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遍地英雄

關東軍繼續向黑龍江推進。隨著江橋抗戰的打響,東北大地上固有的血氣之勇和陽剛之氣漸漸蘇醒,英雄紛紛誕生,他們或用正規戰,或用游擊戰,與日軍拚死搏殺。後「9.18」時代,實在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江橋之戰後,在日軍的軟硬兼施下,「抵抗將軍」馬占山意外地動搖了。現在哈爾濱(哈市)成了日本在滿洲要到達的「最後一站」。

進攻齊齊哈爾,某種意義上就是對蘇聯的一個試探,看它會不會有所反應。

蘇聯反應了,那就是向日本再次重申不干涉政策。

那樣子倒像在鼓勵日本人:你專心干吧,我決不會打擾你的。

關東軍本來就是一群滾刀肉,眼前的情形令他們更加急不可耐——國內,從陸相到參謀長(應該是參謀次長,因為那個親王參謀長不怎麼管事)都是戰爭的支持者,國外,蘇聯人知情識趣地躲到一邊去了,加上田中隆吉和川島芳子在上海一點火,國際輿論再也顧不上關注東北。

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

但在具體策略上,其內部又分成兩派。

當然了,如果不到萬不得已,「以華制華」仍然是他們的首要策略。這兩派也一樣,都首先強調發揮漢奸或者偽軍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一派以哈爾濱特務機關長百武晴吉(陸大33期)為代表。這一派主張用軟的一手,即通過張景惠來進行「內部策反」。

另一派以吉林特務機關長大迫通貞(陸大35期)為代表。他們主張用硬的一手,即通過吉林熙洽掌握的偽軍直接攻佔哈市。

百武晴吉這派首先碰了壁。

張景惠雖然早就暗中和日本人勾勾搭搭,並曾以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的身份宣布哈爾濱獨立,但他與吉林的熙洽不一樣,後者多少是有點兵權的,而他卻是個軟腳蟹,名符其實的「豆腐王子」,手上既無槍也無炮。

沒有槍杆子,說話就不硬氣。也難怪日本人扔了一個「黑龍江省主席」的官帽過來,馬占山一瞪眼,就嚇得他連就職儀式都不敢去參加了。

哈爾濱的實際兵權掌握在濱江鎮守使兼第28旅旅長丁超手上。丁超是東北軍中的「士官系」代表,至少軍隊里的人對他不得不服。

當時丁超的態度實際上模稜兩可。作為一個老牌軍人,他投降不甘心,抵抗又無把握,就在那裡晃過來晃過去,反正不輕易表態。

丁超不發話,你就是借張景惠兩個膽,他也不敢明著把哈市給賣了。

張景惠不爭氣,連累了他的後台老板。百武晴吉沒多久就走人了,頂替他的是那個無事也要生非的土肥原。

在不想派關東軍直接上場的情況下,土肥原自然贊成大迫通貞的主意。

兩個特務機關聯手,逼著熙洽這個奴才趕快對哈市動刀子。然而此時熙洽卻自顧不暇,別說動哈市的心思了,連吉林都有些搞不定。

讓他如此不安的人叫馮占海,是張作相的外甥,「九.一八」事變前任吉林副司令長官公署衛隊團團長。他帶的這個衛隊團不僅裝備好,而且編製相當整齊,除了有3個步兵營外,還像模像樣地配有騎兵營、重機槍連、通信連等配合兵種。這種規模,當時只有日軍聯隊里才有,連老蔣的德械師都不完全具備。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沒幾天,熙洽就投他在日本的老師多門做了漢奸。他知道衛隊團的實力,很想把馮占海拉下水,便對其以「吉林省警備司令」的官銜相誘。

馮占海不吃這一套。

什麼東西,我姨父讓你守著吉林,是要你幫他保家衛國,沒想到你卻賣國求榮去了。

當即率領衛隊團打起了抗日的旗幟。

這個旗號一打起來,可不得了,找上門要打鬼子的人海了去。

來的人裡面有三種人打鬼子的熱情特別高:

第一種是原東北軍官兵。這裡面大部分是被堵在吉黑兩省,無法順利撤回關內的部隊,其中卻也不乏既不想撤退,也不願投敵,就打算在東北戰鬥到底,與鬼子死嗑的仁人志士。

第二種是青年學生。除了東北各大學校外,還有特意從關內趕來要求參軍抗日的學子(那時候日軍對關卡的控制還不嚴密,一般老百姓走得出去,也跑得進來)。

第三種——鬍子。

要不是「九.一八」事變,他們基本上屬於被官軍剿的那一類。但如今不一樣了,打鬼子這一共同目標把他們也召集了過來。

馮占海的姨父、「輔帥」張作相對錯用熙洽這件事又悔又恨。他派人到吉林另建了臨時政府(建於哈爾濱下賓縣境內),同時正式委任馮占海為吉林邊防軍司令。

此時,馮占海的部隊已由3000人發展到了2萬人。到江橋抗戰爆發時,他和馬占山一南一北,成了日偽軍頭痛不已的兩把利劍。當時的東北百姓稱他們為:「馬占山,馮占海,一馬占山,二馬占海,山海關前,排山倒海」,可見人心所向。

對這樣的刺頭,熙洽當然必欲拔之而後快。

現在他需要人才,幫助他對付馮占海這樣的抗日武裝的人才。

很快就找到一位。

於琛澄,綽號於大頭,出身北洋陸軍速成學堂馬科,做過東北軍騎兵師的師長。據說他對馬很有感情(可能跟專業有關),但凡死匹好馬,不僅要淌幾滴眼淚,情到深處還要立個碑哩。

當年由於他涉嫌跟郭松齡一道反對張作霖,結果早早地就被罷了官職,只好回鄉辦廠做生意去了。

收到熙洽的邀請後,於大頭起先猶豫了一下——我估計他是在盤算辦廠和當漢奸,這兩樁生意哪個更划算。

到底腦袋大,猶豫了那麼一下,馬上就整明白了:做漢奸划算。

熙洽隨即任命於琛澄為日偽吉林「剿匪」司令,糾集了5個旅的偽軍向吉林抗日力量發動進攻。

當時,於大頭主要針對的是兩個人。

一個當然就是馮占海,駐在吉林舒蘭縣。

另一個是吉林東北軍的張作舟,他在吉林和黑龍江兩省交界處的榆樹縣布防。

大家可以參看《哈爾濱保衛戰》圖(見107頁),舒蘭和榆樹的這兩支駐軍不僅對吉林的熙洽偽政權有威脅,也實際等於偽軍殺向哈爾濱的兩面屏障。

應該指出的是,「九.一八」事變後,由於時間倉促,撤往錦州和關內的主要是遼寧一帶的東北軍,吉黑兩省的東北軍大多留在了東北境內,想撤也撤不了。這批留下來的部隊,從第22旅到28旅,計有7個旅,已經有2個旅先後投敵了,剩下還有5個旅。

張作舟率領的是這5個旅中的第25旅。

奔馮占海去的那一路開始很順手,幾乎是輕輕鬆鬆地就攻下了舒蘭城。

除了這次來犯偽軍數量較多外,與日本人在幕後躥來躥去也有很大關係。

一般情況下,關東軍對東北偽軍部隊並不放心,認為缺乏戰鬥力,必須進行「內部改造」。負責對於琛澄偽軍「改造」的是兩位日軍少佐:東宮鐵男和小野正雄。

別看他們似乎名不見經傳,其實在東北早就「戰功赫赫」了,而且都跟策劃爆破有關。前者在皇姑屯事件中親自按下了爆破開關,後者則在炸柳條湖鐵路時擔任奉天獨立守備隊第1中隊長。這倆小子平時對偽軍進行訓練,戰時負責督陣,逼著士兵們往前沖。

此外日軍的飛機也給抗日軍隊造成了很大損失。在馮占海部隊包括後來的各類東北義勇軍中,除了原東北軍官兵外,很多人此前在軍事訓練上甚至一片空白。在經過短暫教習後,讓他們趴在陣地上對著射擊還能湊合,一旦遇到日軍飛機轟炸,就不知道怎樣利用地形進行疏散隱蔽了,結果打仗時特別容易慌亂。

拿下舒蘭城,等於是一炮打響,於大頭這個得意,真以為自己神功蓋世,手指頭動一下,別人就得望風而逃了。

他沒有意識到,馮占海之所以能與馬占山的大名沾上邊,手上是有牌的,除了衛隊團老底子不錯外,帳下兩員猛將相當不賴。

這是兩位鬍子出身的戰將,一名是宮長海,一名是姚秉乾。

要在江湖上揚名立萬,類似於座山雕那樣的,都得有諢名。比如宮長海叫做宮傻子,姚秉乾喚做姚雙山。

前面說過,馮占海的部隊,數三種人的抗戰熱情最高,三種人裡面,以原東北軍官兵和鬍子這兩種人為戰鬥骨幹,而鬍子在其中又最為悍勇,日偽軍見了沒有不怕的。

鬍子最厲害,這個結果既意外又不意外。

據我分析,這大概跟鬍子本身的「職業要求」有關。因為那是要靠自己的本事搞飯吃的。官軍打不贏仗,糧餉總不能少他們的,吃的是「大鍋飯」,而鬍子就不一樣了,你今天打了敗仗,明天又打敗仗,後天還打不贏,那大後天就得餓死。

沒辦法,形勢逼著你提高水平啊。

卻說馮占海部隊退到一個叫水曲柳的地方就不再退了,因為守水曲柳的正是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