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張亞勤 少年班傳奇 中國「智」造,「慧」及全球

這個時候的中國正在以「Made in a」為世界所熟知。

加入WTO的2001年,中國外貿規模為5000億美元,到2004年就突破萬億美元大關,一舉超過了日本,2005年達到1.4萬億美元。隨著中國商品如潮水般湧出國門,歐美消費者發現「Made in a」已經像空氣一樣,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至於一位美國的女記者竟然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她和家人將在一年內不使用「中國製造」的商品,因為她在聖誕節期間整理家裡的東西時,發現每個角落裡的東西都是Made in a。

但這位女記者很快發現,這個決定給自己帶來了更大的麻煩,因為她根本無法擺脫「中國製造」。一年後,這位記者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本名為《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A Year Without 「Made in a」)的書籍,她在書的最後宣布:「原本想讓中國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但後來才明白中國原來已經滲透到我的生活中,這令我非常吃驚。我和家人決定向現實妥協,否則為此忍受的生活不便和代價真是太大了。」

「中國製造」風靡全球的原因可以簡單歸結為兩個字——「廉價」。這是「中國製造」制勝的唯一武器,也是最令世界難以抵擋的競爭力。

但是,張亞勤看到了中國擁有的更重要的潛力。他想要打造中國「智」造。

張亞勤說:「改革開放30年,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前面的30年里我們用大量的人力、勞力從事製造,這確實給中國帶來了很多的機遇,我們的經濟可以說創造了全球人類歷史的奇蹟。但是在以後的30年,能不能保證同樣的快速增長,能不能通過原來的第一勞動力,通過高成本的模式來發展我們的經濟,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只有通過研發、創新,通過『中國智造』,中國才能進一步地發展、保持快速的增長,繼續領導世界高科技的潮流。」

張亞勤回來,正是為了這樣一個理念。

此時的中國發展很快,不僅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其實也是創新人才的基地。張亞勤向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提議,在中國建立一個非常大的研發基地,不僅僅是研究院,也不僅僅是基礎研究,而且是要建立一個從事核心技術孵化和產品開發的大團隊,其實這和微軟整個公司發展的戰略是不謀而合的。

2006年1月,微軟宣布在中國成立研發集團。張亞勤負責將微軟亞洲研究院、微軟亞洲工程院、微軟中國研發中心、微軟中國技術中心、微軟互聯網技術部(中國區)、微軟亞洲硬體技術中心及其他分布於北京、上海、深圳的各類產品研發機構等整合成中國研發集團。

這是他第二次回國開創事業,這一次他的頭銜是微軟中國研發集團主席。兩年前他搬到微軟總部去時,曾對秘書說:「別把我的書搬走了,我還要回來的。」一切正如他所料,他又回來了。

這一次的目標也很簡單、很清楚,和第一次一樣。1998年底,張亞勤和李開復是想要打造一個世界一流的基礎研究機構;這一次,是要打造一個世界一流的研發團隊,不僅僅有研究,而且其產品要對全球都有貢獻,所以提出了「中國智造,慧及全球」。

他要在中國做出征服全世界的產品,要把全球的產品智慧拿到中國,服務中國的用戶;同時也要把中國最聰明的人才聚集起來做最好的研究、最好的產品,推向全球,為全球服務。

張亞勤說:「我定期要參加由比爾和鮑爾默主持的考試,因為他們是賺錢的,而我是花錢的,他們需要知道錢是否花在點子上。」

蓋茨和鮑爾默考核張亞勤有三個指標:第一,是不是僱到了一流的人才;第二,是否有很強的創新能力;第三,對產業生態系統、對中國做出了多少貢獻。

微軟中國研發集團的戰略特別清晰,確定了五大研發方向:移動通訊和嵌入式系統、互聯網技術產品和服務、數字娛樂、伺服器和工具,以及新興市場。這五個方面都反映了微軟全球的需要,體現了中國市場的發展方向和用戶需求,以及技術產業發展的趨勢。

顯然,張亞勤交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張亞勤在微軟中國研發集團擔任著伯樂角色,他需要在全球相馬,將自己的團隊組建成最具競爭力的隊伍。

微軟中國研發集團的創新,或者更廣泛的外企的研發和創新,是中國整體自主創新很重要的一部分。這也是和微軟戰略中的合作和雙贏的理念是一致的,不僅僅是自己成功,而且要和產業合作、共同創新。中國的信息產業成功,微軟才能成功。

微軟中國研發集團的發展戰略和總體布局是張亞勤考卷中分量很重的一個指標,因為它是微軟全球戰略中的重要一環。研發集團設立了戰略合作部,其中的業務包括把軟體項目外包給國內公司,對部分企業做戰略性投資,技術授權,與國內的產業一起發展。微軟作為一家大公司,有責任來帶動中國國內的產業、公司的發展。

經過兩年的發展,現在的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包括研究院、工程院和五大產品部門,已經成為美國之外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功能最齊全的研發中心。有3000多名頂尖的、高端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已有100多項出自中國的技術成果被轉移到微軟核心產品中,如Windows Vista中的TTS語音合成系統,Office system 2007中的Outlook移動服務等。

微軟中國研發集團的創新不僅服務於中國的用戶,也服務於全球的用戶。微軟中國研發集團是中國目前科技發展的一個象徵。

2007年4月,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第十次訪華,他宣布微軟將投資建設在中國的研發園區。新園區建成後,將能容納8000人一起工作。

初夏時節,微軟正式投資20億元人民幣在中關村建立亞太區的研發總部大樓,每年還會投資30億元左右作為研究的經費。因此,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遠遠超出了別的國家,僅次於在美國;員工數也是海外最多的,從事的項目影響也是最大的,微軟中國研發集團也是跨國企業在中國投資最大的。

10年前建立研究院時,他和李開復就希望能建立一棟樓,但當時並沒有被認可。10年之後,為什麼公司會同意呢?張亞勤認為這是微軟全球化建設的一部分。比起10年前,微軟現在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司了,中國研發集團要在中國紮根,要有長遠的發展,要有長期的承諾;二是因為過去的10年中,微軟中國研究院做出了一流的成績,取得了總部的信任,中國經濟的發展也讓微軟看到了信心和潛力;第三,建大樓也是一個好的投資,在中國買地建房子,微軟可以打造自己的文化園區,從成本上來講,長遠來看也是合算的。

當然,這其中,張亞勤的功勞不可小覷。他在2005年底就做了一個規劃,涉及整個的規模、研究所的戰略、研發的方向,也包括一些具體的方案,比如在北京、上海這樣中心的地方,需要去買地、建樓。那時他就已經和公司的CFO去談,談得比較多的是成本問題。當時的分析是,買樓的話,成本在5~10年內就可以收回來。

其實,在此之前,很少有跨國公司在中國買地建自己的研發基地,一般採取租的方式。張亞勤則考慮到,微軟中國研發集團的規模很大,很難租到合適的地方。比如現在已經3000多人,規模還在快速地增長,能不能在黃金地段租到這樣的房子,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張亞勤說:「兩年之後,應該可以看到在中關村標誌性的高科技大樓,一個19層、一個17層,有15萬平方米,能容納5000~8000名員工。」

2007年,張亞勤榮膺「2007中國IT年度人物」獎。刊發在各類媒體上的獲獎理由如下:2007年,張亞勤博士所領導的研發集團,為軟體產業的劃時代產品,如Windows Mobile 6.0、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Office 2007、Exge Server 2007做出了卓越貢獻,推動了中國信息產業向「中國『智』造,『慧』及全球」的創新理想不斷邁進。

在他的推動下,微軟公司2007年4月宣布微軟公司中國研發總部項目正式落戶北京中關村和上海紫竹高科技園區,這是微軟公司首次在美國以外投資興建自己的研發園區。在他的積極推動下,微軟公司在中國的軟體外包業務已經達到上億美元,並將繼續快速增長。這一系列舉措將對推動微軟公司和中國信息產業的共同成長帶來深遠影響。

當下,他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事要去做。一切都還是正在進行時。

他開始關心的第一個問題是,怎樣去找到領軍人物。微軟中國研發集團3000多名員工,有很多聰明的充滿潛力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但是,公司需要更多的有產品研發經驗的架構師和領軍人物。這類人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