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英雄無聲天地老 第七十章 決戰(一)

當日夜間,李首生與數人喬裝出城。兩天後,左翼的李鄴首先出城,趙過出蓋州軍馬兩千屯駐海州巡檢司,嚴防把守南部東西通道。

海州巡檢司「襟帶遼陽,羽翼廣寧,控東西之孔道,當海運之咽喉,遼左重地也」。遼為海州南海郡,金為澄州,到了元朝,因為人煙稀少,廢棄不用,不過城牆的基礎在,趙過派人做過重建。

同一天,慶千興、河光秀趕赴城西高麗營的防區駐地,親臨前線,臨陣指揮。高麗營的戰鬥力弱些,不過慶千興經驗豐富,河光秀忠心耿耿,西邊的納哈出又無鬥志,暫時來說可保無虞。

道路上積雪早化,天很冷,也很乾燥,不耽誤行軍。

李鄴行軍的速度很快,只用了兩天就順利抵達。各部的軍報絡繹送回,均無敵情。遼陽城中的鄧舍卻遲遲不動,楊萬虎諸人摸不清他的想法,數次請命,全軍士氣高昂。

終有一天,李首生等人輕騎而回。

鄧舍把他召入密室,兩人密談許久。出來後,鄧舍神清氣爽,當即傳命三軍拔營,當晚啟程。這已是李鄴等人出軍後的第四天了。

從廣寧方向來的探馬不絕於道,軍情一日三遍。元軍大約見了鄧舍的檄文,得到了他大張旗鼓將要出軍的消息,連日來加快了進攻的力度,連克潘誠數營,截止今日上午,前鋒距離廣寧不足二十里。

「報大將軍。轅門外,有一騎前來,引了七八隨從,自稱廣寧信使。」

兩天後,鄧舍的中軍駐營廣寧城南,輪值將校進來稟告。

此為意料中事,鄧舍毫不奇怪:「請進來罷。」

帥帳中有楊萬虎、左車兒、陸氏兄弟等人在場,鄧舍沉吟片刻,道:「你們先行退下,各自回營約束士卒,督促築造工事。韃子騎兵多,我營地才扎未穩,需得防著他遣派小股人馬,繞過廣寧前線,趁夜偷襲。」

說完了,他想了想,又吩咐兩句,眾人躬身退下。

帥帳外走進一人,年約五旬,相貌清謹,裝束整齊。見他頭帶唐巾,一襲青衣,腰懸長劍,劍柄上鑲嵌了塊纏絲紅瑪瑙。他向鄧舍長長一揖,道:「在下王宗哲,見過大將軍。」口音古怪,似浙西,又不太像。

王宗哲?鄧舍聽著耳熟,似有所聞,驀然間想起,慌忙下去,伸手扶他起來,問道:「敢問遵使,可是河北的那位王宗哲么?」

曆數這二十年來,類似的問題,王宗哲不知聽多少人問起過,他早習以為常,也並不奇怪。他恭恭謹謹地堅持著行過禮,回答道:「正是在下,賤名有過入將軍耳中么?實在有污清聽。」

「老先生快快請起。」

鄧舍肅然起敬。

王宗哲,字元舉,至正八年左榜狀元。

元代的科舉,分為左右榜,左榜錄漢人、南人,右榜錄蒙古、色目人。元朝尊右,左榜狀元雖不及右榜狀元,卻貨真價實,學問上遠甚右榜許多。不但如此,他不僅是狀元,還是自元有科舉以來,唯一的一個連中三元的狀元,也就是鄉、會、殿試皆為第一。

這是極其罕見的,鄧舍幼年上私塾,聽先生講過。

聽說他在湖廣居官,卻不曾想到,何時投入了遼東紅巾?更不曾想到,潘誠竟然能籠絡到這等的人物。鄧舍頗是奇怪,遼東三平章里,最用心招攬讀書人的,可不是潘誠,而是關鐸,關鐸怎就把他輕輕放過,不來爭取?

鄧舍心中轉念,含笑請他坐下,招呼侍衛上茶,稍作打量,開口道:「久聞老先生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叫我好生高興。三生有幸,三生有幸。」

這話一點兒不誇大,史上連中三元的狀元郎,到元朝為止,加上金朝的,也不過十人出頭。

王宗哲遜謝不敢,他坐的拘束,雙腿併攏,兩手端端正正放在膝蓋之上,像個師長面前的學子,沒有使者該有的樣子。鄧舍不知怎的,想到了河光秀。河光秀的坐姿恰好與他相反,如同他唇上鬍鬚的逐漸加厚,隨著官職的升高,他坐下後雙腿岔得也越來越開。

「老先生此來,潘平章有何指示?」

「指示不敢,聞聽大將軍主動引軍來援,潘平章欣喜得緊。廣寧前線交戰正熱,有大將軍的百戰精兵來助,我廣寧壓力頓減。」王宗哲說話不看人,眼神遊離,偶爾一看鄧舍,迅即閃開,他說道,「不知大將軍今來幾許人馬?」

「虎賁三十萬。」鄧舍道,隨即轉口,笑道,「自家人,我不說虛話。三十萬給韃子聽的,我實際帶來五萬人馬。」

「步、騎各有幾何?」

鄧舍眼皮子不眨,王宗哲隨問,他隨答。他答道:「步卒四萬,騎兵一萬。五千人為先鋒,築營在我中軍右前方五里地外,老先生來的路上想必已經見過。五千人為中軍,並神機營,隨我駐紮此地。」

「神機營?」

進轅門前,王宗哲大略掃過遠近軍旗,看千戶旗幟的數量,差不多也就五千人上下。他也看到了神機營的軍旗,當時就有納悶,像定東、安東之類的營號很好理解,神機營什麼意思?

「神機營者,天公造物、如有神助,此為我遼陽城開山搭橋,專責工事築造的一營。」鄧舍如此回答。

王宗哲不曾多想,點頭知曉。他張口又欲問些甚麼,鄧舍打斷他,好奇問道:「有句不該問的,還請老先生毋要見責。」王宗哲咽下想說的話,道:「大將軍言重了,有話儘管請說。」

「我聽老先生說話,口音似南而有北,想來老先生去過不少地方?」

王宗哲道:「說來慚愧,在下本河北人,早些年糊塗了心腸,曾任官偽元。先在浙西,隨後調任湖廣,在江南前後近二十年。六年前,在下棄官回家。古人詩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在下不但鬢毛衰了,連帶鄉音也改了許多。因此,說話的口音就怪異了些,還請大將軍不要見怪。」

他這話里有不盡其實的地方,他並非因了倦怠棄官,實則遇了徐壽輝的義軍兵亂,他棄城而逃。

當時江南徐壽輝、張士誠等人勢力極盛,而他的家鄉河北近處京畿,稍微安穩。當下他千里迢迢回去不久,誰料小明王三路北伐,關鐸一路經過,潘誠聽聞過他的大名,卷帶入軍,他自此「棄暗投明」,成了紅巾的一個謀士。

鄧舍一打岔,王宗哲忘了方才的問題,抬著眼睛想了會兒,想到了!他開口要再問,不外乎鄧舍軍中虛實諸事。

鄧舍不給他機會,端茶奉水,搶先問道:「如老先生言語,韃子攻城甚急,潘平章有何示下?但末將可為,無不尊命。老先生,請講罷。」

王宗哲呆了呆,道:「潘平章請問大將軍:大將軍此來,挾師十萬,兵精將勇,氣勢洶洶。潘平章請問大將軍:大將軍為廣寧來邪?為韃子來邪?」他尋章摘句老雕蟲,不經意便帶出之乎者也。

鄧舍心想:「誅心之言。」他神情自然,回答道:「遼陽與廣寧同氣連枝,我今番前來,自然為韃子,為助廣寧解圍而來。」

「若是如此,則為何大將軍駐軍城外三十里?廣寧雖小,大將軍的十萬虎賁還是容得下的。潘平章請問大將軍:欲待何時入城?城中府舍、軍營,平章大人已為大將軍備好了,只等大將軍軍馬入住。」

步步緊逼。

鄧舍道:「守城首在野。廣寧,僅有閭陽與之呼應。設若韃子的西路軍馬出遼西,先克義州,再克閭陽,隨後齊聚廣寧城下,則廣寧成孤城。自古善守者,兵卒精悍、糧草充盈,而不見有能守孤城、破敵大勝的。

「故此,我屯軍城外,挖土為壕,壘土為牆,用我數萬虎賁,造一臨時小城,與廣寧做犄角之勢,同時連同閭陽,呼應南北,從而才可以確保閭陽的安全,也從而才可以確保廣寧不致陷入孤城的絕地啊。」

談兵論陣,王宗哲不是鄧舍的對手。他默然無語,過了會兒,接著照本宣科,轉述潘誠、抑或潘誠某個幕僚的原話。

因為鄧舍的回答很詳細,他有幾個問題沒必要再問,跳過去,他繼續問道:「潘平章請問大將軍,大將軍若不願進城,空擁十萬虎賁,坐觀廣寧鏖戰。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的志向,莫非不過一紙空文么?」

斥責鄧舍小人,表裡不一,偽君子,用偽裝的慷慨忠義來沽名釣譽。鄧舍勃然大怒,拂袖掀倒案幾,茶碗跌落一地。他按刀怒視,他的怒氣來的衝突,細想情理之中,少年人年輕氣盛,人人皆知,鄧舍又是個喜好名聲,豈可容忍當面侮辱?

王宗哲打個激靈,吶吶無言。

帳外的侍衛聞聲闖入,刀劍出鞘,惡虎噬人也似,兇狠狠盯著王宗哲,就待鄧舍一聲令下,即刻拖出去,他立馬人頭落地。王宗哲呆若木雞,坐在椅子上,他反應得慢,面色一點點慘白下去,他眼睛可看向鄧舍了,想求饒,不知說什麼,有口無聲。

鄧舍怒視他良久,長長吸了口氣,勉強壓制下怒火,他提高聲音,斬釘截鐵地說道:「驅逐韃虜、恢複中華,此主公之志願也。主公的志願,便是我們做臣子的志願。潘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