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李際均 「兵馬未動,學術先行」的解放軍老將 戰爭是兩種哲學、兩種智慧、兩種道德和勇氣的較量

1997年7月,李際均作為中國軍事戰略專家應邀訪美,在美國陸軍學院的演講中對「中國威脅論」進行了有力的批駁,同時真誠地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廣交朋友的美好願望。

他告訴美國同行,中國軍事思想傳統的本質特徵就是「求和平、謀統一、重防禦」,中華民族基於對自己文明的認識,不可能產生侵略的慾望。數千年來對和平的追求,已融入我們民族的性格之中。而同時,中華民族也是一個珍視統一的民族,無論何時何地,始終保持著對一種統一文明(中華文化)和一個統一國家(中國)的高度認同。無論一個時期內國家如何分裂、民族如何對立,最終的結局仍是在民族和解中產生出新的更大範圍統一的中國。

李際均的演講獲得美國同行的熱烈鼓掌。

李際均又說:中華民族還是一個注重防禦的民族,萬里長城就是這種防禦思想的物化標誌,而不是國界的標誌。因此,中國現行的防禦性的軍事戰略不僅符合現在的社會政治制度和戰略利益,也符合中國的歷史傳統。「誰敵視中國誰就會為自己製造12億個敵人,並將為此付出極高的代價」「合作比敵對好,協商比衝突好,互惠比制裁好,尊重比歧視好,信任比猜疑好。對於我們軍人來說,用酒杯瞄準比用槍炮瞄準好」!

在演講結束時,這位行將退休的63歲的中國將軍向世人宣布:「我的軍事生涯以與美軍打仗開始,以訪美結束。」

聽到李際均這句意味深長的話,台下全體起立,對之報以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1950年,李際均跨過鴨綠江赴朝作戰時才16歲,在行軍的途中,他總是邊走邊打瞌睡,好像還是走在上學的路上,直到被隆隆炮聲驚醒。

殘酷的戰爭場面很快使李際均成熟起來,成為當時部隊中文化最高的勇士。他所在的部隊創造了步兵進攻作戰速度的極限,獲得「萬歲軍」的讚譽。那段記憶使他永生難忘。他認為:「抗美援朝戰爭給我們留下許多寶貴的軍事遺產,特別是其戰略遺產,不僅書寫了戰爭藝術的歷史輝煌,而且永遠啟迪著今天乃至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戰略指導。」

首先,李際均認識到,在國家的生存智慧中,憂患意識和戰爭藝術是必須具備的。他說,我們反對戰爭但不怕戰爭。在國家生死存亡的歷史關頭,戰略家必須具有超前的判斷力、果斷作出科學抉擇的魄力,以及面對強敵敢於應戰的勇氣和善於應戰的智謀。

在朝鮮戰爭爆發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略方向和戰略部署的重心是在南線,準備解放台灣,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而在北線以友邦為鄰,幾乎沒有設防。朝鮮戰爭的爆發,使中國的主要工業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國陸海空軍的威脅之下,甚至中國首都也在美國重型轟炸機的活動半徑之內。儘管當時國力薄弱,百廢待興,戰爭創傷亟待恢複,但敵人打上門來,是沉默容忍,還是奮起抗擊?是堅持向南進擊解放台灣,還是揮師北上出兵朝鮮?毛澤東等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以戰略家的氣魄,果斷作出抗美援朝的英明決策。

李際均提醒大家設想,當時如果任憑美國滅亡朝鮮,再與南線的台灣蔣介石集團、侵越法軍勢力遙相呼應,那中國就會面臨兩面作戰的不利境地,其後果不堪設想。他認為,從打出國威軍威、確立中國人民的自信與自尊,從創造有利的國際地緣安全環境,以利國家長遠建設和增強國防的角度看,不論怎樣評價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功績都不過分。

其次,李際均總結出一條戰爭哲學,即:駕馭戰爭的自由,來自認識戰爭的必然。

朝鮮戰爭的激烈程度是世界戰爭史上罕見的。當時他看到在朝鮮半島狹小的戰場上,雙方投入兵力最高達300多萬人。美國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現代化兵器。而我軍參戰初期,既無空軍,又無海軍,陸軍裝備也相當落後。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沒有任何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情況下,卻把軍事指揮藝術發揮到極致。在戰爭爆發前,中國再三向美國發出警告,可美國當局和「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卻不相信中國真的會出兵抵抗,麥克阿瑟甚至斷言侵朝戰爭「是贏定了」。毛澤東抓住麥克阿瑟狂妄自大,又沒有指揮大兵團在廣大地域作戰的經驗,判斷美軍將在仁川登陸,便果斷決定從中國南方調兵北上,組成東北邊防軍,這支部隊後來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批參戰部隊。李際均稱如果當時沒有「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的戰略預見與戰略預置,就沒有後來的勝利。與毛澤東的戰略思想相反的是,麥克阿瑟僅憑想像和直覺,在「聖誕節攻勢」中,親自把美軍趕進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包圍圈而遭到慘敗。在中國出兵朝鮮後,美國人曾經發出在朝鮮戰場使用原子彈的叫囂。對此毛澤東表現了大戰略家的從容。他指出:不要說蘇聯已經掌握了核武器,杜魯門不敢冒險打一場原子戰爭,就是真想在朝鮮投原子彈,也沒有義務通知對方。美國的核訛詐破產。

親歷朝鮮戰場的李際均對毛澤東和彭德懷的戰略藝術記憶猶新。比如:第一次戰役勝利後,敵人退到清川江左岸固守。如何打第二次戰役,當時有兩個主張,一個是毛澤東和彭德懷的「誘敵深入」「各個擊破」,另一些人主張乘勝追擊。如果按後者主張去打,第二次戰役不會取得那樣大的勝利。又如1950年底,我軍突破「三八線」後,已出現物資供應的困難和軍隊疲勞的徵兆,為防南進過遠,為敵所乘,毛澤東和彭德懷立即部署就地轉入積極防禦作戰。此舉為後來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條件。再如1953年夏季停戰簽字前夕,敵人仍採取種種手段破壞停戰。毛澤東和彭德懷決心再發動一次較大規模的反擊戰役,以打促停,結果收復大片土地,殲敵10多萬,從而爭取到更有利的條件實現朝鮮停戰。

李際均深有感觸,戰爭不僅是兩種軍事力量的較量,而且是兩種哲學、兩種戰爭智慧,以及兩種道德和勇氣的較量。同時他也意識到,人與武器同等重要。越是以弱勝強,人的能動因素越起決定作用;越是現代高技術戰爭,武器裝備因素對勝負的影響越大。這一點在後來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都得到充分證明。

李際均說,抗美援朝戰爭不但使他經受了鍛煉,而且也使他感悟了很多的道理。

1951年夏天,部隊在朝鮮戰場完成連續5次戰役作戰任務後,從「三八線」以南回撤到成川地區休整。有一天宿營在半坍塌的防空洞里,他發現一本被人丟棄的、撕掉了封面的小說,裡面有些書頁已經缺損,後來才知道這本書原來是蘇聯反映衛國戰爭的小說《恐懼與無畏》。小說真實地反映了剛上戰場的年輕戰士怎樣在戰爭中成熟起來的故事。朝鮮戰爭結束後,他帶著這本書返回祖國,至今仍珍藏著。

50多年過去了,他從這本書中,也從他的人生經歷中悟出:在生活的道路上,或許要經歷從恐懼到無畏的三次升華,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當一個人初上戰場時,在槍林彈雨中,不論階級立場多麼堅定,那顆未經戰陣的心總是不由自主地劇烈跳動。隨著戰爭經歷和血與火考驗的增多,一個戰士成為英勇無畏的人。他稱這是人生從恐懼到無畏的第一次升華。而從恐懼到無畏的第二次升華,「恐懼」已經不是生存本能的反映,而是方法論意義上的,即從最困難的方面準備,向最好的方面努力。從個人來說,是「位卑未敢忘憂國」,從國家和民族來說,就是「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從恐懼到無畏的第三次升華是到了人生的冬季,能積極而坦然地對待生命的凋謝。

如今李際均完成了三次升華,使得他對抗美援朝「遺產」的剖析更為深刻和新穎。

李際均有關抗美援朝的「遺產論」引起中外軍事家的關注,許多國外的軍事科研單位在轉載他的文章時都加了「編者按」,認為這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克勞塞維茨」,對軍事理論有「非常深刻」的把握,其作品不得不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