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楚樹龍 台灣、美國問題瞭然於胸,中國態度凜然在外 附錄 中美衝突、對抗

——台灣問題(節選)

楚樹龍

冷戰後及21世紀的中美對抗會在兩種情況下出現:一是中國的力量和影響達到甚至超過美國的程度,並和美國形成爭奪的戰略格局,威脅美國在亞洲和世界的「霸主」或「領導」地位,這是美國所不能接受的。美國冷戰後全球戰略的核心目標就是防止出現一個像前蘇聯那樣可以和美國匹敵的對手,不管這個國家是日本、德國、俄羅斯還是中國。二是在中美兩國關係中,因為台灣、西藏等問題而使其中一方的領土主權和國家安全受到來自另一方的嚴重威脅或侵犯,導致中美對抗和衝突。

在21世紀,中美兩國也不大可能因為意識形態、價值觀、社會制度的不同而打仗。中美關係的真正危險是國家安全領域,即其中一方的主權、安全和國家統一等國家基本利益受到另一方的嚴重破壞或侵犯。在中美兩國關係史中,中國從來沒有嚴重威脅過美國的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而在過去、目前和今後的中美關係中,美國仍然在主觀和客觀上威脅著中國的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及國家的統一。美國對台灣、西藏,特別是台灣問題給中美兩國帶來的衝突、對抗的危險在現在和今後可預見的將來是嚴峻地存在的。這種危險有時可能得到了暫時的、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但有時又會造成嚴重的危機。中美關係過去50年、100年的歷史說明,兩國間各種各樣的矛盾分歧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及世界形勢的變化而改變,惟有台灣等涉及國家主權、安全和統一的基本國家利益問題難以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台灣問題在冷戰時期和冷戰後兩個不同的時代都一直是中美關係的核心和衝突的問題,這一事實本身已經說明了這樣的道理。

中美兩國在台灣問題上衝突、對抗的危險來自兩個方面:第一,美國在政治上、軍事上介入台灣海峽兩岸衝突的可能;第二,中國政府和人民反對外來干涉,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國家統一的堅定的意志和決心。

(一)美國在政治上、軍事上介入台灣問題的必然性

美國在政治上、軍事上干涉中國內政、介入台灣海峽兩岸關係是由歷史、美國的戰略、政策、法律和美國政治制度運作規律所決定的。美國介入不介入並不主要在於美國有無「與台灣關係法」及其該法對「台灣安全」含糊的承諾,而主要在於美國的全球、亞太及對華戰略,在於導致美國歷史上捲入戰爭和衝突的國內政治體制的運作規律。

1.美國在至今的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中一直是介入台灣問題的,包括軍事上的介入。至少從1950年朝鮮戰爭至今,美國一直在介入台灣問題。美國現在和將來仍有強大的政治、軍事勢力不願結束這段歷史,不願放棄對台灣問題的介入。美國的外交具有很強的歷史繼承性。

2.過去、現在和將來導致美國介入台灣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國的對華戰略,即利用台灣遏制、制約中國。在現在和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美國的對華戰略不是遏制戰略。但美國對華戰略中確實有防範、制約中國的因素或一面。只要美國今後不放棄對華戰略中制約、防範中國的一面,美國就必然會利用台灣問題制約和防範中國。

3.導致美國必定要介入台灣問題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美國的亞太戰略。美國更多的是把對中國的戰略放在其亞太地區戰略的範疇內。只要美國還想成為亞洲的大國和地區的主要力量,且不說要控制或主導地區事務,那麼,美國要維護自己在亞太地區的地位和信譽,就不能不對亞洲地區內的重大問題有所介入。對美國來說,美國不介入亞洲重大事務的那一天,就是美國決定在戰略上撤出亞洲的時刻。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看不出這一天會到來。

4.美國國內政治體制、政治運作和外交決策模式決定著美國極有可能在政治上、軍事上直接介入台灣問題。在美國近百年,特別是近幾十年的對外干涉、介入史中,起主導作用的倒不是當時的政府是否在戰略和意志上想介入,而是新聞媒體的密集報道和輿論引起公眾對某一問題的關注,引起國會的注意和要求有所行動的動議,導致當時的總統不得不採取「適當的行動」。

5.只有在一種情況下美國不會直接介入台灣問題,那就是中國不但成為美國的盟國,而且是聽從於美國、服務於美國戰略的小夥計、小兄弟。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可能做出「要大陸、不要台灣」的選擇。這種情況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也是不會出現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