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第四篇 關於劉德華星路歷程的經濟學原理(節選)

按:本書在談到明星娛樂經濟時,都是從國與國之間的宏觀角度分析,為了讓各位更好地理解這樣一種當代經濟形式,特收錄一篇從微觀角度談明星經濟的文章,它發表於《經濟學家茶座》第30輯。

一個人——劉德華,一個集歌星、影星、電視明星於一身的人;他主演的電影之「賣座」,令眾明星望塵莫及;他的唱片銷量之高,令歌壇天王天后為之遜色;他在娛樂界長期保持的極高人氣,無人能企及。

客觀評價劉德華先生的演藝成就是本文的一個前提,後文的一些用語和表述純粹是出於做學問的必要,無半點冒犯劉先生之意。

一種商品——當人們習慣於探討各類明星的身價時,其實已經默認了其是作為商品而存在的——不是商品,何來價格?

承認明星劉德華是一種「商品」,是本文立論的前提。

劉德華不同於經濟學中一般意義的商品,它的效用、出售方式均很特別,比如,一般商品是具有競爭性的,即它一旦被某人購買使用,它就不能同時被另一個人消費,而劉德華則不具備這一屬性,劉德華可以同時被無數人共同消費和「使用」——可以數萬人共同觀賞他的演唱會而不相互衝突。

一個企業集團——從另一個角度看,劉德華又是一個企業集團。這個集團「生產」諸多產品:劉德華牌電影、劉德華牌歌曲、劉德華牌演唱會、劉德華牌慈善會、劉德華牌廣告。一個人的企業集團,生產如此多的產品,你不能不對這種現代商業模式感嘆!

效用是指商品所具有的滿足人類某種(些)慾望的能力,探討劉德華的商品效用,須先探討劉德華可以滿足消費者那些需求。

筆者認為,劉德華可以滿足消費者如下幾種需求(慾望):

性本能需求——這主要對女性fans和同性戀者有效,劉德華的歌影迷中女性占的比例很多,這與劉德華的俊朗外表所決定的強烈異性吸引力不無關係。許多女性fans把劉德華當作夢中情人,能獲得「虛幻」滿足。

審美需求——劉德華具有俊朗的外表,美好的歌喉,這些對歌迷來說是一種高度的美,能高度滿足其審美需求。

歸屬感——為數眾多的劉德華的歌影迷在事實上成為一個存在許多共性的「族群」,他們通過諸如加入劉德華歌迷會等形式獲得一種歸屬感。劉德華的歌迷之間有一種「族群」認同感,他們傾心交流,他們為同一個名字撕心裂肺地吶喊,他們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歸屬。劉德華滿足了fans的社會歸屬需求。

時尚需求——明星向來是時尚的引領者,劉德華對於其fans乃至整個社會都具有超強的時尚號召力和影響力。劉德華在香港電影中使用的「Yessir」短語,曾經帶來全國上下一片「Yessir」聲;劉德華的衣著也是男性fans競相模仿的對象;劉德華代言的各種服裝、手機也風靡一時,眾多fans競相購買使用,引以為榮。

好奇心——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發現,人們具有對於名人的強烈好奇心,尤其是對於影視明星的好奇心。明星的各種瑣事都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人們對於明星的好奇心,使得娛樂媒體有了無窮無盡的報道資源。

榮譽感——fans無不以自己的偶像為榮,當fans討論劉德華所獲得的各種榮譽時,他們那種洋洋自得的表情,就好像他們自己或者他們的親人得了獎一樣。劉德華的光榮等同於fans的光榮,可以說,他們之間是共存共榮的。風光無限、獲獎無數的劉德華帶給fans極大的榮譽滿足。

虛榮心——劉德華作為一種昂貴商品,自然可以成為炫耀性消費的對象,富人即使並不喜歡劉德華,也有可能購買昂貴的劉德華演唱會門票去觀看演出,以此炫耀財富,滿足虛榮心。

浪漫夢幻需求——明星的歌曲、電影都可以勾起追逐者的浪漫的夢幻感覺,fans很容易沉醉其中。精神分析影視美學理論揭示,電影之所以吸引人,在於觀眾把自己融入電影情境,把自己幻想成影片中的角色,得到虛幻滿足。

綜上,劉德華可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慾望,用經濟學的語言描述,劉德華具有審美效用、社會歸屬效用、時尚效用、好奇心效用、榮譽效用、虛榮效用、浪漫夢幻效用等多重商品效用,劉德華是一種多重效用綜合的名牌產品。

「型」與效用函數

我們再來討論一下明星的效用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其效用函數的形狀是怎麼樣的。媒體經常報道各種明星「轉型」的新聞,那麼什麼是「型」呢?

「型」就是一種路線,它表明的是明星以什麼樣的姿態展現給世人。具體地說,一種特定的「型」限定了明星在外型、言行舉止、所唱歌曲類型、所演電影類型等各方面必須符合某種套路和風格。

從經濟角度看,「型」就是一種市場定位,是經紀人通過對明星本人特徵以及市場需求的多方面考慮,為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標為明星量身定做的一種發展路線。例如,一歌星如被定位為「叛逆型」,就應當表現得如同謝霆鋒,應當有在演唱會上摔「吉他」之舉。

不同的「型」可以吸引不同的消費群體,其本質含義是不同的型具有不同的商品效用,不同的商品效用滿足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從經濟學出發,每一種「型」都對應一個效用函數。

我們發現,當一個明星走上一種「型」之後,其走紅之後,馬上又會逐漸冷下來。這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星的效用遞減,於是,以時間為自變數,以效用為因變數可建立效用函數,如圖一所示。

需要解釋一下選用時間作為橫軸的含義,其並不單純指時間本身的流逝,其隱含的意義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一種特定的「型」的各種因素「生產」效用的能力越來越弱,用通俗的話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喜新厭舊,先前的明星越來越不能吸引消費者。

圖一效用函數圖

劉德華長期走紅的經濟解釋轉型效用函數

如前所述,在效用遞減規律的作用下,曇花一現的明星數不勝數:張明敏以《我的中國心》走紅之後不久便被風起雲湧的新人淹沒;高楓憑一首《大中國》唱遍大江南北之後,再也沒有唱出第二首有知名度的歌……

效用遞減規律是如此的無情,那麼,有沒有什麼策略可以抵制它呢?

答案是肯定的。

「轉型」就是一種可以有效抑制效用遞減、延緩明星衰退的一種辦法。顧名思義,「轉型」就是指明星由一種「型」轉變為另一種「型」,比如,由「偶像派」轉變為「實力派」。「轉型」之妙在於可以移動效用曲線,當一個明星的效用在最初的「型」所確定的曲線上不斷地遞減時,通過「轉型」,可以「跳」到另一條曲線上,達到一種新的高效用開始新遞減。

轉型是把雙刃劍,成功轉型可以保持穩定的高效用,如圖二所示,從曲線一到曲線二就是一次成功的轉型;失敗的轉型則會加速明星「滅亡」,圖二中由曲線二到曲線三的轉型就是失敗的轉型,失敗的轉型在現實中舉不勝舉,比如小燕子趙微改走性感路線,完全不符合其外表和內在品質,效果很差,效用大不如前。圖二轉型效用函數在當年的「四大天王」中,劉德華曾經被評價為最不可能長紅的人,然而20多年過後,劉德華卻依然在fans尖叫聲中一路行走。

是什麼因素導致「資質平平」的劉德華一紅數十年呢?

讓我們用經濟學的解剖刀來揭開謎底吧!經過閱讀大量關於劉德華的文獻,筆者將其「星路歷程」總結成「表一」,同時,依據表一,我們描繪出劉德華的轉型效用曲線圖(如圖三所示)。

表一:劉德華星路歷程

下面我們結合劉德華「星路歷程」對圖三進行解釋:1982—1990劉德華初出茅廬時期,這個時期的劉德華特點並不鮮明,各方面均處於嘗試階段,主要成果是電視劇(如《神鵰俠侶》),歌曲和電影是副產品。在效用遞減的作用下,在1980年代末劉德華人氣下滑,這要求其轉型,否則其將被淘汰出局。圖三劉德華的轉型效用函數1990年左右,劉德華開始轉型,走浪漫情歌路線,出版了若干轟動一時的情歌專輯,代表作是1991《一起走過的日子》和1992《謝謝你的愛》專輯,1994《忘情水》專輯。1992年他被評為「四大天王」之一。從我們的圖形中可以看出,劉德華的成功轉型使得效用向右曲線移動,劉德華又恢複了高效用。

1994年《忘情水》火熱過後,劉德華開始走下坡路,並於1996年左右步入低谷。1997年劉德華憑《中國人》MTV中的經典造型,乘著香港回歸的愛國熱情沸騰,不費吹灰之力在全球華人心目中樹立起了傳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