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漢騎北來擁鐵戈 第十八章 招降

鄧舍雖遠處海東,對大都的宮廷爭鬥還是有些了解的。

當今元帝在位已久,奇氏之子愛猷識理答臘自至正十三年被冊為皇太子以來,至今已近八年,春秋日盛。

元朝有個慣例,凡立皇太子,則皇太子必兼任中書令、樞密使。中書令,是中書省的最高長官。樞密使,是樞密院的最高長官。

儘管這兩個職務,虛銜大過實職,比如樞密院,掌握實權的其實還是樞密院副使等這些副手官職,皇太子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名義上的首腦,但是畢竟躋身入了朝堂中最為核心的決策權。

至正十四年,元帝下了一道詔書:「敕: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凡奏事先啟皇太子。」可以說,有了中書令與樞密使這兩個官職,軍國之事,皇太子便無與不聞,「皆其所臨決」。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若在其位,面對權力的誘惑,卻就很難有人依然能做到不謀其政了。況且時值天下大亂,列祖列宗打下的江山眼看岌岌可危,而當今元帝頂著「魯班天子」的美名,怠於朝政,荒於游宴,皇太子又正年輕氣盛,加上奇氏野心勃勃,各方面因素結合在一起,他難免就產生了篡班奪權的想法。

去年五月,皇太子奏請巡北邊以撫綏軍民,看似為國分憂,勤於政事,實則呢?往深里根究,不排除他有藉此發展個人勢力的念頭。只不過,最終因「御史台上疏固留」,他沒能成行。

隨即,在奇氏的攛掇與支持下,他又打上了太平的主意。

太平時任中書省左丞相,是為元帝的近臣,位高權重。奇氏與他派了朴不花親自出馬,告訴太平,他們打算行「內禪」之事,逼迫當今元帝讓位,詢問太平的意見。太平受當今元帝恩重,默不作聲,沒做回答。奇氏又招他入宮,「舉酒甚前意」,太平始終卻不肯鬆口,堅持不肯同意,「終依違而已」。

皇太子很生氣,幾個月後,尋個借口,杖殺了兩個人。一個中書左丞成遵,一個參知政事趙中。因為此兩人皆太平的黨羽,他殺雞儆猴。中書左丞,正二品。參知政事,從二品。二品的大員,他說殺就殺,由此也可見,他的羽翼已然初成。

太平知勢不可留,為保命起見,他稱疾辭職。拜太保,養疾家中。有台臣奏言,以為如今時事艱危,太平有治國的才能,不用太可惜了,「以師保兼相職為宜」,最好能夠還兼任中書左丞相的官職。然而,「帝不能從」。

不是「不從」,而是「不能從」。連自己的近臣都保不住,當今元帝的為難困境,皇太子的咄咄逼人,亦由此也可想而知。

那麼,皇太子既然已經有了這麼大的勢力,為什麼還沒辦法強迫元帝「內禪」呢?原因有三個。

首先,朝堂上忠誠元帝的臣子還有很多,如御史大夫老的沙等。老的沙是個色目人,為當今元帝的母舅,忠心耿耿。

其次,元帝在位二十多年,權臣盡數死在其手,斬殺一品大臣數百,權術手腕還是很厲害的,積威猶在。一點兒的讓步,不危及根本利益,他可能不予理會。若真把他給逼急了,皇太子難為對手。

再次,也是最關鍵的一點,皇太子手上沒兵權。

他兼任樞密使不假,但是樞密院「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管的是「政令」,卻並不直接掌軍。即便掌軍,放在太平年月尚好,而今亂世,實際的軍權在哪裡?在地方割據軍閥的手中。簡而言之,在察罕與孛羅的手中。

察罕何等人物?風頭正勁。

陝西、山西、河北、河南,元廷的半壁江山之所以能得到保全,之所以能從小明王、劉福通的手中奪回、光復,可以說差不多皆為他一人之功。有這樣大的功勞,功高震主,他會把皇太子放在眼裡么?

退一萬步講,就算他積極支持皇太子,皇太子敢接受他的支持么?有元一代,權臣亂政層出不窮,接受了他的支持,豈不自尋死路?當今元帝初年,權臣伯顏之亂,距今不過二十載,前轍猶在,絕對不能復蹈。

而且,當時還算太平,現在宇內大亂,今時不比往日,故此更不能輕易去尋察罕的支持。試想:察罕本就風光無限,皇太子若再推波助瀾,由他藉助自家的影響,成一枝獨秀,發展到最後,這日後的域中,究竟誰家之天下,怕還真說不準。

察罕的支持不能找。孛羅的支持難以找。

帝王心術,不外乎平衡二字。當今元帝深諳此道。為了平衡察罕,他一直以來,對孛羅都有或明或暗的扶植。孛羅既得利益,又何必多此一舉,干冒天下之大不韙,跟著皇太子折騰呢?

就在奇氏與皇太子發愁沒有兵權的時候,鄧舍的使者來了。

不知她怎麼想的,聞聽到這個消息後,突然異想天開,尋思:「能不能藉此機會,給皇太子弄點兵權呢?」與朴不花等人一商量,覺得大有可為,所以,她當機立斷,親見劉世民與羅李郎。

本來,劉世民與羅李郎此次出使的目的,是希望搠思監與朴不花能說服奇氏、皇太子,運用一些他們在朝中的影響力,或者適當地偏袒察罕、或者適當地偏袒孛羅,爭取挑起此兩人的不合。

明面上的理由,是因為孛羅實力太強,海東怕他進攻自己,希望能得到些許喘息的時間。實則鄧舍之本意,是希望察罕能因此而暫時沒有餘力東顧益都,從而給海東吞併山東創造出一個寬鬆的外部環境。是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相對的,鄧舍願意用王祺的頭顱並及重禮,做為回報。

可既然如今奇氏有了這樣的念頭,顯然單只王祺的頭顱就不能滿足她了。反正察罕與孛羅皆不能為其所用,挑撥他兩人不和,只要不傷筋動骨,無損元廷的實力,倒是無所謂。平衡之道嘛。說實話,即便沒有鄧舍的要求,元帝與皇太子也是存了有這個想法的。

答應鄧舍可以,但是奇氏提出了兩個條件。

第一,鄧舍必須接受元廷的任命,從桌子底下走到桌面上來。仿張士誠舊例,拜鄧舍為太尉。

第二,命令鄧舍即日與納哈出言和,開遼陽關防,許漠南、漠北的蒙古人南下,並改任納哈出為知遼陽行省行樞密院事。

同時,在鄧舍現有地盤的基礎上,遼陽行省與海東行省不變,以鄧舍兼任遼陽行省左丞,以皇太子的一個親信為遼陽行省平章政事。用奇氏在大都的族人三寶奴為海東行省左丞,鄧舍兼知海東行省行樞密院事。

她的第一個條件的重點在迫使鄧舍由暗轉明,等於向天下宣告,他投降蒙元了。第二個條件的重點在安插羽翼、控制海東、遼東。使得皇太子可以藉機掌握一些軍權,壯大後黨的聲勢。

劉世民與羅李郎的彙報,很快就送到了益都。

鄧舍看完之後,楞了半晌,半天說出一句:「偷雞不成蝕把米。」與納哈出議和,包括開遼陽關防,他都可以接受。但是要他光明正大地去接受蒙元的任命,任皇太子在海東安插羽翼,根本沒有可能。

他問羅國器等人:「諸位以為如何?」

「奇氏會提出這麼兩個條件,實在出人意料。」羅國器道,「這分明是借雞下蛋,想通過控制咱海東,來給她謀取私利。如果答應她,那咱便成了為他人作嫁衣裳,處在了被動的地位,……」他搖了搖頭,「臣以為,絕不可答應。」

潘賢二跨步出列,提出了相反的意見,道:「不然。臣以為,奇氏的這兩點要求,重點不在借雞下蛋,以主公在海東的威望,就算任她來安插羽翼,放手不管,海東上下又有誰會聽她的?

「尤其我海東的軍隊,乃主公一手創建,別說任納哈出為知遼陽行省樞密院事,任三寶奴為海東行省左丞,哪怕再把遼陽行省左丞等等的職務,也悉數交由她的人來擔任,充其量不過傀儡罷了。海東的實權還是在主公的手裡。

「因此,奇氏的這兩點要求,前期的重點當在迫使主公由暗轉明。以臣之見,答應了她也無妨。只要主公答應,她便會挑撥察罕與孛羅內鬥,對我海東實則有百利而無一害!何樂不為?」

楊行健連連擺手,不以為然,說道:「非也非也。潘大人只看到了利,卻沒看到名。

「請問潘大人,如果主公答應了奇氏,兩個後果,該怎麼面對?其一,主公便成了背主降敵的小人,且這個敵人還是胡虜,與我炎黃貴胄有血海深沉,勢不兩立。天下的英雄,會怎麼看主公呢?會怎麼評價主公呢?

「其二,咱們現在益都,主公圖謀山東的根底,便是因為我海東與益都本為一家,王士誠對咱們沒有太大的提防。設若主公接受了奇氏的條件,我海東在益都還有立足之地么?我海東還怎麼攻略山東?」

潘賢二自知,他在鄧舍心目中的地位,遠不及羅國器、楊行健這些人,表現的很謙虛,他說道:「名不正、言不順。『名』之一物,固然重要。卻不可拘泥。

「臣打一個不恰當的譬喻,周郎稱曹操:『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也。』被直呼為賊,曹操不可謂沒有惡名。曹髦說司馬昭:『司馬昭之心,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