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共和國要給農民撐腰 五、農業也要與現代化接軌

減少的耕地難以再增加,而增加的人口又難以再減少,解決未來我國眾多人口吃飯問題的根本出路只能是農業的科技進步。

科技對農業的促進作用已被事實所證明。建國前,我國農業基本上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狀態,不僅勞動生產率不高,而且土地產出率較低。表現在糧食生產上,則是糧食畝產量較低。1949年,我國平均糧食畝產僅85.5公斤,糧食總產僅11318萬噸。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農業生產取得了巨大成績,到1997年,全國糧食總產達到49250萬噸,是1949年的4.35倍;糧食畝產達到300公斤,是1949年的3.5倍。這一切,與一大批重大科學技術的應用有著直接的關係。如雜交水稻栽培、優質稻、水稻拋秧栽培技術等的推廣,使我國水稻單產直線提高。雜交玉米、雜交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玉米的產出水平,僅雜交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一項,就畝均增產168公斤。有關專家測算,建國以來全國範圍內主要農作物品種已經更新5至7次,每更新一次,增產10%到30%。地膜栽培技術、高效節能日光溫室蔬菜栽培技術等在蔬菜生產上的應用,使全國各地能四季常年生產供應各種新鮮蔬菜,畜禽繁育技術、飼料和防疫技術的應用,使我國肉類總產量從建國初期的220萬噸提高到現在的近5000萬噸,肉、蛋、奶在市場上供應充足。

但是,我們也不能不看到,我國目前的農業科技水平仍然處於相當落後的狀態,新技術、新品種的應用率還相當低,很多地方的農業生產還在繼續沿襲幾千年不變的傳統耕作方法,有的地方甚至還處於刀耕火種的水平,單純靠人力和畜力勉強維持生產。這一切,都嚴重阻礙了中國的農業生產繼續發展。1997年,我國科技進步對農業的貢獻率比上一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達到42%,雖然與九五期間要達到農業科技50%的貢獻率目標為期不遠,但這並不能消除我們對農業科技未來的憂慮。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份額仍然很低,發達國家基本上都在70%以上,我國剛突破40%,差距還相當大。其原因,一是突破性的科技成果較少,二是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還相當薄弱。

對農業和糧食科研給予財政支持,這是許多國家通常採取的政策,如提供經費,發展農業和糧食教育、科研事業;支持研究和推廣高產品種;幫助抵抗自然災害;改良土壤、開發資源;加強技術和情報服務等,但由於中國目前的農業科研與推廣體制不順,制度不全,經費不落實,因而農業科技進步步伐還不快,成效也還不很顯著。儘管我國把科技進步提到興國的高度,把「對農業投入增長幅度應高於國家財政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改善農業科研、推廣、教育人員的工作環境和待遇」等寫入了《農業法》和《農業技術推廣法》,但農業科技並未引起有關領導的足夠重視,對農業科技的投入也並未完全落到實處。由於農業在我國的基礎地位,農業的發展與進步直接關係到社會穩定與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國家對農業科技投資應居主渠道地位,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國家應逐年提高對科技投資的力度。據專家測算,對農業科研投資年均實際增長應保持在5%,對農技推廣則應高於5%的增長率。而目前我國無論是農業科研投資還是農技推廣投入,都遠沒有達到這一水平。

從農業科研投資上看,由於經費不足,不僅降低了農業科技成果的產出數量與質量,而且使其無力把成果推向市場。1985年以來,我國農業科研經費佔農業生產總值的比重不僅未增加,反而逐年下降,1996年降到0.36%,不到發達國家平均數的1/6,且遠低於30個最低收入國家80年代平均科技投資強度(0.65%),比110個國家的簡單平均數還低了1/2。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費用占農業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投資強度)從1987年的0.3%下降到1995年的0.23%,也不足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1/3到1/4,農技推廣人員人均年推廣活動經費由1986年的1167元下降到1995年的894元,年均下降0.6%。

由於人口多,耕地少,註定了中國的農業生產只能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路子,而要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在投入一定的前提下,起決定性作用的便是科學技術的應用。有關專家測算,我國未來農產品的增產潛力,基本上都集中在農業技術上。如:雜交水稻全國還有600萬畝的推廣潛力,按每畝增產75公斤計算,可增產稻穀45億公斤;優質稻平均單產500公斤,如果到2000年發展到2億畝,增產潛力巨大;我國適宜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農作物面積約3.5億畝,這項技術已推廣面積尚不足1/3,進一步推廣的潛力相當大。全國農作物複種指數如果提高1個百分點,就相當於擴大了150多萬公頃的播種面積。

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必然要求農業科技有一個大的發展。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將此提到「必須進行一次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高度上來,這給農業科技提出許多新的命題,如動植物品種選育、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現代集約化種養技術、農業生物災害防治、農產品儲運加工技術等方面要有所突破;糧食作物要提高單產,改善品種,淘汰不適銷品種;經濟作物要提高質量,合理調整區域布局;大力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和旱作節水農業技術等。概括來說,未來的農業發展,很大程度上就依賴農業科技的發展,而中國人能不能養活中國人,起決定性作用的也將是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推廣應用。

目前的中國,要大力提高科學技術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除了加強農業科研外,更重要的則是現在農業科研成果的推廣。現在我國農業科技推廣的渠道主要有三條:一是農業行政推廣機構,包括全國農村推廣總系統的推廣體系;二是農業高等院校的推廣渠道;三是農業科研單位的推廣渠道。三者之中,又尤以農業行政推廣機構體系的建設最為關鍵。

首先,要逐步健全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為統帥、各省(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為「龍頭」,縣農技推廣中心為骨幹,鄉(鎮)農業推廣站為基礎,村級服務組織為推廣網點,科技示範戶為榜樣的農業技術推廣網路,扶持各類民辦專業技術組織的發展,形成國家、集體和各種民辦技術組織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同時,為了積極推進我國的農技推廣工作,要求縣站從自身的情況出發,本著服務縣級經濟,發展糧食生產的原則,在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廣泛開展與科研部門、大專院校的業務聯合,及時獲取新的或適用的科技成果,並在其指導下進行試驗、示範、推廣。

其次,強化鄉(鎮)村級技術推廣機構,解決科技斷層問題。鄉(鎮)村科技推廣機構上連縣級站,下接農民群眾。因此,是科技推廣的樞紐。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這級推廣機構受到削弱,形成科技推廣的「斷層」。因此,為了架起縣級站和農民之間的科技之橋,就要求在鄉(鎮)村建立一種能把決策、管理、經營、服務等功能協調在一起的新的管理體制,統攬農村科技工作,組織技術引進、示範和推廣工作,加強科技信息和搞好技術培訓。

第三,壯大農業科技推廣隊伍。農業科技推廣隊伍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壯大農業科技推廣隊伍,一是要落實現行政策,改善工作與生活條件,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二是要制定基層農技推廣獎勵政策,對貢獻大、成績顯著的農技推廣單位和個人,要給予獎勵和表彰,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三是要不斷充實國家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和技術力量,制定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優惠政策,鼓勵科技人員到基層推廣技術,廣泛開展對農民的職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接受和應用農業新技術的能力,實施「綠色證書」,培養一大批糧食種植能手,使農業科研、教育、推廣相結合,共同為發展糧食生產服務。

現在,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扶持與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農業投入也在逐漸成為政府的重點與社會的熱點,中國的農業是否能再一次騰飛,關鍵就看農業科技的發展與推廣應用了。

如果哪個城裡娃在「我的理想」的作文里寫上要當農民,十有九會被人當成傻子;而如果是鄉里娃把當農民作為自己的理想,也十有九會被人罵:沒出息!連我們的報刊上與電視里,經常宣傳的也是某某農民「有出息」,自學成才進城當了幹部;某某農民的兒子「有出息」,考上了大學當了工程師……在這種社會輿論的引導下,連農村孩子也把讀書的目的定在跳出「農門」上。於是,在中國,便出現「有知識的不種田,沒知識的種不好田」的尷尬現象。

我國農業人口的勞動力素質較差,已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一大隱患。我國每年有6000多項農業科技成果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