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變 「傻子」年廣久

在被鄧小平點名後,年廣久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這個只會寫五個字(分別是「年廣久」和「同乙」——指「同意」)的小販被譽為「中國第一商販」。在隨後的十多年裡,每逢改革風雲變幻,他的際遇便會隨之跌宕搖擺。

1986年春節前,傻子瓜子公司在全國率先搞起有獎銷售,並以一輛上海牌轎車作為頭等獎,三個月實現利潤100萬元。但好景不長,國家下文停止一切有獎銷售活動,年廣久陣腳大亂,公司血本無歸。1989年底,私營經濟再度成為灰色名詞,蕪湖市突然對年廣久的經濟問題立案偵查,罪狀是他在與蕪湖郊區政府聯營期間「貪污、挪用公款」。年廣久是一個文盲,看不懂按會計制度製作的規範的賬本,於是企業里的財務自是一本糊塗賬。他說過:我只知道進腰包多少錢,出腰包多少錢就行了。這個案件一直拖了兩年,1991年5月,蕪湖市中院判決,年廣久的經濟問題不成立,卻因犯有流氓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期三年。據年廣久自己說,在法庭調查中,法官問他:你是否以解決工作為名,姦汙過10名女工?他回答:不是10個,是12個。他後來對記者說:你給我湊足大滿貫,我不如給你湊一打。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一點他的名,一個月後他就被宣布無罪釋放。

年廣久結婚四次。1987年,50歲的他同一個20出頭的年輕女大學生第四次成親,演出了一幕驚世駭俗的情感劇。在當時,他的婚姻成為人們鄙視暴發戶的一個公證。年廣久有了錢後,很希望鄰里鄉親社會公眾另眼看他。他想通過仗義疏財換取社會對他的尊重。在兒子上中學時,經班主任介紹,他準備給學校捐一筆獎學金,當學校就此進行討論時,許多老師提出異議:給優秀學生頒發「傻子」獎學金,這不是往學校臉上抹黑嗎?

年廣久一直習慣於家庭作坊式的勞作,一直到50多歲,他都打著赤膊親自上陣,在燒得通紅的大鐵鍋前炒瓜子。當市場一大,他就忙不過來。瓜子不夠賣時,他就到其他作坊收購,裝入自己的包裝袋,結果因為質量參差不齊而品牌大損。

1998年,中國改革開放20周年之際,《南風窗》記者多方尋訪,總算在蕪湖市再次找到61歲的年廣久,他們用下列文字描述這位當年的「中國第一商販」:他有些蓬亂的頭髮明顯留著倉促起床的痕迹,一身藏藍色的西裝也不見平整挺括,被煙熏得發黃的手上留著長長的指甲,一顆碩大的金戒指在乾瘦的手指上顯得分外惹眼,瘦削的臉上透著市井生意人特有的精明。

年廣久對自己的評價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而許多跟他有過往來的人則說他:小事精刁,大事糊塗。

2007年6月我見到年廣久,和他聊了一會兒,仔細打量著這個個體戶的活化石,完全印證了媒體對他的描寫。

民營企業的第二代我稱之為「公司時代」,實際上就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到2001年。所謂公司時代,就是自打有了《公司法》以後,所有的創業和經營活動是以公司形式展開的。這時個體戶已經不吃香,由於民間註冊公司越來越容易,所以大家都是以公司的形態開始做生意。而之前個體戶、萬元戶都是以個人和家庭為單位開展經營的。

90年代初,有一個浪潮叫做全民經商,人們紛紛下海辦公司,於是開啟了「公司時代」。公司時代企業的經營範圍擴大了很多,業務形態既包括傳統的簡單服務業,又包括大規模的內貿外貿,甚至個別的走私。有炒房地產的,有做期貨股票的,有做製造業的,也有從事其他的經營活動的。由於進入公司時代以後,經營的業務範圍越來越寬,市場化的要素也越來越多,比如土地也變成了市場化的生產要素,還有其他領域,包括有價證券、銀行也越來越商業化,金融業也在慢慢開放。

這時,參與市場經濟的人發生了很大變化。前面提到的兩種人當中的個體戶還存在,實際上現在數量還很多,但大家已經不重視他們,因為他們在經濟當中的分量越來越輕。再大的個體戶,也不頂你一個公司,一個公司盈利可能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而多數個體戶基本上只是維持個人生活,不能夠積累財富、快速發展。

幹部子弟這時也不太吃香了,官倒已經沒了,為什麼沒了呢?因為現在所有的政府壟斷資源越來越少,大部分資源已經市場化了;權力以及權力擁有者的親屬也沒有太大優勢了,加上做生意也越來越需要創業精神、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這些東西很多幹部子女是不具備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幹部子女就變成了第一階段殘留下來的一些富人,有錢了,但無緣成為企業家。在公司時代很少看見幹部子女了。

這個階段出來經商的主要就是下海的機關幹部,鄉村能人、大學生、研究生,以及海外留學歸來的人,這部分成為整個公司時代企業經營者的主體。這些人更懂得政策,組織能力、專業能力、學習能力、競爭意識更強,風險承擔的意識也更強。所以,公司時代迅速淘汰了個體戶和官倒公司,同時也催生出一大批成規模、上水平的好公司。

吳曉波在研究當代企業史時寫過這樣一段故事:「受南巡講話的影響,在政府的中低層官員中出現了一個下海經商熱,後來他們管自己叫『92派』。香港《亞洲周刊》引用遼寧省委組織部的數據說,該省在1992年前後有3.5萬名官員辭職下海,另有700名官員『停薪留職』去創辦企業。據《中華工商時報》的統計,當年度全國至少有10萬黨政幹部下海經商,其中最為知名者,是中共元老薄一波之子、時任北京市旅遊局局長的薄熙成,他於7月辭職下海,創辦了一家酒店管理公司。」

陳東升是「92派」這個名詞的發明者。1992年,他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做宏觀經濟研究,同時還擔任了一本管理類雜誌《管理世界》的常務副總編。有很長一段時間,他一直在興緻勃勃地策劃一個評價體系,想仿照美國《財富》雜誌的模型,搞一個中國500家大企業的排行榜。就在這時,國家體改委出台了《股份有限公司規範意見》、《有限責任公司規範意見》,陳東升認為這兩個「意見」的頒布「是中國企業發生真正變革的轉折點」。他後來說:「當時想創立企業,可是不知道資本從哪兒來,有了這兩個文件後,就可以去募集資金,可以去依據一種商業模式尋找投資人來投資。」同年5月,陳東升辭職下海了,選擇當時在國內一片空白的拍賣業,成立了嘉德拍賣公司,「那個時候就是滿腔熱血,當時都沒有拍賣的概念,除了在電視上看過,什麼都不懂。今天請教這個,明天請教那個,還去香港把拍賣過程錄下來,回家大家一起看。」很有學術素養的陳東升相信「創新就是率先模仿」,「要做拍賣,就得像索斯比(全球最大的拍賣行),對一流企業就要跟蹤它、學習它、追隨它」。到了1996年,嘉德已經成長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型拍賣公司。就在這一年,陳東升又募資創辦了泰康人壽保險公司。

民營企業的第三代,從2001年到現在,實際上進入了一個「創富時代」,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創富加速器是資本市場。這時很多公司從業務和規模上看已經不是一般的公司,它們中有許多都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行業的領導者,一些大公司和超大公司開始出現。由於這些大公司的出現,加上資本市場的放大作用,大公司的領導者,包括股東,都變成了快速的財富聚集者。他們迅速成為第三代商人,成為市場經濟中民營企業的一個主導力量。比如田溯寧和他創辦的亞信公司,開啟了中國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歷史,並且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這些代表新經濟的網路公司,阿里巴巴上市市值達100億美元,百度的市值已超過60億美元。最近幾家房地產公司上市,就有100億美元市值。所以在這個創富的時代,民營企業在某一個行業成為領導者已不稀奇,甚至成為壟斷者,風光無限。像國美在家電的流通領域已成為一個壟斷者。所以民營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創富的時代。這個時代商人的地位開始提高,商業道德成為一個主流的價值觀。比如現在的小孩,對於做生意很接受,對於有錢也不覺得是什麼不好的事情。另外,許多人越來越成為經濟動物,整個社會成為一個消費社會,買房買車和高消費成為一種時尚。

2001年以後也是陽光創業時代,市場更開放,沒有「原罪」了,社會富起來了,海外風險資本開始進入;創業者全面進入各個領域,特別是IT領域,公司治理結構比較清楚,財富開始呈現爆炸性積累,進入全球化創富時代;參與的人員結構也在變化,大量的海歸精英和本土知識青年進入,創業成為積極的人生,財富健康化。這個時代的財富稱為陽光財富,富豪是陽光富豪。不會有人再嫉妒別人賺了多少錢,而是羨慕。靠知識掙錢越來越成為主流,第二代企業必須轉化,否則會死在商業技能上,這個時代需要商業人才。

民營企業的進化過程用了將近30年,幾乎每10年一個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