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中國經濟大歷史 第三章 輝煌時代:公元1~1839年 第二節 古有中國夢想

夢想的真正動人之處不在於夢想本身,而在於被夢想的魅力所激發出的想像力和創業激情。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在經過幾千年世事變遷延續下來的中國,也有一個夢想。南宋詩人鄭思肖曾寫下過「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中國從不缺少想像力,中國人向來勇於追夢。中國自古就有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想像力極為豐富的神話故事,許多神話在今天已經變成了現實。

逐日是中國夢想。夸父與太陽賽跑,大概是最有悲壯色彩的比賽了。《山海經·海外北經》說:「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晉代大詩人陶淵明也寫下了「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余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文學大師巴金在《日》中讚歎夸父,「我懷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趕日影,渴死在暘谷。為著追求光和熱,人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莊子《逍遙遊》開篇講述的「鯤鵬」,更是達想像力之極:「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飛天」也是中國夢想。《淮南子·覽冥訓》中有「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之語。嫦娥偷取長生不老葯飛到月宮。月球探索飛船「嫦娥1號」探月成功,使中國千年的「嫦娥奔月」夢想成真。

中國夢想逐漸從神話過渡到現實經濟生活中來,演變成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理想。《詩經》中《國風·魏風》篇中提出了「樂土」、「樂國」和「樂郊」的經濟理想: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詩經》中也表達了對「小康」和「大康」生活的嚮往,對千年中國夢想產生了長期深遠的影響。小康,源於《詩經·大雅》篇,「民亦勞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反映了中國人民想過上比溫飽更好一些的生活的理想,即「小康生活」,同時也提出「中國」的概念和對「四方」的關注。孔子在《禮記·禮運》篇中進一步闡釋了「小康」社會:「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與「小康社會」的千年理想相比,「大康社會」也是中國的千年夢想,可以說是比小康更富足美好的社會。「大康」出自《詩經·唐風》篇,「今我不樂,日月其除。無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士瞿瞿」。唐《樂府詩集》卷十五的《燕射歌辭》寫道,「朝野無事,寰瀛大康。聖人有作,盛禮重光。萬國執玉,千官奉觴。南山永固,地久天長」。「大康社會」是對盛唐的一種生動描述。酈道元在《水經注》也有詩句,「大康華夏,綏靜黎物」,再一次把「大康社會」與「華夏」緊密相聯繫。孔子在《禮記·禮運》中提出比「大康」更高級的「大同」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者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同社會也成為中國的千年理想。

孟子在3000年前就有「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的夢想。2003年,中國徹底免除了農業稅,還反哺農民,實現了孟子的夢想。

司馬遷在《史記》第一卷《五帝本紀第一》中描述了黃帝時代「百姓昭明、百和萬國」的「中國夢想」。

西漢末年,中國帶有悲劇色彩的改革家王莽表達了當時的「中國夢想」,就是「夙夜夢想,五穀豐熟,百姓家給」。身處魏晉南北朝的長期動亂中,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記載了一個「世外桃源」的中國夢想,「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大唐「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相繼出現,人民生活安定,國家昌盛,經濟空前繁榮,中國夢想在當時的世界響徹每一個角落。《舊唐書》中仍見當時的盛況,「肅肅清廟,巍巍盛唐。配天立極,累聖重光」。

大明永樂三年6月15日,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船隊,「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從江蘇太倉出發,開始了從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7次下西洋。鄭和在東南亞、印度西海岸、阿拉伯世界都建立了自己的據點,曾經多次抵達非洲東海岸。《明史》稱「和經事三朝,先後七奉使,所歷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里、滿剌加、渤泥、蘇門答臘、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里、瑣里、加異勒、阿撥把丹、南巫里、甘把里、錫蘭山、喃渤利、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比剌、溜山、孫剌、木骨都束、麻林、剌撒、祖法兒、沙里灣泥、竹步、榜葛剌、天方、黎伐、那孤兒,凡三十餘國」。美國《商業周刊》2007年評出了「史上最偉大的30名企業家」,鄭和因「最具冒險精神,激勵後代企業家勇於承擔風險」而當選。

但遺憾的是,當時鄭和發現的世界是「平的」,與中國沒有太多區別。《明史》記載,「初,明祖定製,片板不許入海」。1433年,鄭和最後一次航海回來後中國就開始長期的封閉政策,海禁又成為長期國策。應該說,明代實行海禁的原因很複雜,可能原因至少3個:一是明太祖的「祖制」影響;二是當時抗擊近海倭寇侵襲的防衛需要;三是明朝中期財政狀況的惡化,難以繼續支持航海。

於是,中國的想像力在工業革命爆發的前夜,即在最不應該衰退的時候開始衰退。利瑪竇 從西方帶來了許多用品,比如聖母像、地圖、星盤和三稜鏡等,其中還有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利瑪竇製作的世界地圖《萬國全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地圖。《明史》記載,「意大里亞,居大西洋中,自古不通中國。萬曆時,其國人利瑪竇至京師,為《萬國全圖》,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亞細亞洲,中凡百餘國,而中國居其一。第二曰歐羅巴洲,中凡七十餘國,而意大里亞居其一。第三曰利未亞洲,亦百餘國。第四曰亞墨利加洲,地更大,以境土相連,分為南北二洲。最後得墨瓦臘泥加洲為第五。而域中大地盡矣。其說荒渺莫考,然其國人充斥中土,則其地固有之,不可誣也」。明朝禮部竟然認為:「《會典》止有西洋瑣里國無大西洋,其真偽不可知」。中國人當時拿到了《萬國全圖》,卻沒有一個遊歷各國的中國夢想,依然閉關鎖國。1794年,清朝乾隆皇帝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表現出自滿保守,沒有好奇心去探尋世界即將發生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明朝後期和清朝既缺乏想像力又缺乏冒險精神,連黑格爾都為中國感到惋惜,他說:「鄭和走進海洋後,儘管有種種機會中國可以領先,遺憾的是中國人卻把頭轉過去,背向海洋。」安格斯·麥迪森也寫道:「在1405~1433年,中國先進的航海技術體現在明代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上。中國的航船比葡萄牙的大得多,由於有先進的防水設備,中國的航船更堅固,也更舒適,它們甚至能遠洋航行到非洲。但是,從那以後,中國就從世界經濟的舞台上撤回到東亞一隅,遠洋航行技術也日漸衰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