觀的結果。

長期的低利率會產生兩個效應:第一,低利率促使投資者過分樂觀地評估前面的風險,在這一背景下,隨著樂觀情緒盛行,市場紀律失靈,盡職調查被外包給了信用評級機構;第二,過低的中期利率製造了房地產市場巨大的需求:一方面,隨著抵押貸款利率的下降,會有更多的人變得有能力購買住房和有資格申請抵押貸款。在降低利息的同時,美國的住房貸款機構不斷放寬房貸標準,尤其是針對收入較低、信用等級較低的客戶,開發出各種新型貸款,比如可調整利率貸款,這種貸款在最初5年利率非常優惠,到5年之後就會根據當時的市場重新設定利率,但人們對未來比較樂觀,不是很擔心5年後後期利率和抵押貸款利率會大幅度上升。

2004年,我當時為兩件事震驚:一是美國到處都在貸款,連理髮店和房產中介也在辦理這項業務;二是房貸利率不是高得難以承受,而是低得難以置信。過低的中期利率刺激了抵押貸款和過度消費,使得在2002~2006年期間,造成了房地產泡沫的出現(如圖3-20所示)。這些買房人對利率波動的風險是脆弱的,一旦低的利率上升,便會失去支付能力。個人儲蓄的降低以及家庭債務的增加,導致美國經常項目逆差和過度消費開始。

美元是世界性的通用貨幣,儘管美元貶值,世界輿論關注,各國中央銀行在行動上並沒有大幅度減少美元資產,表明日元和歐元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