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王與馬共天下」 四、關於「不與劉、石通使」問題

《廿二史考異》卷一八晉穆帝永和七年條曰:「東晉君臣雖偏安江左,猶能卓然自立,不與劉、石通使。舊京雖失,旋亦收復 。視南宋之稱臣稱侄,恬不為恥者,相去霄壤矣。詎可以清談輕之哉!」錢大昕所言清談誤國問題,本文不置論。所言晉宋短長問題,南宋人讀史傷時,多有論及,錢氏蓋本之宋人議論,我們在此且略加申敘。

袁燮《絮齋集》卷六《策問》「歷代國柞」條曰:司馬氏「間關渡江,蕞爾微弱,不數年而建中興之業。王、蘇之變,國勢復岌岌矣,以弱制強,卒清大憝。苻、石之雄,非晉所可敵也,勝干淝水,焚其聘幣,曾不見中國之為弱……。」其「備邊」條曰:「嘗怪晉氏之東,江左可謂微弱,而未嘗輒與議和。石勒來聘,遽焚其幣,不知何恃而敢然也!」其卷七《論戰》又曰:「晉之渡江,國非不弱,而未嘗肯與敵和。石勒來聘,輒焚其幣……蓋強敵在前,晉人朝夕思慮,求勝敵之策,所以克保其國。」袁燮主要是傷時而發此議,他主張南宋不求戰亦不應憚戰,特別推崇東晉焚幣拒和一事。焚幣,即《晉書》卷六《成帝紀》咸和八年(333年)正月丙子「石勒遣使致賂,詔焚之」之事。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一三曰:「焚石勒之幣,江左君臣之志壯矣。僭號之國十六,而晉敗其一(原註:苻堅),滅其三(原註:李勢、慕容超、姚泓)。不可以清談議晉。」王應麟同樣是重視焚幣之事而生感慨。清人閻若璩校勘王書,於此處有中肯之言曰:「王氏得毋自傷其本朝乎!」

錢大昕強調晉人「不與劉、石通使」,義同於上引袁、王讚許焚幣之言。我認為,東晉「不與劉、石通使」,除了表現東晉君臣的民族氣概以外,尚有其不得不然的歷史理由。而這一點與本文主旨有所關涉,前人似未道及。所以,我在這裡探索其背景,解釋其原因,以見從八王之亂後期到東晉建國以後,也就是「王與馬共天下」局面形成和確立的這段時間內,民族關係發展的某種連續性。

胡族馳騁中原,發端於八王之亂後期成都王司馬穎和東海王司馬越對峙的那個階段。司馬越和司馬穎在諸胡族中各結羽黨為援,借其力以仇殺異己。他們是引胡騎入中原的直接禍首。八王之亂演而為永嘉之亂,永嘉之亂演而為「五胡亂華」,其終極原因在於百餘年來各胡族社會的逐漸封建化、農業化和各胡族逐漸內徒,而東漢、魏、晉政權又無力阻止這一內徙的歷史趨勢。這裡面包含著民族矛盾。但是在開頭的時候,諸胡族作為八王之亂內戰雙方各自的同盟者起兵,則主要表現為諸王對抗而非民族對抗。至少可以說,在那個階段,民族對抗包含於諸王對抗之內,從屬於諸王對抗,還沒有成為一種獨立的對抗形式。

八王之亂結束後,司馬穎原來所聯結的劉、石,陷兩京,俘懷、愍,成為北方的勝利者。而司馬越的一黨卻在江左立定了腳跟,因而表現為南北對峙。這時,情況變了,無論在北方社會內部,還是在南北之間,民族矛盾都占居主要地位。江左的王、馬在對待北方各胡族的態度上,繼承了司馬越、司馬穎對峙期間的既成事實,以司馬越之友、司馬穎之敵為友,以司馬越之敵、司馬穎之友為敵。司馬越、司馬穎的對立關係,影響著江左政策的許多方面,其中也包括江左對北方諸胡族敵友態度的區分。江左「不與劉、石通使」,與此背景有直接聯繫,至少在江左政權建立後的一個時期內是這樣。

盪陰戰後,司馬越之黨幽州刺史王浚,與司馬越之弟并州刺史司馬騰,共起兵討伐司馬穎。王浚率鮮卑、烏桓突騎南下攻鄴。後來司馬越西迎惠帝,王浚又以鮮卑、烏桓突騎為先驅。幽州的鮮卑、烏桓,尤其是其中的鮮卑段部,遂成為一支在王浚控制下遙助司馬越逐鹿中原的重要力量,也成為以後影響於江左政治的一個因素。

王浚、司馬騰起兵反司馬穎之時,匈奴人劉淵行寧朔將軍監匈奴五部軍事,隨穎在鄴,請為穎發匈奴五部兵,以其二部擊司馬騰,三部擊王浚。劉淵自魏末至晉,為匈奴任子在洛、鄴等地,本人漢化很深,長期周旋於西晉官僚之間,熟悉西晉政局。他得到太原王氏等并州望族的支持,其五部之眾又已布滿并州諸郡縣,勢力頗強。劉淵起兵時,司馬穎已經失勢,匈奴軍雖然打著司馬穎的旗號,實際上卻是一群無羈之馬,一支不受控制的獨立的軍事、政治力量,但其鋒芒始終指向司馬越及其所屬諸軍。

鮮卑、烏桓起兵,所支持的是司馬越;匈奴起兵,所支持的是司馬穎。既然司馬越與司馬穎勢不兩立,胡人雙方也勢不兩立。由此可知「五胡亂華」的直接起因,是各胡族統治者分別參預西晉統治者之間的內亂。據《晉書》卷一零一《劉元海載記》,劉淵起兵助穎,其從祖劉宣反對;劉宣力主結鮮卑、烏桓為援,聯合各個胡族共同反晉,以求興匈奴邦族,復呼韓邪之業。劉宣認為西晉的宗王都是匈奴的仇敵,所以堅決反對起兵拯救任何一個西晉宗王。劉淵則另有心機,認為匈奴不起兵則已,起兵當為「崇岡峻阜」,而不能為「培」。從淺處理解,劉宣欲結鮮卑、烏桓反晉以奪取政權,看起來像是「崇岡峻阜」,但事成之後與鮮卑、烏桓共有天下,以夷統華,終究還是「培」。從深處理解,劉淵援司馬穎起兵,先已分享強藩名分;如果能進一步從司馬穎手裡取得政權,那就是中原正朔,上國衣冠,華夷都將歸心於他。這就是說,先附司馬穎為「培」,正是為了最終成為「崇岡峻阜」。觀劉淵以後建國稱漢,追尊劉禪,儼然是光復漢家舊業,而不以呼韓邪單于自居,其心機懷抱,似確如此。

為了對抗匈奴劉淵之眾,司馬騰在并州,乞師於代北的鮮卑拓跋部首領猗㐌、猗盧兄弟,企圖借拓跋部力量從北面對匈奴進行牽制。光熙元年(306年),司馬越以劉琨代司馬騰鎮并州,劉琨同樣倚靠鮮卑拓跋部為援,還與幽州的鮮卑段部保持密切關係。

成都王司馬穎入關後,被迫取消了皇太弟稱號。司馬穎故將公師藩起兵趙魏,聲言擁穎反越。流落冀州的羯人石勒聯絡馬牧帥汲桑及其它胡人起兵,投入擁穎反越的公師藩軍。公師藩被殺後,汲桑、石勒繼續擁兵反越,並且與并州的劉淵結合,成為司馬越在東方的勁敵。司馬越致陳敏書說:「羯賊屯結,遊魂河濟,鼠伏雉竄,藏匿陳留,始欲奸盜,終圖不軌。」 石勒成為心腹之患,司馬越是深感寒心的。

石勒是被司馬越弟司馬騰從并州掠賣於冀州的大量羯人之一,與司馬騰有深仇。他起兵後投向公師藩,採取擁穎反越的政治態度,是必然的。當劉琨入並,司馬騰離並東來時,州郡吏民萬餘人隨騰到冀州就食,號為「乞活」。以上兩種力量,即被司馬騰掠賣的石勒之類和隨司馬騰東來的「乞活」,同樣來自并州,但由於與司馬騰的歷史關係不同,政治態度也截然相反,石勒始終與司馬越兄弟為仇,「乞活」則始終支持司馬越兄弟而與石勒對抗。

這樣,八王之亂的最後一幕,即司馬越與司馬穎的對抗,由於各種勢力的參與,就進一步擴大化和複雜化,不再是單純的諸王之爭。對壘雙方,一方為成都王司馬穎、匈奴劉淵劉聰、羯人石勒等等,另一方為東海王司馬越、鮮卑拓跋部、鮮卑段部和「乞活」等等。敵對雙方陣線分明,冤冤相報,屠殺無已時,動亂愈演愈烈,仇恨愈結愈深。永嘉元年(307年)春,汲桑、石勒聲言為司馬穎復仇,入鄴殺司馬騰,又殺騰子確;冬,「乞活」為騰復仇,殺汲桑於樂陵。《樂府詩集》卷八五《并州歌》曰:「奴為將軍(案指汲桑)何可羞,六月重茵披衲裘,不識寒暑斷人頭。雄兒田蘭為報仇,中夜斬首謝并州。」 歌中田蘭為「乞活」帥,并州指司馬騰。此歌當是「乞活」軍中所唱,讚揚田蘭為并州刺史司馬騰報仇而斬汲桑之事,是司馬越、司馬穎兩方勢力冤冤相報的一例史證。最後,石勒追殺王衍和大批王公名士,焚司馬越屍,俘司馬越子;而匈奴劉淵、劉曜又與石勒配合,先後顛覆了司馬越操縱的晉懷帝和越侄司馬保鉗制的晉愍帝這兩個司馬氏朝廷,使司馬越和王衍家族在北方經營的政治勢力完全覆滅。此後,匈奴劉氏和羯人石氏先後在北方立國,而「乞活」勢力則長期留存於北方以與劉、石抗衡。

馳騁中原的劉、石既始終與司馬越、王衍為敵,當然把由司馬越、王衍派出的江左政權當作敵人。江左政權由於歷史的原因而「不與劉、石通使」,也是勢所必然的。何況當時北方劉、石勢盛,咄咄逼人,欲通使求和亦非易事。劉、石忙於對付北方各種反對勢力,也忙於應付本族內部無窮無盡的權力之爭,事實上也還無暇顧及江左,一時還沒有對江左形成嚴重而又持續的軍事壓力。這種情況,又使江左政權得以和輯內部,暫安一隅,無須汲汲於與劉、石通使,甚至敢於焚石勒之幣以示決心。這就是前引錢大昕語的歷史背景。

王導、司馬睿不但繼承了司馬越、王衍執政時期形成的與劉、石對抗的政策,也把北方存留的擁越反穎勢力,包括一些民族勢力,作為自己的盟友,與之共抗不共戴天的劉、石。洛陽陷落後,司馬睿即有討劉、石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