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火鳳凰

1978年的九龍倉收購就上演了華資和英資的大決戰。

華資方面的領銜人物是著名的地王李嘉誠。1978年初,李就不聲不響地開始運籌攻勢,目標就是收購九龍倉英資股票。他從每股10多元一直買到30多元,到年底,他已買足了九龍倉已發行股份的205,成了九龍倉的最大股東。這時,李又將已到手的2000萬股的九龍倉全部轉給世界船王包玉剛,來了一個二龍戲珠,使英資集團大跌眼鏡。1979年6月,九龍控股集團怡和集團發現包玉剛想控制九龍倉的意圖後,採取應對措施,於6月20日,由怡和屬下置地公司宣布以置地股票兩股,加上1984年至1985年還本、周息一分無抵押有擔保的債券換10元面值的九龍倉股票一股,企圖奪回所失股票,重新掌握主動。包玉剛聞報立即調兵遣將,在滙豐和中資銀行的支持下,動用資金20億完成收購九龍倉股票2000萬股的任務,迫使英資轉為華資包玉剛集團控制。華資方面取得全面勝利。

包玉剛本人更是名揚四海。

目前,華資以自己的實力和英資雙峰並峙,在某些地方已超過了英資。

就是這個大名鼎鼎的包玉剛,還有一長串華人企業家、銀行家、實業家的名字,組成了香港的經濟風景,即使英國本土的人們也都知道他們時大名。

因此,撒切爾夫人也不得不對包玉剛們刮目相看。撒切爾夫人聽包玉剛說這艘船起名為世誼,興極了。她在主恃命名慶典大會上即席發表講話,她說,這艘名叫世誼的船隻是中、英、港三方面良好關係的象徵。一隻香港船,在中最有名的造船廠中誕生,並且由一位英國首相命名,難道還不能證明這一切嗎?

陪同客人出席命名儀式的是當時的上海市市長汪道涵,他也發表了講話,引起與會者的一片掌聲。

按照傳統方式,還應該為新船舉行擲瓶禮,就是用繩子將香檳瓶拴好,然後牽著繩子向船頭撞去,要將瓶子撞得粉碎為最好。沒有考證過此禮源出何方,大概是有中西兩方面的解釋。按照中國傳統的解釋,將瓶撞碎,取其歲歲平安之意;若按西方人解釋,船身堅固無比,任何阻擋它的東西都只能粉身碎骨。不管這兩種解釋多麼不同,但意思都是希望這條船一帆風順,前途似錦。擲瓶禮通常由有身份的人來進行。撒切爾夫人貴為首相,當然由她執行為最好。撒切爾夫人把瓶子拿在手裡,準備向船頭擲去。參加慶典的人們都屏住呼吸,會場上頓時鴉雀無聲。人們都將手掌半舉著,準備報以熱烈的掌聲。

撒切爾夫人身體微微一屈,將手中的瓶子擲出,脫手的瓶子划了一個漂亮的弧線,撞擊在船頭。

然而,人們期待的畫面並沒有出現。香檳瓶子打了個落跌在塵埃。包玉剛的臉色頓時大變。人群中傳來嗚的一聲。瓶子未碎,通常說是不吉利的。

撒切爾夫人已經見過多少世面,出席過多少次隆重的慶典活動,如今也像一尊塑像般凝固在那裡。她不知道該怎麼辦為好。

如果瓶子不碎,將預示著許多陰影,它不僅僅是有關這條船的命運,還關係著撒切爾夫人自己所說的:中、英、港三方面良好關係的象徵。這就是說,還有最敏感的國家間的關係,這是國際話題。如果瓶子不碎,就說明出了問題,敏感的記者們將會藉此向全世界傳播,證明中英關係前途莫測。

但是,一位中國工人給了人們以深刻的啟示。他二話不說,一把抓過繩子,提起來就向船頭狠狠擲去,砰一聲,瓶子被撞得粉碎,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連撒切爾夫人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那位不知名的工人真了不起。

中國有句話叫大勢所趨,就像新船將要下水,就像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就像姑娘大了必要嫁人,就像莊稼熟了就要收割,似乎誰也擋不住的。

就像香港回歸國一樣。

因是水到渠成,因是大潮所及,所以只能順應歷史潮流。如今香港回歸中國的條件已經成熟,任何人想要阻擋的企圖只能是痴心妄想。

這個中國工人為撒切爾夫人演示了瓶子該怎樣撞碎的過程,其姿式的優美,完全可稱之為行為藝術。不知撒切爾夫人能否從中深悟出什麼。

事實上撒切爾夫人什麼也沒有悟到。

有具體的可靠證據就是當晚的歡宴上,上海市政府汪道涵市長為次迎英國首相一行設宴為其接風。撒切爾夫人在杯盞之間,在茅台酒濃郁的香味里,懷著些許傷感的語調談起了往事。對於上海人民來說,往事不堪回首,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恥辱似乎剛剛抹去。但撒切爾夫人卻不明智地談起了舊日的殖民者如何為上海這座城市做出了突出貢獻。

汪道涵市長是個機智風趣的人,他在席間不溫不火地予以反擊。

汪道涵市長談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上海猶如一道遭到重創的傷口,粘附在這道傷口上的是上海租界里的蚊蠅,其情景是,蚊蠅將傳播的細菌和病毒留了下來,卻將中國人民的血汗吸吮而去。這就是事情的真相。而誰都知道,帝國主義給予殖民地更多的是苦難,而不是什麼幸福。當然,汪道涵市長講的沒有這樣直接了當,他說的要比較客氣和溫和,但在詞語的下面,在語意的潛流里卻激蕩著上海人民的百年憤怒。

汪道涵市長接著又給撒切爾夫人出了一道思考題。晚宴後,就著宴會廳,好客的主人又給英國客人安排了一出京劇讓他們欣賞。

這出京劇的名字叫《火鳳凰》。

通過翻譯,撒切爾夫人知道了劇情。這是一出很像《天鵝湖》的劇情,說是一處很美麗很安謐的小島上,居住著一群叫鶩的白色大鳥,它們與世無爭,團結友愛,是個很烏托幫的樂園。可是,這處地方卻被一隻惡鷹發現了,它闖入了白色大鳥們的領地,並且作威作福。後來,白色大鳥們團結奮戰,終於將侵略者消滅。

撒切爾夫人不懂東方藝術,但她卻表示出探究的興趣。她本人雖然是天生的政治家,但她並不是不具備藝術細胞。她少年時曾很刻苦地學習過鋼琴,有過十年的彈琴史。比較大的曲子,諸如柴可夫斯基的一些曲子,包括《天鵝湖》等等,她都會彈奏。她更了解《天鵝湖》的劇情。因此,當她真正懂得《火鳳凰》的劇情後,卻皺起了眉頭。

那隻黑色的大鷹——劇中稱之為雕的侵略者,是不是暗指我們英國?

最後,侵略者終於被消滅了,事實上就是說它已喪失對這塊土地的統治,這是不是說我們的殖民歷史?

當舞台上惡鷹被燒死,全場為之鼓掌歡呼時,撒切爾夫人卻被什麼東西撞擊了一般,隱隱作痛。

但她仍很禮貌地鼓掌,仍滿臉含笑地上台接見演員,並和他們合影留念。但凡是在這一刻見到她笑容的人,都說這是多年來她最勉強的一次笑容。

這是她用極大的意志力硬擠出來的笑容。敏感的記者就上海市長何以安排這樣一齣戲招待英國客人採訪了汪道涵市長。汪道涵市長答日:這是一出可以在全世界上演的戲,它的主題就是正義戰勝邪惡。我想,用這齣戲招待英國客人沒有什麼不合適的。

有了侵略別人的歷史,就如一處瘡疤存在,這是痛處,也是敏感部位。

很可能上海市長是無意安排這齣戲的,但凡是了解近代史的人,都會自然而然地聯繫英國侵略中國的歷史。

撒切爾夫人身為英國首相,她不會不知道那段歷史。

9月26日下午2時30分,撒切爾夫人的專機在香港啟德機場降落。她在中國大陸的訪問宣告結束。

香港是撒切爾夫人遠東之行的最後一站,在連續對日本、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之後,她將在這裡稍事休息,然後再對其進行實地考察,以充實和補充她的對華決策。她和丹尼斯住進了港督府。

剛坐穩,駐華大使柯利達就打來電話,談起何時將有關香港問題的文件正式呈交中國政府,從他的語氣里聽出,柯利達有些為又佳。

與鄧小平會談結束後,撒切爾夫人找來柯利達,讓他將自己對香港的看法整理成正式文件,呈送給中國政府。她的意思仍是堅持三個條約有效論,以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要求延長英國對香港的管治,如果中方同意,英國可以和中國另訂新約,承認中國對香港地區的主權,但這主權只是名義上的。

柯利達曾和撒切爾夫人一起參加了中英會談。撒切爾夫人所提要求顯然和鄧小平的主張大相徑庭。鄧小平曾當面駁斥了她的論點,現在又不顧一切,用文字的形式呈送中國政府,是不是顯得太生硬?是不是有些不禮貌?

撒切爾夫人說,這就是我的性格!他鄧小平可以態度強硬,我撒切爾夫人為何就不能?現在,柯利達把文件起草好了,並完全按照她的指示,字裡行間充滿了英國政府單方面的聲音,就像沒有中國政府存在過一樣,就像沒有和鄧小平會談過一樣。柯利達說,若這樣發出去,會不會刺激中國政府?若是中國政府為此和英國關係惡化怎麼辦?

撒切爾夫人非常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