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十五年前,在武漢珞珈山。

到處都是櫻花,雪白的,粉紅的。花襯著人的笑臉,人映著花的顏色。很多人游觀,很多人走過,其中也包括我。

是誰種了這些花樹?

說出來是很煞風景的事。那是更早的年代,一群來自東瀛島國的日本人,更確切地說,一群日本軍人留下的「紀念」。

十五年後,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論壇上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你寫抗戰會從東北開始。

確實,我們記憶中的抗戰,一直都是與盧溝橋的那聲槍響牽連在一起的。

於是,我再次想起了珞珈山上盛開的那些櫻花。

東北有肥沃的黑土地,他們要把櫻花種在黑土地上,接下來,還會繼續栽種到北京,到上海,到武漢……

事實就是這麼簡單,但又不止這麼簡單。

櫻花不美嗎?很美,但那不是屬於我們的。

在絢爛的櫻花樹下,他們準備收穫我們的果實,然後傳播他們的文化。

沒有意外的話,我們將世代成為他們的賤民。

但「意外」還是發生了,那些不甘屈服的東北男人最早做出了反抗。東北軍的最高首領張氏父子甚至為此付出了差不多一生的代價,而這一切,就是為了四個字:抗日禦侮。

從第一個提著槍的日本人踏上中國領土起,從第一個躍身而起進行反抗的中國人起,抗戰就已經開始了。

我期望這個時間點能被大家記住,儘管這可能只是我個人的「歷史觀」,儘管它可能被正史的輕輕一笑所忽略。

即使再縮短一些,從日本兵在皇姑屯埋下炸藥開始,到「七七事變」,此間也已歷九年。它的時間範圍,仍然超過了我們通常所熟知的「八年抗戰」。

事實上,我們的反抗從未完全停止過。

然而國土仍然在一天天淪喪。

為什麼當盧溝橋一聲槍響時,日軍就能直接對北京形成包抄之勢?

那是因為在此之前,他們已經佔領了長城以北!

「今日欲救日本,即不能救中國」。這句「名言」是當年日本人當著面講出來的。他們一定要滅亡中國,滅亡我們的文化和傳統,這才導致了國人忍無可忍,抗戰至此全面爆發。

今天,無論官方,還是民間,對抗戰都有一個基本的看法,即共產黨堅持了敵後戰場,國民黨主持了正面戰場,而這個正面戰場,也不是發端於盧溝橋,事實上,早在上海淞滬會戰、長城抗戰時,中日政府軍隊就已經較量過多次了。

忽然又想起了珞珈山的櫻花。

就我所知,現在還有遊客穿著和服在花叢中拍照留影。

無論賞花,還是拍照,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有問題的是,我們不應該忘記,當日本軍人在山上栽種櫻花時,我們的先輩曾做過怎樣的浴血抵抗,中國離被滅亡的命運也僅僅只相差半步之遙。

是為記。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