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第二十七章 冊妃

趙過臨去萊蕪的前一天,鄧舍曾經專門召了他來,兩個人有過一段談話。

當時,去安豐的使者剛回來。鄧舍名義上召他來,也是為了討論「賜婚」之事。趙過與洪繼勛、文華國等一樣,對此表示了堅決的反對。說完後,鄧舍藉機將話題引申開去,順便詢問了他一下有關「立妃」的意見。

不是以海東燕王的身份,而是以「發小」的身份相詢。還拿出了洪繼勛、姚好古等人的條呈,都給趙過觀看。趙過不敢細看,粗略地翻過之後,沒有做出明確的回答,只是很客觀地分析一了下諸女分別所有的優勢。

他說道:「羅、羅家娘子懷有身孕,其若產子,得立為妃,則是為嫡長可定。且羅家娘子又為雙城勛舊之後,若得立妃,也可示主公不忘舊人之意。並可喜的是,其父羅郎中又素來謹小慎微,與群臣皆少交結。就以眼下看來,即便立了羅家娘子為妃,主公大約亦不會有外戚之憂。」

「如此,你是認可洪先生的意見了?」

趙過不點頭,也不搖頭,平鋪直敘似的接著說道:「續、續家娘子,乃士誠舊妻。士誠在益都的時間不短,兼承前毛平章的餘威,其舊軍、故吏遍布山東,勢力還是不小的。如今主公才得益都,更方息戰事,並且,還需要時刻防備察罕再來,誠如主公所言:此誠內憂外患之秋也。

「雖然,主公已在著手進行對益都舊軍的改編事宜,但是當此之時,對地方官員卻也不好猝然便做出太大的變動。正是需要籠絡、使用他們之時。續、續家娘子若能得立為妃,也許會對安撫山東地方起到一些作用。」

「這麼說,你倒是認可立阿水為妃了?」

趙過頓了頓,補充說道:「若無益都,則我海東便無中原。由此看來,安撫山東、應戰察罕事,實為我海東目前之重中之重。主公若能在益都站穩腳跟,則我海東逐鹿中原之勢,才算是確定無疑。若不能保有益都,則主公的雄圖壯志勢必便要前功盡棄。且,續繼祖一死,續家娘子在軍中、行省也就再無甚麼親戚。單從此方面看來,似比羅家娘子更有優勢。」

還真沒誰提議立王夫人為妃的。

不過趙過說的也對,若立她為妃,不說長遠,就近期來看,的確好處不少。只是,……。鄧舍猶豫說道:「奈何阿水本為士誠妻。」續阿水,也即王夫人本為士誠妻子的經歷,既成為了她的優勢,又成為了她的劣勢。

趙過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他知道鄧舍從來都是可以在小事上裝糊塗,卻在大事上,一旦做出決定,並自認為正確的,便幾乎從來不會再去更改。而「立妃」此事,關係重大,不僅國事,更牽涉家事。鄧舍斷然不會沒有自己的主意。

只不過,之所以一直遲遲不肯說,無非在權衡利弊罷了。

洪繼勛、姚好古一道又一道的條陳,趙過剛才也都大致地看過了一遍,雖說盡皆是挑選的對己方有利之因素,但也確實分析得十分透徹。料來鄧舍在經過一番綜合比較之後,定見大約也該有了。

那麼,為何又召趙過來?趙過對此心知肚明,他非常清楚,不外乎因其一直沒發過言,是保持中立的。越是中立,越是可信。故此,鄧舍其實只不過是想再聽聽他的意見,確定一下個人的決定而已。

而鄧舍的個人決定是什麼?趙過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

為什麼呢?又因為他也很清楚。他與洪繼勛、姚好古的身份不同。他是鄧舍的「故交」、「發小」。以他對鄧舍的了解,他相信,只要他忠心耿耿,知道進退,就絕對不會失去鄧舍的信任與倚重。也就是說,洪繼勛與姚好古需要爭寵,他完全不需要。試想,他既然在平時都能做到嚴格地要求自己,在這個微妙的關頭,他怎肯大意到丟失謹慎?

也正因此,也正如鄧舍的希望,他徹底做到了客觀與公正。

分析過續阿水,他又順著往下說道:「主公後院,還有幾個高麗公主。若能從中選擇其一,立以為妃。則對安穩朝鮮、南韓,或會大有幫助。只是,臣也聞言,蒙元入主中原,昔日韃酋忽必烈有對子孫的訓示,言稱梵谷麗女不得入後宮。元政雖弊,這一條卻是不錯。如今元主,自高麗奇氏得立為皇后,內霸宮廷,外接權臣,用高麗權閹,亂天下事。可見忽必烈還有很有點先見之明。臣以為,對此一點,主公卻是不得不防。」

鄧舍微微頷首,他就從沒想過立高麗女子為妃。

就連對軍中的武將他都曾有明文規定,可納高麗女子為妾,嚴禁娶高麗女子為妻。不分官民,凡戶主為漢人者,所立家中之嫡長,亦非漢人不可。他身為燕王,海東之主,更不可能帶頭去破壞此令。

鄧舍看趙過半晌沒往下說,主動問道:「顏家小姐呢?」

雖有姚好古提議立顏淑容為妃,但是顏淑容到底不比羅官奴等人。羅官奴等已經是鄧舍的後院姬妾了,所以,趙過可以直言;而顏淑容畢竟還只是姚好古的提議。故此,趙過直等到鄧舍問及,他才說道:「顏家小姐,乃聖人苗裔。其父雖非為顏家之長,也卻是貨真價實的顏子後人。

「主公曾言:驅除韃虜,恢複中華是為我海東之願。顏家小姐若能得立為妃,對號召天下衣冠,得讀書人之望,必有幫助。乃至聚中原、江南之民心,想來也都會不無裨益。只不過,顏家乃山東之土著,名門大戶,又與孔家等等,悉被世人視為一體。其之有利,亦不免為弊。」

顏淑容的家族,雖然在軍中、行省沒有多大的勢力,鄧舍也很注意控制,至今只用了顏之希一人。但是,如果立了顏淑容為妃,再加上聖人苗裔的頭銜,又與孔家交好,顏家會不會因此而得以壯大?導致尾大不掉?

自古以來,帝王之后妃,希有孔、顏之後人。帝王者,一代之帝王。聖人者,百代之帝王。儒教,又稱名教。天下讀書人,十有其九,皆孔孟之門生,名家之子弟。權力與名望,這兩者一旦結合,會不會出現嚴重的後果?不但對政權的穩定,更對日後治理海東之方針,再遠一點說,甚至治理天下的方針。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深遠。不可不深思熟慮之。

趙過猜測的很對,鄧舍對立妃的確早有定見。唯其一直所猶豫不決者,正在於此。

姚好古是一個儒生,他深信聖人之道,當然支持立顏淑容為妃。鄧舍也很喜歡顏淑容,但他是一國之主,不得不為後人考慮。他可以做到不受太多顏家的影響,顏淑容若有子呢?或許顏淑容有子也無所謂,有他的教育也不成問題。但是,怕就怕此事成為「定製」。若有後來者循「故事」,以為前例,再立孔孟之後為妃呢?他的後人們,能保證不受儒家太多的干擾和影響么?

儒家自有道,真正的儒者也確實值得人敬佩,繩綱紀、定上下、導人善、厚風俗,治國不可缺。但若受儒家影響太深,真的去搞出一個什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純用儒術治國,卻絕對不可行之。

漢朝時,宣帝起自民間,了解民情,重視法制。而他的太子柔任好儒,卻勸說他道:「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說道:「漢家自有制度,本為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乃嘆道,「亂我家者,太子也!」後來,太子即位為元帝,果因一些政策,致使國家產生了危機。且元帝年間,外戚橫行。篡權之王莽,也即元帝皇后的外甥。

鄧舍沉默了很久,最後喟然嘆息,說道:「阿過,阿過!我知之矣。」

……

洪繼勛問道:「然則,請問主公。打算立誰人為妃?」

鄧舍答道:「續阿水。」

洪繼勛愕然,繼而勃然,作色道:「士誠舊妻!主公欲令天下人笑么?」

「顏家小姐,如何?」

洪繼勛大怒,幾欲拂袖而起,大聲地說道:「主公欲令海東亂、進而天下亂,以至主公之家中亂么?」漢宣帝的那句話,洪繼勛在條陳里也有寫過。因此,他此時有這麼一個質問。立顏淑容為妃,是不是也想亂家?

鄧舍一笑,顧視文華國,道:「先生何其怒也!」面色一正,道,「我適才戲言耳。羅家娘子,如何?」

洪繼勛回嗔作喜,行跪拜大禮,說道:「羅家娘子聰慧,年雖少,有貴人之姿,又已有身孕。兼且其父羅郎中秉性純厚。若她能得立為妃,不但主公之福,眼看嫡長亦可確立,並且誠然海東之福,可示主公不忘舊人的仁厚。人主豈可能有戲言?臣便請主公明日即頒令旨,以宣海東。」

鄧舍哈哈大笑,面色甚愉,心中卻想道:「姬宗周說為臣難,為君也何嘗不難!若尋常人家,三五畝地的一個田舍漢,娶個老婆哪兒得來這麼多的麻煩與周折?還不能隨心所欲。」嗟嘆不止。

他對羅官奴也不是沒有感情,也很喜歡她。但這種喜愛,更多的與男女之情的喜愛無關。純粹的是一種對「天真無邪」的喜愛。遠不及顏淑容帶給他的心動,但是為從長遠計議,卻也只能忍愛將之放棄。

他猛地想起,前陣子才剛暗示過羅李郎。說:如果有人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