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英雄無聲天地老 第四十八章 清洗(三)

送走了洪繼勛後,鄧舍疲憊卻無法入眠。

他敏銳地意識到,雙城出現了大問題。先有女真人叛亂,或許可以解釋為偶然;但緊接著又有錢士德與李夫人在帥府之內,公然投毒,令得鄧舍險些喪命,這就不得不引起人的重視。

聯繫過往,永平起兵至今,將近一年的時間,八百人而至十萬,從無立錐而到佔據數十城池,真可謂其興也勃焉。擴張過快,除了好的方面,帶來的後果也有壞的方面。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比如求生,可以放下彼此內部的矛盾,團結一致對外。如今雙城儼然遼東一大勢力,求生不再重要,權勢成為焦點,內部矛盾轉而升級為了主要矛盾。

同時,外部的關鐸、納哈出,也紛紛染指進來,扶植各自的代理人,覬覦雙城這塊肥肉。

在這內外矛盾的交錯、推動之下,可以說,雙城之變,它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它今天不發生,它明天也會發生,不把根子的問題解決,它早早晚晚還會再次發生。

鄧舍想起了一個比喻:譬如黃河之水,初發源時,清澈見底;隨著水勢的增大,綿延千里,泥沙俱下,變得黃濁不堪。要想恢複清明,唯有一策:大浪淘沙、去蕪存菁。

這也正是洪繼勛的想法。

「內部的問題不徹底解決,將軍就好比在火山口上坐著,類似的事件隨時會再度爆發。」

要保持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或許很容易;要保持一個政權的純潔性,很難。洪繼勛的矛頭,直指地方衙門各級官員。他列出了個清單,高麗地面的漢人到底太少,雖有鄧舍數次從軍中抽調軍官補入地方,然而地方官員中漢人與高麗人、渤海人的比例,差不多仍然只有一比五。

「漢人居官者,多徒有高位;畢竟言語不通,人情風俗不熟。各地的高麗大戶,他們世代生長於此,勢力盤根糾結;政令雖出自將軍總管府中,落實與實行的過程里,往往受有阻力。……欲清澈水源,這些人,非除去不可。」

除去不代表殺掉,移民就可以了。

充實漢人進來,移民土著出去。換一個新的環境,換一個陌生的環境;沒有了過去的人脈、沒有了威望名聲,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便是只虎,也只有老老實實地趴著。

「這是第一步。」

地方大戶往往與地方官員有勾結,互相以為倚仗。官員有著大戶沒有的權力,大戶有著官員沒有的地方人脈。遷移走了大戶,使得官員缺少聲援,就可以動手整頓衙門。

「整頓衙門並非完全用漢人頂替高麗人,一來漢人太少;二來只有高麗人,才熟悉高麗人,基層辦事的,非高麗人不可。」

「先生之意?」

「裁汰部分不夠忠誠的高麗人,將其餘有用吸納加入為漢籍。加入後,就視其為漢人,與漢人有相同的待遇。這樣,既可為我所用,又能分化麗人土著,實在一舉兩得。」

鄧舍皺了眉頭,移民、裁汰,這兩步看起來容易;幾十個城池,做起來麻煩,沒有一兩個月難見成效。他把視線轉向掛在牆壁上的地圖,沿著雙城向西,迤邐穿過山地、江河,遼陽、瀋陽的位置划了一個鮮紅的叉。

正值遼東龍爭虎鬥,難遇的良機;不參與其中的話,太過可惜。待關鐸、納哈出勝敗一定,可就再沒有插手的機會。外有良機,內有憂患,何去何從?該如何選擇?

鄧舍看向洪繼勛,洪繼勛一襲白衣。高麗人與女真人一樣,尚白;他成長雙城日久,在這方面受有影響。他打開摺扇,啪的聲,又合將上去,靜靜等待鄧舍開口。

女真叛亂、張歹兒來信;洪繼勛擅自調軍、吳鶴年私下講了許多他的壞話。移民不要緊,裁汰官員的權力太大,誰也看的出來,這顯然是一個安插親信、排除異己的大好機會。

北風入窗,冰寒徹骨。

鄧舍深深地吸了口氣,他展顏一笑,道:「既如此,便如先生說。先生也知道,過了這村、沒有這店,遼東方面我不能丟下;內事由先生,外事由我,如何?」

洪繼勛等的就是這句話,當此遼陽關鍵時刻,鄧舍豈會袖手旁觀?他對此一清二楚,早在鄧舍回來雙城那天,彼此的心意就試探的明白。

話說回來,他雖知鄧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但是評心而論,他並不想管內事。可錢士德的內亂誰也沒預料到,計畫趕不上變化,放眼雙城諸人,除了他,真沒第二個適合管這事兒的人了。

外事不可拖,內事一樣的迫在眉睫;為了雙城,為了凌雲壯志,捨我其誰?

他回了個笑臉,痛快地接受了鄧舍的任命,道:「將軍既以此事托我,……」他援引了個典故,「便如漢高出關中,蕭何鎮國。小可不才,也願效仿先賢,必不辱將軍之命。」

鄧舍當即口述,洪繼勛潤色起草。畢千牛奉上印章,一紙文出雙城府,暮入平壤城八千。

「令:遼陽行省、雙城總管府大將軍鄧,今聞總管府諸城,多有大戶、官吏勾結,取我民脂、索我民膏,至有破家賣子,不足一日之餐者。種種慘狀,實令人聞之潸然。

「天下大亂久矣,我之所起兵,為撫民而非殘民。官也者,牧羊也,以狼驅羊、實非人子!著洪繼勛、羅國器,下巡諸城,逆我意者,斬;非我意者,斬;知我意而不為之者,斬。

「嗟乎!菜也者,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聖人有言:簡以好德,可以為大臣。著府衙官吏,月初一日,食貧民飯。盼諸官員爾等,人人悉心為民,勉之勉之!」

一場以撫民為借口的大清洗,就此展開。與此同時,各城諸軍提早得到命令,升高警戒級別,大批大批的軍隊開進城中,防止因此生亂。

面對突然起來的巨變,各地的高麗人反應不一。佔了大多數的窮苦百姓,聞訊欣喜,他們才不管當官兒的是誰,只要給他們實惠,就是好官兒。更何況,漢人怎麼了?大將軍早在平壤的時候,不就說了,漢人、高麗人同為箕子的後人,大家本為一家。

這個時候,吳鶴年平時的工作效果就出來了。

他遵照鄧舍的命令,大力培植、發展說書、歌舞、戲劇等勾欄事業,組織人編寫了數十上百反應漢、麗一家的新歌、新戲。這本來就是事實,有史可依的,說服力很強,幾個月的宣傳下來,成績斐然。

至於少數處在被打擊範圍的土著大戶、府衙沿用的前高麗時代的官吏,他們彷徨無措,心有怨望,苦無實力。就如待宰的羔羊,空自看著屠夫磨刀霍霍,無可奈何。

把視線從各城收回,重新回到雙城。

陳虎、河光秀單騎出城,坐鎮城外營中,安撫軍心,監視降軍。楊萬虎引本部數千人,長驅入城,接替城防;原本的城防軍將領受了姓史的百戶牽連,鋃鐺下獄,百戶以下軍官士卒悉數調出城外。

雙城捕盜司暫交洪繼勛指揮,並撥給三百軍卒,全城出動,凡有參與叛亂、在叛亂中趁火打劫、抑或是與李氏本有親戚、來往的各色人等,不論漢人、高麗人、渤海人、女真人,一概先行請入總管府,問話偵訊。

府衙牢房裡,川流不息。最早進去的幾個官兒,因了官職高,有特別的優待。越往下,牢獄條件越不好;他們住在最上邊的一層,其中就有羅李郎。

昨夜內亂,殺聲盈城,他與家中妻妾摟抱著鑽入床底,戰戰兢兢到了天亮;還沒明白髮生了事兒,緊接著就被捕盜司的人帶到了這裡。

隨他一起的,另有總管府的數個官員,互相一問,都茫然不知原因。羅李郎面色蒼白,凍了一夜不說,這都快下午了,水米未進。牢門打開,先前叫出去問話的一人,被推了回來,名叫朴獻忠,因了擅長巴結阿諛,素被吳鶴年看做心腹的。

「怎麼說的?昨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

朴獻忠土生土長的雙城人,標準的高麗人長相,一個刀把臉,一雙小眼睛,深深凹陷。他打著哆嗦,道:「有人內亂,入他娘的,差點害死了大將軍。」

羅李郎倒吸一口涼氣:「誰人?」

「李成桂家的那賤婦,還有錢士德。」朴獻忠義憤填膺,他本為商賈,鄧舍入了雙城,提拔他為官,有了權、有了勢,過的不知比以往好了多少倍;眼看日子越過越好,偏有人此時生亂!

他不惱怒鄧舍關他入了牢獄,他是高麗人嘛,理該如此。但他不能忍受竟然有人敢向鄧舍下手,錢士德是漢人,他不敢痛罵,朝地上啐了口,「那賤婦!……狗膽包天。」

「李夫人?」羅李郎嚇了一跳,忙追問,「大將軍呢?沒事兒吧?沒被叛軍得手吧?」

他女兒現在鄧舍府中,叛軍若是得手,十有八九,他得受株連而死;即便叛軍沒得手,鄧舍要是死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而今的權勢地位,定然難保。

牢中的幾個官兒,或者漢人、或者高麗人,都是有女兒、親戚嫁入軍中,給軍官們做妾室的;羅李郎想的,也正是他們想的,一個個眼巴巴看著朴獻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