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社區一詞,最早由德國社會學家騰尼斯提出。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區與社會》一書中,最早使用了社區這個概念。騰尼斯認為,社區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價值取向的人們所組成的關係親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撫、富有人情味的社會團體。之後,西方社會學家又對社區提出各自的解釋,有人理解為社會團體,又有人理解為生活組織,也有人把它稱之為小社會等等。一般說來,社區是以一定的生產關係或社會關係、親緣關係為基礎組成的人群。它有一定的區域界限或具有一定的特點的行為規範和生活方式,它有著地緣、氣候、民情風俗,地方文化所浸潤感染的歸屬特徵。它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社會實體,包含了社會有機體的最基本的內容,社會普遍存在的各類現象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證實。真正的社會概念還要求它應該具有相對完整的社會功能,能夠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精神層面的需求。社區概念是一個歷史範疇,它的範圍、功能、作用,內容都在不斷變化,尤其是作為工業化成果的城市社區,它的作用也因人們的社會化程度更高而變得十分重要。

在中國,社區是一個長期被人忽略的辭彙。在長期的計畫經濟體制下,人們的政治生活和社會活動都在所屬的企業或單位組織中進行,社區只有寄宿或客居的功能,同時條塊分割的體制使得社區組織獲得的權利資源十分有限,人們自身利益的獲得和維護很少通過這一級組織來實現,因此,社區一直沒有完成人們的心理認同。加上諸多限制,社區嚴重發育不全,社區建設、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等等更是無從談起。今天,由於經濟體制的轉換,社會生活呈現多元性發展,社會主體的社會性、自主性日益增強,更多的社會成員從以往的單位人向社會人轉化,越來越多的人回歸社區,於是,社區作用開始浮出水面。

廣州市海珠區南華西街是筆者所採訪的第一家城市基層組織。所謂社區的認知和解讀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筆者在海珠區文明辦副主任朱美英的引領下來到南華西街,並且參觀了幾個頗具古典色彩的街道。說是古典,是說它的街道民居大都像是年代久遠的建築,這些高門深宅防範嚴謹的土木結構里,滲透著南國人民生活的智慧。這些街區,筆者似乎在電影《鴉片戰爭》和舊時畫報上見過,只是穿行其中的人們變了模樣,脫去了長袍大褂,剪去了辮子。文明辦的同志告訴我,這就是廣州人過去居住的地方,這樣的街道,如今在廣州也不多了。給你們看的目的就是給你一個真實的西街,雖然它的一切並不現代,但是它卻創造了華南第一街的美譽。

廣東是我國經濟改革的前沿省份,廣州則是廣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於它最早涉及經濟體制改革,因此,廣州人較之內地領略市場經濟的年頭要早許多,他們曾經先天下之憂而憂,也因此先天下之樂而樂。南華西街黨委書記鄭金勝、副書記唐小梅告訴筆者,如果從年頭算起,他們應該是新中國第一代下崗工人,在八字方針工業調整時期他們就相繼離開了各自的企業,回到了街道,干起了居委會的工作。那時是1964年。他們那個時候似乎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別人都在享受著體制內的快樂,但他們卻被計畫經濟列了出去,成了另類。而那時回到街道,就像見不得人似的。我們經常聽到處分人時的一句話叫遣返原籍,就是這樣的意思。因為街道就是一個市民的老家,是他的窩,是他再也不能往後退的地方,是一個人的終點站。而在計畫經濟時期,在街道干往往是沒有什麼出路的。

然而,鄭金勝和唐小梅他們就是在沒有出路的地方找到了出路。

南華西街是個老城區,居住擁擠,街道狹窄,在0.24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住了3萬多人口,經濟基礎薄弱,文化設施落後。街上的小學是區管,中學是市管,商店歸商業部門管,工廠由主管部門管。而街道只管湯湯水水雞毛蒜皮,既無權力,又無資金,這樣一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基層組織,怎麼能有所作為呢?

那時,圍繞在鄭金勝和唐小梅身邊的大都是老弱殘兵(病),這是典型的弱勢群體。可能就是沒有退路的緣故,人們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街道,就像一退再退的士兵,而街道就是他們的最後一道塹壕。這裡要不就是絕境,要不就是再生之地。和當時風風光光的國營企業人員相比,他們有些早熟。他們過早品嘗了孤獨和無助的滋味,同時也真正認識了生活的真諦。他們是新一代痛苦的人,但決不是新一代可憐的人。當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未雨綢繆的時候,南華西街的人們已經完成了心靈歷練,從而很快就揚帆出海,成了改革初期第一批趕海的人。

這一段時期,可謂南華西街卧薪嘗膽的時期,也可以說是磨劍的時期。十年磨一劍,到了1979年,街道的全部利潤達到90萬元,凝聚了南華西街十年心血,也正是有了這90萬元,才有了原始積累,為趕上下一班改革船舶揚帆出海購買了船票。

上了船的南華西街很快就顯示出來他們的不同凡響。從1979年到1984年的5年時間裡,他們的經濟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利潤達640萬元,比過去增長了6倍,他們嘗到了甜頭。1985年,他們又花了70萬元從日本引進一套電腦控制的全自動彩色沖洗機,花35萬美元購置了大型注塑機設備,繼續擴展自己的工業項目,使自己經營的項目達到14大類,品種3000多個,獨立生產的產品有266個,七成產品遠銷國內27個省、市、自治區。就在他們經濟上厲兵秣馬繼續衝擊的時候,而另一條與之匹配的精神文明建設工程也同時啟動。南華西街從1979年起就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兩個建設一起上,在第一個5年里,有利保證了經濟建設騰飛的翅膀平穩健康地飛行。這個嘗試使南華西街黨委看到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從投入來算的話,南華西街用於文化設施等項目上的資金有80多萬,這在當時已是了不起的超前投入了,正是這80多萬的投人,才換來另一個640萬元的利潤!因此,人們稱讚南華西街是抓了兩個中心,創了600萬利潤。這兩個中心就是南華西街的文化中心和職工培訓中心等精神文明建設基地。他們通過這兩個中心,基本完成了青工脫產政治輪訓任務,組織了50%的青工參加了振興中華讀書活動,70%的職工參加了文化、科教培訓,通過培訓,使三級以上技工從原來佔總數的10%增至60%。他們還舉行年度運動會,每年一屆。由南華西街組成的街道職工運動隊,在參加全市街道職工運動會時,曾一舉囊括了全部競賽的冠軍。他們重視職工隊伍素質的提高和人才的選拔,除了每年拿出2萬元搞智力投資外,還拿出10萬元辦文化中心和圖書館。他們提拔了60多名年輕有為、有文化技術專長的業務、技術骨幹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聘請了一批社會上的知名人士和有識之士當街道的文明建設顧問,並且還派到省內外去學習培訓。街道大抓凈化、綠化、美化,有近70%的居民成為五好家庭,基本實現老有所養,壯有所用,青有所學,幼有所管,嬰有所託,殘有所輔。至此,南華西街一時名聲大噪,成為廣州市聞名遐邇的街道。有詩人贊日:綠街花巷陽春景,此是珠江第一街。

從1979年算起,距今整整20年過去了。這個既抓經濟建設又抓精神文明的街道,當時給人們凸現了另外的意義,這就是社區存在的意義。那時人們的眼睛大都停留在企業、工廠、公司等領域裡,雖然眼見國營企業漸漸氣力不支,但仍然百思不離其宗,不會在另外的領域裡尋找出路。而南華西街的經驗一下子打開了人們的思維,這就是街道、居委會、社區不但不會成為社會的包袱,只要認真抓好,很有可能成為解決重大社會問題的一種新的途徑。

正是因為這樣的發現,當時的廣州市委做出了把南華西街經驗推廣到全市各街道的決定,先後組織了5批學習南華西街,創建文明街道的競賽,參加競賽的53條街道先後獲得了文明街道的稱號。後來,廣東省委又做出了決定,號召全省學習南華西街的經驗,這樣,南華西街又走出廣州,成為全省的榜樣。

20年來,南華西街創造的四個一,即抓住一個中心努力發展經濟,為文明街道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牢記一個宗旨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抓住一個根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培養四有新人;形成一個核心建設具有團結、理想、熱愛、拼搏、開拓、超越自我的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的領導班子,這個經驗已經深入人心。而南華西街5年一個台階,如今已經完成了經濟發展歷程中的四次飛躍。1989年南華西街就已經組建了企業集團公司,從而更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整體優勢。1996年12月,南華西街企業集團控股68%股權的南華西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全國街區企業中首家上市公司。1998年,全街完成工業產值6.78億元,營業收入18.36億元,利潤8764萬元,出口創匯4680萬美元。

改革開放以來,南華西街受全國表彰的工作有25項(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