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美商業體系與文化融合 中國生產,美國消費

從2001年12月開始,中美兩國聯繫更為緊密。貿易數據可以反映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的一系列變化。2002年,中美兩國貿易總額只有近1500億美元;2007年,這一數字已經提高到近4000億美元;2008年更是接近4500億美元;2009年上半年,在全球金融體系幾近崩潰的情況下,中美貿易總額也只是稍稍下降。2001年之前,中美貿易總額增長穩定,但並沒有呈現指數增長。2001年後,儘管中國對美出口佔據了中美貿易總額的大部分,可實際上,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雖然起點相對較低,但增長更為迅速。2002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商品總額是220億美元,進口商品總額是1250億美元;2007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商品總額是650億美元,進口商品總額是3200億美元;2008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商品總額將近900億美元,包括從中國的香港地區在內的進口商品總額是3500億美元。在中國的世界貿易總量中,中美貿易所佔的比重接近20%,如果將美國和中國香港的貿易往來也計算在內,這個數字將近30%。雖然香港在1997年回歸了中國,但中國內地與香港之間的進出口貿易額仍然是單獨計算的。

在與日本和中國台灣等的貿易往來中,中國的進口遠遠大於出口;在與德國等一些國家的貿易往來中,中國的進出口持平。中國曾經需要一些自己不生產或者沒有能力生產的高端工業設備,包括渦輪機、發電機、優質鋼材、飛機、機車和一系列技術產品。由於美國經濟已經由製造業為主的經濟向服務業為主的經濟轉變,美國生產出來的中國需要的商品少了,而美國購買的中國製造的產品多了。

這些數字可以讓我們對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有一定的認識,但這些數字同樣也可能會誤導我們。數據明確地顯示,目前中美兩國已經成為彼此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但是,事實卻不像看上去的那樣。按照人們的普遍理解,在中美關係中,中國向美國出售低價商品,因為在美國生產同樣的商品,成本會更高。但事實上,中國現在也已經成為美國企業最大的市場,這是百盛餐飲集團、雅芳公司和聯邦快遞公司等早期努力的直接結果。中國作為一個低成本商品生產國的形象已經在美國深入人心,而中國作為一個消費大國的事實受到的關注卻很少。然而將對未來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偏偏就是後者,而不是前者。

2007年,在中美貿易順差不斷增長的情況下,中國在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中仍然保持逆差。中國對歐洲的進口大於出口;在與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等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中,中國繼續保持逆差。2008年,美國對中國的商品進口額佔到中國所有出口商品總額的1/3,成為到目前為止中國產品最大的買家。這看上去似乎是支持了「中國生產,美國消費」的觀點,但這裡的數據也有問題。

進出口商品總額是由政府機構和國際貿易集團根據一國口岸出入境的商品數量來計算的。相關部門會想盡一切辦法來確認商品的原產地,區分商品的原產國與運出國。希臘貨輪可能裝載了大量商品,但這並不意味著希臘同美國或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額就會增加。此外,單一產品實際上可能是由多個國家共同生產的,這也給數據統計帶來了挑戰。例如,在中國工廠組裝的手機,可能有部分零件產自新加坡,晶元產自中國台灣,液晶顯示屏產自日本,塑料外殼產自馬來西亞。甚至像T恤衫這樣簡單的商品都可能是多國聯合生產的:美國種植的棉花在中國紡織廠紡織成布料,再由中國制衣廠剪裁製作,最後運回美國印花。世界貿易組織曾經嘗試創建一些統計模式,以將單一產品歸於一個原產國,但事實證明,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在進出口數據的統計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事實被忽略了:一國從另一國進口的商品可能是本國企業在另一國生產的。例如,通用電氣公司在其設在中國的工廠里組裝產品,當這些產品運抵加利福尼亞州長灘港並被運送到倉庫的時候,它們可以不被計入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當中。但是,如果這些產品及其零部件是在中國工廠里生產並組裝的,那麼當這些產品運抵新澤西州紐瓦克港的時候,它們就會被計入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當中。「進口」對「出口」的分類,反映的仍然是過去的國際環境特點:每個國家都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單元(至少在理論上如此),國家有著自己的內部市場、內部生產以及內部消費。在國家數據的統計當中,國家邊界就像一條閃亮的地理界限,將「我們」與「他們」分隔開來。

外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尋找貨源,然後再將商品運送到世界其他地區銷售,新千年以來中國國際貿易的絕大部分都源於此,而不是源於中國企業在洞察國際市場需求的基礎上主動生產低成本的同類商品。美國企業進口的常常是零部件而非成品,這些零部件由美國在華的製造工廠完成組裝,這樣美國企業就可以維持低成本運營,不僅可以繼續在美國國內立足,甚至還可以擴大生產。

此外,據估計,中國出口商品的50%以上都是由外國企業購買的,這是外國資本在華投資建廠生產出這些產品的結果。與此同時,中國進口商品的一半以上也是由這些外國企業購進的。像通用電氣公司、卡特彼勒公司和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食品公司這樣的外國企業在中國設廠時,首先要從日本、德國或美國等地進口動力或工業設備。在華工廠的收入增加了這些企業的總收入,如果這些企業是美國企業或者其股票在紐約股市交易,那麼其中國工廠的收入和利潤就會增加這些企業帶給美國的稅收或是帶動企業股價的提高。儘管這樣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可能會因為企業的外包行為而減少,但企業股價的上漲會使富人受益,同時也有利於工人養老金的提高。

一些外國企業在華銷售的產品,不管是約翰·迪爾公司的聯合收割機、摩托羅拉公司的手機,還是卡特彼勒公司生產的重型推土機,其中的部分零件可能是由美國密西西比州的工廠製造的,鋼材是由韓國生產的,然後再由設在中國珠江三角洲的工廠進行組裝的。外國企業在中國銷售產品可以直接提高外國企業的收益,就像上海的肯德基幫助百勝餐飲集團取得了驕人的商業業績一樣。但是,進出口總量的數據卻無法反映出這些內容。當然,如果約翰·迪爾公司的聯合收割機先出口到香港,然後再從香港出售到中國內地,那麼商業收益就能從進出口數據中反映出來了。因為香港是交通樞紐,鐵路、航線和公路都在這裡交匯並通往中國內地的眾多城市,所以,對外貿企業來說,先把商品從生產地運送到香港,然後再轉運回中國內地,這樣在經濟上更加划算。但是,如果這樣的話,同一件商品就被統計了兩次,一次被算作進口商品,另一次被算作出口商品,並且兩次都是按照中國商品來統計,這樣一來,就會出現重複統計的現象。

貿易是中美關係的核心,然而商品貿易只是這其中的一個方面。思想交流也是中美兩國關係的重要內容,而且思想交流的重要性不比商品貿易的重要性低。在美國和歐洲,貿易也是最敏感的話題,它與人們對於失業、失去經濟保障以及國家喪失經濟主權的擔憂是聯繫在一起的。這些擔憂早在國家出現時就已經產生了。歷史上的帝國總是企圖壟斷貿易以獲取力量和權力。17世紀和18世紀,歐洲國家採取重商主義政策,目的是防止其他國家接近它們的貿易航路。英國政府企圖限制北美殖民地與法國和西班牙進行貿易往來,而這成為北美殖民地的人民對英國敵意加深並導致美國獨立革命爆發的原因之一。19世紀,即使現代自由貿易思想已經在英國扎了根,大英帝國仍然制定法律保護自己與印度和其他殖民地之間的貿易往來,阻止這些殖民地的商品在不首先經過英國本土的情況下直接被運送到其他國家。

貿易是與國家實力和主權聯繫在一起的——這種認識與民族主義相互交織,體現在了經濟理論中。一國的貿易狀況是國家興衰的象徵——貿易順差被視為國家實力的來源,貿易逆差則被視為貿易不平衡的標誌。如果得不到改善,國家的國際地位就會被削弱。2001年以來,中美之間的貿易額激增,美國的貿易逆差已經被解讀成了一個危險的信號。我們聽到的是一種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的觀點:中美關係主要就是「中國生產,美國消費」,實力正在從西方向東方轉移。這種觀點得到了廣泛認同,這種現象也已經普遍存在。

上述對於貿易的理解可能是錯的,但中美實力平衡的變化卻是事實。貿易並不是造成變化的原因。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自1993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署以來,美國與墨西哥的貿易量激增,墨西哥生產的低成本商品大量湧入美國市場。這一度引起了人們對於美國製造業競爭力的擔憂,但僅此而已。沒有人覺得墨西哥會在短時間內超過美國或是成為美國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競爭對手。儘管美國各行業協會已經深深意識到了墨西哥低成本商品大量湧入所帶來的挑戰,但這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