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之驕子 5、音樂栽培受益匪淺

「我記得,好幾個人抬著一架龐大沉重的深棕色鋼琴,穿過那狹窄的小衚衕,穿過那一道道門欄,吃力地將那架大鋼琴放在了我的卧室里,從此鋼琴便成為我生活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從中國到美國,鋼琴的協奏曲伴著我的腳步走。」這是安妮到美國以後,用英文寫的她兒時的回憶片段。

那年她三歲。當時先生早已只身前往美國求學,他將打工的錢,攢起來,寄給我。我便在北京給女兒買了第一架鋼琴。從此,女兒便走上學鋼琴的路,一走就是十幾年。

安妮的第一個鋼琴老師,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優秀年青作曲家。準確地講,他是安妮走上音樂之路的第一個引路人。

萬事開頭難。安妮自幼就是個十分乖巧的女孩兒,但是對於一種新知識的學習,除了教師之外,母親的引導和幫助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或是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無奈,我在音樂方面是個一竅不通的母親,識五線譜對我來說就像是讀天書一樣難。儘管如此,這仍然沒有磨滅我的意志。我想,只要我堅持,女兒就會堅持。她學的是音樂,而我學的則是毅力。教育孩子,本來就是個天長地久的事,絕不可急功近利。

現在想來,幼兒開始學琴的最初半年是相當艱苦的。從彈琴的指法、認記五線譜到手、眼、腦相結合的全過程,沒有十足的耐心和信心是很難做到的。在這個艱難起步的歲月里,安妮的奶奶和小姨都給了我們母女很多的鼓勵、支持和幫助。

在安妮識記五線譜時,我同樣用了「卡片法」來教,即將不同的音符標在各種色彩的卡片上,利用音、色、形三個方面的結合,讓安妮儘快地掌握五線譜。安妮開始學琴時,每日以半小時練習為準,以後依次延長。

幼兒學琴的另一個特點是,當他們一旦掌握了一些基本手法之後,卻不能準確地掌握節拍的長短和快慢。安妮開始學琴時,總是以快為主。於是在老師的建議下,我及時地給她買了一個節拍器。這個節拍器後來一直跟著我們到了美國,它在安妮學琴的開始,起了掌握節拍的重要作用。

安妮學琴初始,用的是約翰?湯姆森編寫的兒童鋼琴教材,共分四冊。其內容多數是著名鋼琴作曲家的節選,以明快、簡潔為主,有助於引發兒童的聽覺興趣,和彈奏時心情的歡快。同時,也由淺入深地讓孩子了解了手的伸展、終止、和弦、顫音練習等各種技巧。

安妮四歲來美國後,我和先生繼續鼓勵和推動她學習音樂的熱情。她那時每天放學後,都要練一個小時的琴,兩隻小腳懸著,游來盪去的,離鋼琴的腳踏板,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十個小小的手指,像是在琴鍵上活蹦亂跳的十個小娃娃。表情認真而又嚴肅,一雙靈氣十足的眼睛快速地順著樂譜移動。從側面觀之,是一幅相當美妙的富有童趣的畫面,讓我至今不能忘懷。

在美國的初期,儘管我們的日子過得相當清苦,我們卻始終沒有放棄讓安妮從師學琴這件事。從我們夫妻的共同願望上講,其實很簡單,只是想盡一切可能給安妮提供一個可以學到音樂的機會,從而拓展她的情趣愛好,把音樂作為她人生享受的一個部分。

所幸的是,安妮是個極其明智、悟性良好的女孩兒。她從開始學琴的朦朦朧朧狀態很快地走向了自動自發,以致對鋼琴產生濃厚興趣的階段。大約是從上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可以自己去鋼琴老師家上課,每日主動地練琴。美國所有的鋼琴老師,都會定期舉行學生的鋼琴匯演。觀看匯演的大多數都是學生的家長和親朋好友。參加匯演的學生們自然會有一種競爭的心理,這種心理無形中成為推動他們進一步學好音樂的動力。

在美國我們幾次搬家,安妮的鋼琴老師也是換了一個又一個。這些老師是讓我們母女二人始終銘刻在心的人們,是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牽著女兒的手,默默地把她引向神聖的音樂殿堂。在女兒的鋼琴教授中,又以簡女士最令人難以忘懷。

簡,五十齣頭,中等身材,肌膚瑩潤,舉止典雅。她最美麗和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她的眼睛和頭髮。她的眼睛是淡藍色的,藍得清澈、明快;她的頭髮則是淡金色的,既柔軟又大方。藍色的眼睛和金色的頭髮組合在一起,呈現出一種祥和與深沉的美。她的衣著入時而不招搖,色彩的調配總是恰到好處,醒目並讓人感到舒服。

簡自幼出生在南方的一個音樂世家裡。母親是老一代著名的鋼琴家,終生以音樂為伍。在母親的熏陶和教養下,簡和她的姐妹,個個都是青年音樂園地里出類拔萃的佼佼者。簡的鋼琴演奏尤其出色,在高中時,她又開始修習長笛,也是一學即通,吹得有板有眼。高中畢業時,她如願以償地獲得了高額音樂獎學金,進入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取得博士學位,進而成為一名具有功底和實力的、才藝卓絕的鋼琴家。從音樂學院畢業的簡,後來成為孟菲斯大學音樂系的鋼琴教授,從此開始了她教書育人、猶如「音樂工程師」的偉大曆程。在三十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簡一邊教授鋼琴,一邊進行音樂創作。每年的夏令時節,她都會遠走歐洲,講學和舉行鋼琴獨奏會。簡彈出的鋼琴曲,總是那樣地牽動人心,快樂而憂傷,回首與展望,全隨著她的樂曲飄然而起,悠悠揚揚。

簡和我女兒相遇相識,說來也是緣分。「緣」是個怪東西:不是你的,踏破鐵鞋無覓處;是你的,得來全不費功夫。女兒安妮和簡教授就是在一次極普通的義演中相遇相識的,她們彼此心儀,因此成為長達七年之久的師生,並結下了極其深厚的情感。

在簡教授接手女兒的鋼琴課時,女兒安妮已經11歲,學琴也已8年了。對音樂的共同熱愛和追求,使她們在日後多年的教學路上,達到彼此之間空前的理解和默契。在這種情況下,簡也有力地挖掘了安妮的音樂潛能,讓她很快便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青年鋼琴演奏家。

簡教授的教學極富有特色。她盡一切可能鼓勵學生從音樂上去思考、去享受、去發揮。她始終強調,用音樂的理解力來彈奏。她終年的努力就在於巧妙地激發學生更深入地探討奇妙的音樂領域,使他們不僅能成為出色的鋼琴演奏者,同時更能成為高品位的音樂鑒賞家。她在為安妮設置的課程中,總是在以不斷地提高安妮的演奏技巧的基礎上,列出若干首可學的名家名曲,由安妮憑著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在眾多的鋼琴大師中,女兒安妮更偏愛波蘭作曲家肖邦的作品,選修了不少他的曲子。

簡教授為了讓女兒更深入地了解她所崇拜的作曲家,體會他當年作曲的歷史背景和心境,她鼓勵女兒安妮多讀一些有關肖邦的傳記。這樣安妮便了解到:肖邦生於波蘭,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他的父親當年是波蘭一家貴族子弟私立學校的校長,因此肖邦幼年時在該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在其母親的鼓勵下,很小就開始學習音樂。9歲時,他在音樂會上表演的一首協奏曲,受到公眾的讚許。1831年,肖邦定居巴黎,他以奇妙的演奏迷住了法國貴族觀眾,從而贏得了「鋼琴詩人」的雅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去演奏他的曲子,才能把大師肖邦的意念和自己的演奏融為一體。

簡教授不僅在她的教學中融入許多音樂史,同時也有計畫地傳授一些有關的作曲知識,使安妮獲益匪淺。在師從簡教授習琴的數年中,女兒安妮在鋼琴比賽中屢次獲獎。最有紀念意義的兩次大獎,一是以彈奏李斯特的曲子而獲得田納西州青年鋼琴大賽的一等獎,二是以安妮自己命題、譜曲和彈奏的題為《雨中舞》的曲子,亦獲田納西州青年作曲的一等獎。

簡教授的藝術才能,也反映在她平時居家過日子的各個方面。

簡愛花,更愛種花,她的房前屋後就是一個鮮花的樂園。冬去春來之際,簡便不辭辛苦地在她的百花園裡鬆土、除草、播種、澆水、施肥。等到春暖花開的季節,一片片五顏六色的鮮花,便會一浪接一浪地層出不窮。漫步在簡的百花園中,總會給人們帶來一種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感慨!

穿過花園,走進簡的家,更像是走進一座藝術家的宮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幅掛在長廊里的中國壁畫,畫的內容分別是春、夏、秋、冬。每一幅畫都是一首詩,無論是百花爭艷的春天,還是萬物碧綠的夏天,無論是秋高氣爽的秋天,還是白雪茫茫的冬天,全都活靈活現,為簡教授家中的四季平添了幾多色彩。琴房中,暗紅色的牆壁和一台黑色的三角鋼琴,紅黑相映,活潑中帶著幾分寧靜,喜氣中顯著幾分莊重。地毯是棗紅色的,上面是一朵朵錦繡的白牡丹花。窗前放著一排舒適的沙發,沙發罩是由古香古色的百花圖組成的,望上去,似乎能嗅出它們散發出的陣陣芳香。

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簡的每一個房間都有著奇特的色彩,每一種裝飾都顯示了它的主人對藝術的獨特品味和情懷。

在這所有的房間中,最讓人耳目一新的還是那件向陽的廚房。簡的廚房清清爽爽,見不到油膩和污垢,灶台上、櫥櫃間,永遠是一塵不染。廚房的面積很大,地板和牆壁都是由花瓷磚組成的。陽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