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斬中國形象「妖魔化」 光榮紀錄:第一位走遍絲路的中國記者

1990年夏,李希光背著沉重的行囊,踏上了中國古老的絲綢之路。

這次絲路探險活動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安排下進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遠征隊,需要一個記者做全程採訪,擔任新華社科學和文化記者的李希光被他們選中,他以青年學者的身份跟著遠征隊,帶著3件寶物——一本《馬可·波羅遊記》、一本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和一冊古老的地圖,便穿過地中海、印度洋、阿拉伯沙漠、翻越帕米爾高原、天山、阿爾泰山、杭愛山,走完絲綢之路海上、草原、游牧及沙漠北道4條古代商道。

他們從威尼斯出發,乘著阿曼蘇丹王贈送的船,在海上沿著馬可·波羅的路線漂流了半年,當年鄭和和馬可·波羅停留的22個古港口都停留了。後來他又走遍了當年成吉思汗東征的路線。

無論是在沙漠里、草原上、海上,李希光走一路,寫一路,幾乎每天都把報道發回北京。

這次絲路探險活動持續了3年才畫上句號。李希光認為這是非常豐厚的3年:

我想這是令今天很多記者非常嫉妒的。因為今天走這條路線,雖然我們的通訊設備、交通設備可能更好了,但今天由於戰亂,從阿富汗到中亞,到車臣一直到今天要打的伊拉克戰爭,都不可能再有這場東西方對話的交流。因為當時遠征的名稱就叫「東西方對話之路」。今天東西方更多的是文明衝突,美國和伊拉克,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的衝突。那時更講究對話,而今天獲得採訪簽證非常艱難。因為我們半年之內走了23個國家,基本上是入境落地簽證,今天非常難,比如今天進阿富汗、伊拉克採訪是非常困難的。

李希光為絲綢之路著迷,決定獻身絲綢之路的探索與考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項目部主任迪安稱李希光為「世界第一位走遍絲綢之路的記者」。

那次絲路之旅讓李希光遺憾的是,絲綢之路有一段最重要的也是最為艱險的「南道」,因客觀原因未能探訪。沒想到這個缺憾靠一個偶然的機緣得到了彌補。

1993年,唐玄奘的一個日本信徒小島捐獻200萬美金,要在中國搞一個比樓蘭更轟動的沙漠古城考察計畫。小島對座落在塔克拉瑪干大漠腹地的比樓蘭更難抵達的尼雅古城很感興趣。他認為若探險考察成功,將轟動全世界。因此,他便決定組織一支中日尼雅考察隊。

尼雅古城位於和田地區民豐縣境內,與樓蘭古城並稱為姊妹城,距今2000多年,漢唐時較為興盛。最早是由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發現的。1900年斯坦因在英印政府資助下來到中亞。1901年1月28日斯坦因到達尼雅。尼雅古城由佛廟、官署、住宅群、種植園等古代建築組成,這些遺址分布於古代尼雅河終點處的沙丘、沙嶺間。

這個尼雅考察隊共有5名記者,包括李希光和新華社的另一名記者,1名中國《石油報》記者及中國中央電視台記者;另外還配有1名當嚮導的沙漠工程師及3名長期在沙漠開車的司機。

10月13日,李希光從北京輾轉到新疆民豐縣城,與考察隊其他隊員會合。在這之前,他搜集古今中外有關這條路線的記載資料,並探訪有關科學家、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做了大量的知識準備。

考察隊從民豐縣城出發,進入塔里木盆地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

塔克拉瑪干沙漠在塔里木盆地中心,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33.76萬平方公里,僅次於非州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維吾爾語意為:進去出不來,又稱「死亡之海」。因此古往今來有很多探險家藏身於此。

大沙漠的氣候十分奇怪,白天氣溫約攝氏30度以上,晚上則可能零下20度。由於沙漠的地下水很咸,考察隊帶了很多塑膠瓶裝的礦泉水去,但即使將礦泉水收入帳蓬內,第二天也都結了冰,飲用起來十分不方便。

在沙漠上由於缺水,李希光和隊員們3個星期都沒有刷牙、洗臉和沖涼,每個人身上的污垢都是厚厚的,非常難聞。

對尼雅的探訪是驚險的也是浪漫的,李希光看到3000年甚至5000年前銅器時代的岩畫和陶器、雕像等珍貴文物。從這些發現的文物中,李希光相信中國現在的雜技、胡琴及二胡等古樂,都是由西域傳入中國的;他看到了古代中國與波斯文化的密切交流。

從尼雅回來後,李希光把對絲綢之路的思考集成二書,名為《夢幻尼雅》《跟我去樓蘭》,好評如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