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斬中國形象「妖魔化」 「警犬新聞學」與「找故事的藝術」

1999年,李希光從哈佛回國不久,朋友告訴他說,清華大學的王大中校長要請他吃頓飯。

王大中是國家「863高科技計畫」能源領域首屆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20世紀60年代參加我國自建的屏蔽實驗反應堆的設計、建造和運行;70年代中期以來,主持領導高溫氣冷堆的研究開發工作,提出一種模塊式高溫氣冷堆的新概念;80年代開創了核供熱堆的新研究領域,主持設計、建造,並於1989年起成功地運行了世界上第一座5兆瓦殼式低溫核供熱堆。

李希光久仰王大中校長的大名,並對他在我國能源科學領域所做出的貢獻欽佩不已。

王大中與李希光的歷史性會見終於到來了。在那個飯局上,王大中表達了他對清華人文學科的殷切期待,兩人一拍即合。

李希光對王大中說,「地球村」時代已經到來,新聞的形式在以奔騰處理器的速度擴張,那些10年前的資深編輯們和新聞系的教授們今天已對此不知所措,中國需要有一門有開拓精神的新新聞學。

飯後第二天,清華大學決定創辦國際傳播研究中心,這讓李希光備受鼓舞。不久一個嶄新的清華新聞學概念在李希光的腦海中孕育而成,而此時的清華也為未來的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準備了一個「秘密武器」,編號叫「新聞9」。

1999年12月10日,由李希光挂帥的中國第一家專門研究國際傳媒和國際輿論的機構——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宣告成立,世界新聞界把目光聚集到清華園。

中心聘請了一批有國際影響的媒體專家,如美國《科學》雜誌主編艾利斯·魯賓斯坦,哈佛大學新聞政治與公共政策中心主任馬文·卡博教授,柯林頓總統的媒體顧問、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教授湯姆斯·帕特森博士等。中心還聘請了約30位來自美國、法國和國內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擔任研究員和客座研究員。

李希光決心以一種開放的姿態,把研究中心打造成一個獨一無二的新聞傳播平台,使之成為在新聞傳播、政治傳播和國際傳播領域能與西方傳媒和學術界平等對話的學術重鎮。

中心成立後即召開了第一個學術研討會——「21世紀中國國際形象的構建研討會」,邀請來自美國、中國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的專家,圍繞「國際傳播中有關中國的話題設計」「《北京青年報》與科索沃報道」等議題展開了討論。這次研討會一炮打響,引起了世界傳媒業的極大好奇。

接著,李希光策劃和主辦了包括「清華—哈佛新聞傳播學合作展望」「網路時代的新聞傳播研討會」「下一代新聞學教育國際圓桌會」「網路新聞與注意力——解剖網上新聞圓桌會」「美國媒體與中國研討會」「從中美撞機事件的報道看中美兩國記者的國家意識」「如何看待中國的新聞改革」「兩黨政治、中美關係與媒體角色」「網路與中國媒體演變」「全球化時代媒體的力量」等研討會,影響深遠,成就斐然。

中心還先後邀請了50餘位國際知名學者和記者來清華參加現代傳媒論壇講座,其中包括美國《科學》雜誌主編魯賓斯坦、哈佛大學政治研究所創始人喬納森·穆爾、柯林頓政府總統助理等。

中心還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國際傳媒研究學術網站和中國第一個網路新聞實驗室,在一種開放、活躍和自由的學術氛圍里,為海內外研究人員、媒體專業人員,特別是中青年學者開展富有創新性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環境。

中心目前承擔著一系列國家重點課題,其中包括「政治傳播學與國家形象的構建」「網路時代的意識形態」「輿論監督與環境政策的形成」「軟力量研究」「中國主流報紙上的日本」「新聞構建與國家利益」「中國國際形象重塑」「美國媒體研究」「國際傳播前沿研究」「現代傳播技術對新聞學的影響」等。

為了開創新聞事業的新局面,李希光開設了新新聞學,傳授客觀報道的基本原理。他認為客觀公正是一個優秀記者的第一標準。他在專著《新聞的核心》中特彆強調了新聞的公正性。他說,我們對新聞的報道必須堅持多信源的原則。所謂多信源,就是指,如果報道戰爭或衝突,應該報道衝突雙方的意見。比如,伊拉克危機,新聞報道應該報道源自衝突雙方的信息;關於朝鮮的核武器核查,也要報道信息雙方的意見。僅報道一方的意見的新聞,就不是好新聞。在他看來,司馬遷和唐玄奘是最好的記者,因為他們是記錄事實,是事實的忠實記錄者。

有一次他讓學生到國子監一帶採訪。採訪沒有題目,但每個人必須發現新聞。幾個小時後,一位學生向他介紹對一種磚雕的發現。李希光問:「這是他們告訴你的嗎?」學生說:「不是。」李希光請他再去向當地居民提問,核實清楚,再下結論。

李希光自稱他教授的是「警犬新聞學」。他說,為了保證新聞報道的公正性,記者將保持他們的警犬功能。新聞的公正性是新聞視角和新聞觀點的平衡,而不是所謂的沒有觀點的純客觀。公正性應該包括所有相關觀點的報道,但不僅僅是報道兩種極端對立的觀點,而是要這個光譜上的各種觀點,要看到事物的複雜性和事物的細微差別。從新聞媒體發展的歷史看,警犬記者被看做最崇高的媒體人,而公共新聞又強化了新聞界的基本使命——輿論監督。新聞媒體存在的價值在於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和監督各級公共部門,特別是政府的行政部門。否則,一個健康的民主法制社會無從談起。新聞媒體的未來不在於採用新技術,不在於網路化,更不在於新聞的娛樂報道和體育報道,而在於強化其「社會警犬」的作用。

另外,在清華他還提出一種新的新聞觀,認為新聞就是「找故事的藝術」,任何一條好新聞,它必然是一個好聽的故事,人類從有自己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以來就在講故事,從荷馬到司馬遷,到唐玄奘,到馬可·波羅,不管中國人、外國人,都是在講一個個美好的故事,新聞也是講故事,只不過新聞時效性更強一些。

李希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聞學理念,一改原有新聞理論的空泛說教,生動形象,也更接近新聞的本質。美國《明星論壇報》稱,從清華大學李希光教授那裡看到了中國傳媒令人鼓舞的發展趨勢。如今,他正在清華培養新一代中國記者,期望這些記者能以全新面貌走上新華社記者的崗位。

李希光到清華已經4個年頭了,人們看到這位質樸的教授依然保持著記者作風,每天只睡5個小時。《北京晨報》曾這樣描述他:從家裡趕到清華園時,他總是背著一個大旅行包,裡面有書和筆記本電腦,一如他當年背包踏走古「絲綢之路」的樣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