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性情人生 做喜歡的事,做簡單的人

「做喜歡的事,做簡單的人。」這是感性張亞勤的人生哲學。

他風趣地說:「我就是個天生沒心眼兒的人。都說心眼兒是從皮肉上熬出來的,我受不了那種苦。」沒有心眼兒,所以張亞勤做事總是很少考慮世俗的東西。當年參加高考和後來考碩士研究生,他從沒有擔心過「考不上會不會成為笑柄」這類問題。

簡單直率是「沒心眼兒」的張亞勤看待問題的方式。「我現在也是,想事情很簡單,直來直去,比如說我跟你講的話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你對我講的話,我絕對認為你就是這個意思,我絕對不會想到別人能想到的更深層次里去。」

張亞勤與人合作發表論文,署名時基本上都把別人放在前面。合作的方式很難講誰貢獻得更多,但是張亞勤都願意做第二作者:「這種事情看來好像吃虧了,其實成績是分享的,你越分享得到就越多。」一旦研究出了紕漏。作為第二作者的張亞勤卻總是主動承擔責任,說自己當時想錯了。這種心態,看起來近乎痴傻了,但大家漸漸知道了張亞勤的真誠,都願意與他合作項目,一起探討問題。「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年,我和我所有的上司、同事,包括已經離開的,關係都特別好。其實你寬厚地對別人,別人也會寬厚地對你。」

這一句話道出了張亞勤為人處世的秘訣:「管理其實很簡單,你想什麼就講什麼,很公正,權術之類的東西越少越好。做人就應該簡簡單單,人大約2/3的時間在工作,晚上睡個好覺,早上起來,高高興興來工作。簡單一點,開心一點,和同事客戶和諧一點。用心機是不合算的,如果領導者搞人治、喜歡拉幫結派,大家就都跟你學,公司就談不上管理了。」

張亞勤的「5分鐘理論」很經典:「人與人之間是有磁場的。初見一個人,5分鐘之內我就會感覺到和對方是相互吸引還是相互排斥。」

11歲的張亞勤看到神童寧鉑的故事,5分鐘之內就決定要上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在老師家遇到汪健,不到5分鐘,就確定「就是她了」。雖然追求的過程一波三折,但終成佳偶。

1998年,在美國的研究正如日中天,張亞勤僅和李開復在電話里談了5分鐘,就答應回國。

「我也沒問待遇,什麼都沒問,就決定要回國看看。很多人在換工作的時候會先考慮待遇問題,我向來不注重這些細節,工作以後從沒問過待遇。」這一點連李開復也很驚訝,也從另一方面顯示了張亞勤的自信,他相信肯定能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事實也是如此。

儘管擁有多項關鍵性視頻技術專利,但張亞勤似乎從來都沒有在乎過自己有多少錢。還是在微軟研究院的時候,有一次,由於公司財務部門的疏忽,半年都沒有給他發工資,張亞勤和妻子汪健居然都不知道。直到報稅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問題,公司財務問張亞勤,他卻一頭霧水。回家問妻子,汪健也大張嘴巴說:「我也不知道啊!」真是一對甩手掌柜。

張宏江說:「別人出差回來,在回程的航班上就把各種票據都處理完了,下了飛機就沒事兒了。亞勤往往是一個月以後突然發現,自己還有一張發票沒處理。這是亞勤粗心的一個表現,但也許正是這種對小事的『粗心』使他具備了快速把握和簡化問題的能力。你經常會驚異於他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能夠從很短的一次彙報或者很輕鬆的交流中提煉出要點來,這是他的長處之一。」

簡單的張亞勤也有不能包容的幾類人,當中有一類就是「老好人」:「一定要做一個有建設性的批判者,不是不批評,我不希望大家覺得什麼都好,英文里這叫yesman,我希望大家批評時一定要有很真誠的態度,對公司、對團隊就像對待自己的家庭一樣,批評的同時又要想到可能的解決辦法,即使想得不對,但想的過程本身就表明態度是真誠又有擔當的。我在管理團隊的時候,很欣賞員工告訴我現在出現了哪些問題,有幾種解決方案,他認為哪一種是最可行的,不管是否正確,他有他的邏輯,這就是建設性的批評者。」

張亞勤不喜歡被稱做「張總」或者「張主席」,喜歡周圍的人叫他亞勤。李世鵬給張亞勤的評價是「沒什麼架子,即使他做到很高的位置,也不會發號施令,他會用行動來改變你」。唯一觸怒張亞勤的並非員工做錯了事,而是員工的工作態度:「如果你本來有能力做好一件事,但卻沒有儘力,事情沒做好,那就是我生氣的時候。」

雖然官至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從不認為這是他的「成功標誌」。在一次電視節目中,來自媒體的嘉賓談到張亞勤的學長、曾經赫赫有名的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學生寧鉑,請他點評寧鉑的「籍籍無名」。張亞勤很嚴肅地矯正了對方的觀點,表示寧鉑正在研究佛學,假以時日也可能很有造詣。

在張亞勤看來,「成功」與否不在於是否身處聚光燈下,而在於內心的寧靜。了解張亞勤的人都知道,他雖然總處於「最好」的位置上,卻不是執著於第一的人,反而是「怎麼樣都挺高興」。他自己也承認:「做任何事情,不要在乎能不能得第一。要有長遠眼光,要有耐心。戰略上要有好的心態,可以很瀟洒,但是在戰術上要非常認真細緻,精益求精。我從來沒有想過做第一。我覺得盡自己的努力,和最好的人為伍最好,做第二、第三也挺好。人應該在內部找平衡,在你的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裡,你也許不是第一,是第二、第三,甚至沒有名次。但是在一個團隊里,你是不可或缺的,這種默默無聞、不計功名的境界,比做到『第一』還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