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宋曉軍 大規模、大跨越式發展國防刻不容緩 附錄 借鑒經濟改革的經驗教訓謹防變革泡沫

宋曉軍

軍事變革這一話題,談了快有10年時間了,從以往的討論和實踐來看,我們對軍事變革還認識得不太到位,在具體決策及推行中也還存在不少問題。今後如繼續推進軍事變革,就需要在認識上進一步深化,在方針政策的可行性上作更加慎重的考量,在決策的執行上定下堅強有力的決心。最需要防止的問題就是出現變革泡沫。

經濟學上有一種「路徑依賴」理論,說變革的初始輸入條件如果出了偏差,那麼整個輸出和結果就會全部走樣。其實例之一,是20世紀80年代末的日本,由於看重眼前利益大炒房地產,而忽視了前沿普及型技術的革新,後來整個經濟陷入泡沫化,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調整過來。軍事變革也是一樣,也有「路徑依賴」問題,一著不慎導致滿盤皆輸。為防止出現泡沫,在變革方案做出之前及變革之中,必須處理好以下這些關係。

效益和利益的關係。變革是效益的必進,但也可能演變成利益的重新分割。軍事變革中有利益因素參與其中,也是正常的,但如果利益壓了效益,那就不正常了,就會形成變革泡沫。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有過不少經驗教訓,近些年來,地方和軍隊都已經進行過不少次變革,但效果並不顯著,與預想的目標距離較大。軍事變革決不能有泡沫,國家安全是百分之百的,軍事實力的打造,每動一步都必須準確有效,否則一發而動全身,一步失誤,不僅導致預想的軍事能力無法集成,而且更關鍵的,是一旦危機來臨時,將無力應對而釀成安全大患。所以,各軍兵種都需要著眼於當前和未來國家安全中的問題來進行軍事革命,而不是基於小團體的利益最大化;在軍工產業問題上,需要防止軍工產業配置與軍事變革的思路脫鉤,要將軍工產業與軍事需求結合起來,以實現軍事利益和國家安全利益的最大化;還有軍隊的不同工作系統,如軍事工作、政治、後勤工作等,也要有整體考慮,不能遷就某一方面的廢存去留而忘記整個軍事改革的效益。

武器與制度的關係。是武器重要還是軍事系統的組織編製更重要?軍事變革是思想觀念的更新、武器裝備的升級,也是組織編製的革命,這幾個方面其實都不可或缺,關鍵是要配套、協調,彼此能夠互相配合起來,組成有機關聯的整體。現在我們有一種不太好的傾向,就是一講軍隊現代化,一講軍事變革,就片面強調高科技,一會兒說導彈重要一會兒說隱形飛機重要,而且說美國就是這樣的。這對軍事變革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誤解,思想觀念沒有跟上來、制度沒有相應理順調整,造了再多先進飛機導彈也是白搭。19世紀下半葉的洋務運動,中國也買了不少當時世界上先進的艦船和火炮,也派了不少軍官到國外去學習「高科技」,但甲午戰爭卻照樣敗得很慘,原因何在?清朝海軍的組織指揮系統並沒有「與時俱進」,還守著舊規章、舊制度。21世紀的軍事變革不要再成為一次新洋務運動。

跨越發展與循序漸進的關係。這幾年來「跨越式發展」的問題聽得很多,我們的軍事能力落後,要早點趕上來,所以自然就想到了「跨越」。「跨越」也是被逼的。但一直到朝鮮戰爭,我們的軍事形態都還是歐洲一戰時期的水平,並沒有真正打過機械化戰爭。沒有機械化戰爭的經驗,能否直接由前機械化時代直接進入信息化時代呢?如果把目標定得太高,所形成的後果,可能將是信息化達不到,機械化的任務也無法完成,弄成「四不像」。因此,光講跨越發展也不行,還要有科學精神,新生軍事變革的自身機理,考慮如何循序漸進。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軍事變革也來不得「畝產萬斤」、搞拔苗助長,那樣下去,反而欲速不達,把事情弄得更糟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