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中國千年之變局 第七章 價格時代:1979~2008年 第三節 中國經濟硬實力:中國價格

從增長的角度來說,中國依賴的不是農業,而是工業,尤其是製造業。現在,工業的增加值已經佔到GDP的45%左右,與新加坡和韓國當年不相上下。而農業所提供的GDP只有10%,而且這個份額還在下降之中。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增長關鍵在製造業部門。

兩百多年前,亞當·斯密就敏銳地洞察到中國在製造業上分工的巨大潛力,他在《國富論》中指出:「中國幅員遼闊,國土那麼廣大,居民那麼多,氣候各種各樣,因此各地方有各種各樣的產物。各省間的水運交通,大部分又是極其便利,所以單單這個廣大的國內市場,就能夠支持很大的製造業,並且容許很可觀的分工程度。……假如能在國內市場之外,再加上世界其餘各地的市場,那麼更廣大的國外貿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國製造品,大大改進其製造業的生產力。」

中國從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逐步利用了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巨大機會,尋求在全球製造業體系中的動態定位。製造業產業鏈可大致分為7個環節:(1)產品研發、(2)原料採購、(3)加工製造、(4)物流運輸、(5)批發經營、(6)市場營銷、(7)終端零售。1978年,中國加入全球產業鏈條時,是從第三個環節切入的。中國大量廉價勞動力第一次進入國際市場,在沿海省份設立勞動密集型出口加工業,稱之為「三來一補」或「兩頭在外」。同時,切入全球加工製造環節為中國經濟取得關鍵性的經常性賬戶盈餘,賺取外匯,避免了經常性賬戶危機,並提供了原始資本積累。這個切入點看似平常,實際上很精妙。英國工業革命興起於紡織業,印度1991年以來的經濟奇蹟起源於超常規的軟體業,而中國經濟起飛竟是從不起眼的「三來一補」開始的。

中國的巨大成本優勢直接帶來了加工製造環節向中國的逐步轉移,跨國公司不斷把總部、生產基地、配套工廠和研發中心向中國轉移,利用中國便宜又有一定技能的勞動力,產業結構和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中國出口商品的構成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從1980年到2008年,工業製成品佔全部出口商品的比重由12.4%提高到了90%以上。「中國價格」開始成為中國經濟硬實力。

必須看到,新中國第二個30年中,中國服務貿易在全球市場上屬於劣勢。運輸、旅遊等傳統服務貿易部門穩步發展,通信、保險、金融、專有權使用和特許、計算機信息服務、諮詢、廣告等現代服務出口則佔比偏低。服務貿易結構仍然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為主,向新興的知識密集型轉化的態勢還不強勁。

關於「中國價格」,首先要確定一下它的含義。從目前來看,「中國價格」在世界各地受到廣泛的歡迎,主要是因為其物美價廉、非常實用的特性。中國經濟體中,有經過改革的新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正是這些企業共同打造了「中國價格」。如圖3-16顯示,中國以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為主體的勞動力適應了「中國價格」的對勞動力的需求。

在全球製造業的生產鏈上,中國企業只處在中低端,附加值低、消耗資源大,高附加值的價值鏈環節基本掌握在國外的跨國企業手中。由於缺乏技術和品牌等深層次競爭資源,中國製造業只是世界製造生產鏈中的重要「車間」,還遠未成為「世界工廠」。從中國的綜合國力、製造業的素質和競爭能力,特別是擁有的自主核心技術看,與世界經濟史上被稱為「世界工廠」的英國,還有很大差距。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成立以來,世界貿易增長迅速。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機制下,「烏拉圭回合」談判 成效顯著。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獲得了穩定的多邊法律關係,獲得相對穩定的國際市場。中國製造業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市場在國外,顯示很高的外向性。以至於世界經濟繁榮時,需求不是問題。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導致實體經濟下滑,國外訂單減少,危機迅速傳導到國內,特別是沿海地區。

美國政府在經濟刺激計畫中前提條件是美國需要遵守已簽署的國際經貿條約。對美國而言,其國際條約主要指世界貿易組織的多邊協議和北美自由貿易區協議。試想,如果中國到2009年還沒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中國缺乏國際經濟法規保護,就會「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不知不覺中成了受害者。因此,2001年中國政府抓住機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多麼有遠見。

中國加入世界產業分工體系,將低成本要素融入全球產業鏈條中,從供給方面支撐了全球經濟的高增長、低通脹格局。全球消費者受惠於中國以低廉價格供應種類繁多的商品的能力。根據美中貿易委員會的研究,到2010年,中美經貿合作可使美國GDP增長0.7%、物價水平下降0.8%、每個美國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美元、製造業生產率提高0.3%。「中國製造」對美國人的生活究竟意味著什麼?美國一位家庭主婦薩拉在《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一書中證明,美國人不買中國貨的日子會變得如何悲慘,沒有「中國製造」的日子有多少煩惱。作者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最終決定,還是跟中國進口產品共存的好。發誓一輩子不用中國產品,貌似不太現實……我情願不去知道,未來10年不靠中國產品過活,日子會有多難。」

「中國價格」也成為世界零售商競爭優勢的體現。一個著名例子是美國兩大零售商沃爾瑪和Kmart之爭。以「天天低價」為品牌魅力的沃爾瑪的成功與中國密不可分,沃爾瑪把全球採購鏈的中心放在深圳,這使它擁有了無限並且價格低廉的商品。Kmart卻拒絕大規模購買中國商品,這是其最終破產的主要原因之一。計算機生產商戴爾很早就把計算機製造流水線放在中國,以大幅降低成本。前通用電氣公司首席執行官傑克·韋爾奇認為,「如果通用電氣公司投資中國的戰略是一種失誤,那麼這意味著10億美元甚至可能是20億美元的損失;但如果這一舉動是明智的,它將使通用電氣公司贏得下一個世紀」。

中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可以粗略地用實際有效匯率來衡量。如圖3-17所示,中國的國際競爭力變化分兩個階段:一、從1980年到1994年以來不斷下降。在這期間,人民幣不斷貶值,從1982年的1美元兌換2元人民幣,一直到1994年的1美元兌換8元人民幣,可是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反而加速下降,這可能是由於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的價格改革中,國內的通貨膨脹遠高於中國的貿易夥伴。二、從1994年之後,國際競爭力維持基本穩定。即使是2005年人民幣開始對美元小幅升值,國際競爭力依然沒有多大變化。這說明國內的通貨膨脹與中國貿易夥伴的通貨膨脹接近。

全球化造就了品牌經濟時代。一個成功品牌為企業帶來的產品溢價力和影響力的價值往往是任何有形資產所不能比擬的。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要想把握住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是困難的。即使能夠把握,還需要有企業強大的研發實力和雄厚的資金投入作為支持。而任何一個失誤,都可能使一個世界級的公司遭受重挫。為了使自己在技術落後於競爭對手的時候能夠避免被徹底打垮,企業就需要一個強大的品牌形象,賴以維持利潤空間,從而緩衝壓力。

中國企業不僅要靠資金、技術,更要靠品牌。從產品時代,進入營銷時代;從暴利時代,變為微利時代;從大眾市場,進入細分市場。中國企業在國內市場還沒有建立穩定的品牌,我們很難全面掌握中國全部企業的情況,但是掌握了中國500強大企業的情況,就可以把握中國製造市場主體的趨勢。同時,中國本土品牌的生命周期也很短,在2005年排出的中國企業500強中,有112家入圍的企業在2008年中國500強企業名單中出局,出局率為22.4%,比美國《財富》雜誌公布的2005世界企業500強5%~7%的出局率高出3~4倍。這個名單的換位率目前非常之高,表明中國企業在國內市場還沒有建立起穩固品牌。

中國在成本比較優勢方面將逐漸減弱,而品牌的建立則更加關鍵。在國外,「中國製造」這四個字的核心意思是「中國價格」。人們到全世界各地都會發現,無論到哪兒都可以買到「中國製造」的產品,但中國的名牌在全世界卻很難找到。「中國製造」沒有獲得與之匹配的競爭力。世界品牌實驗室連續5年發布的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的評判依據是品牌的世界影響力。品牌影響力是指品牌開拓市場、佔領市場並獲得利潤的能力。世界品牌實驗室按照品牌影響力的三項關鍵指標:市場佔有率、品牌忠誠度和全球領導力對世界級品牌進行了評分。2008年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入選國家共計28個。從品牌數量的國家分布看,美國佔據500強中243席,法國以47個品牌數位居第二,日本以42個品牌數入選席位排名第三。中國有15個品牌成功入選,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