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

一談到「性」,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xx,或曰做愛。中國人歷來是避諱談性的,以為性是低俗的、猥瑣的,甚至是齷齪的、邪惡的,會玷污人們的心靈,會影響家運乃至國運。雖然人到一定年齡之後都會xx,雖然正常的夫妻之間都會做愛,但此事可做而不可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在我年輕的時代,性禁忌的文化傳統在紅色革命的旗幟下被宣揚至極端,不僅性不可言,情亦不可言。於是,我輩就形成了「性語言障礙」,即使在有了多年的性生活經驗之後,仍然感覺難以啟齒,但罵人除外——於自己心愛之人不可言性,於他人之母卻可大肆言性。受這種「貶性文化」的影響,我在後來撰寫小說時便有些偏執,似乎只有反面人物可以有性行為,而正面人物的愛情都應該是「無性」的,以至於一些讀者批評我的小說不真實。例如,著名法學家張衛平教授說我的小說「太乾淨」;著名作家莫言先生說我的小說主人公「太矯情」。後來,我進行了認真的反思,而今年夏天的歐洲之行更使我「被洗腦」。

今年的暑假對我來說是名副其實的。我應德國馬普國際刑法研究所的邀請來到弗賴堡,進行講學和學術交流。弗賴堡位於德國的南端,毗鄰法國和瑞士。城市不大,人口約20萬。那裡是德國有名的「黑森林」地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兩個月的時間內,我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在輕鬆的生活氛圍中,近乎不受干擾地享受假期的悠閑,隨意地看看異國風光,率性地寫寫遊學札記,甚至還有了閱讀小說的時間。

我選讀了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k)的小說《朗讀者》(我讀的是英文版,書名為the reader,或譯為「閱讀者」和「生死朗讀」),主要原因是該書作者和我同樣具有作家和法學家兩種身份。據說,這部小說已經被翻譯成35種文字,並且被好萊塢拍成電影,在世界範圍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然而,閱讀的開始並不順暢,因為小說開頭那相當詳細的關於主人公漢娜和米夏姐弟戀的描述,使我本能地產生了預防性反感。不過,隨著情節的展開,我逐漸被故事吸引了,而那些性生活的描述也很自然和美好,絲毫沒有影響我對小說那深刻主題的感悟。我認識到,嚴肅的文學作品並不一定免談男女之事。為此,我很想與施林克先生交流心得。經朋友介紹,我本來約好於7月14日到柏林與施林克先生共進午餐,但後來因我在弗賴堡的事情而取消了,成為此次歐洲之行的一件憾事。

在德國的第一個月,我和夫人住在離弗賴堡市中心不遠的「海子公園」。我們住的房間在一棟公寓樓六層的樓角,陽台一面向西南,一面向西北。西南是樓區和街道;西北的樓下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木,圓圓的樹冠上散現出一些淡黃色的小花;一條小路從樹下穿過,通向不遠處那一片不大不小的湖水;湖邊矗立著一排挺拔的楊樹,足有六七層樓高;楊樹的後面有一條曲折綿長的木橋跨過湖的一角,建在一些碩大的藍色浮球上,格外醒目;湖水的東邊是一大片開闊的山坡,長滿了綠茵茵的細草;湖水的北面是一片片鑲嵌在淺綠色草坪中的深綠色樹林,一座木色瞭望塔和一座白色教堂的尖頂就掩映在那綠色的樹林深處;湖水的西邊被樹林遮蔽了,只能隱約看到一些藍白色的建築;湖區背後的遠方是連綿起伏的綠色山巒。每天下午五點多鐘,我和夫人都會沿湖邊小路慢跑一圈,而且每次都會在一個小土丘的草坪上看到一些「裸曬」的男人和女人。開始,我總會不好意思地把目光轉向別處,但後來漸漸習慣了,便若無其事地從他們身邊跑過。再後來,我們又見識了更大規模的「裸曬」。

第二個月,我和夫人利用講學的空閑時間到法國、奧地利、瑞士以及德國的其他城市旅遊觀光。自己坐火車,就像歐洲人一樣。在慕尼黑,我們遊覽了號稱歐洲最大公園的「英國公園」。我們從「中國塔」進入公園,沿土路走進森林,很快就有了遠離塵世的感覺。我們遇到一條小溪,便逆水而上,輾轉走出森林。站在林邊,我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在小溪兩旁那開闊的草場上有無數或躺或趴或坐或玩的身穿泳裝或短褲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在北戴河夏日的海濱沙灘上才能看到這種景象。我們邊走邊看,還見到一些徹底享受陽光的人。在一棵婀娜多姿的柳樹下,我給夫人照相,當然要避開那些「全裸人」。一位身穿三點式泳裝的姑娘走到我的身邊,我本以為她要阻止我們拍照,但是她微笑著問我,是否需要她給照一張合影。她的表情非常自然,倒讓我感覺有些不自然了。

我們在一片片熱愛陽光的人群旁走過。我發現一個規律,我們所在的河東都是穿衣人,儘管有人穿得很少,而「全裸人」都在河西,且多為中老年男女。不過,我也看到一些青年男女牽著手從溪水中爬到岸上,全身的衣著只有腳上的鞋。令我感嘆的是,他們以及他們周圍的人都神態自然。也許對他們來說,看到裸露的下體與看到裸露的上身並無太大差異,根本不會產生什麼「想法」。此情此景,使我感到一陣困惑。也許,他們才是正經的人,而我們卻是不正經或假正經的人。或許,人類本該如此,猶如溪邊的野鴨和水中的魚。

我聽說,在古希臘的時候,一些貴族家的女僕,因沒有衣服,而整日光著屁股,但是那些男主人,並不會對她們產生「性趣」。相反,那些衣飾蔽體的夫人和小姐卻能喚起他們的「性趣」,因而用心追求,以獲得做愛的權利。

我自問,性究竟是美的還是丑的?性行為究竟是一種善還是一種惡?經過一番認真思考,我以為,性本是自然美好的,性行為本是一種善,猶如人類之飲食。後來,以家庭為中心的社會價值觀需要對性行為進行約束,並進而將其神秘化和醜惡化,才形成了我們今日的性文化觀念。而且,在不同的社會和不同的時代,人們的性文化觀念也是有所差異的,甚至是大相徑庭的。

經過這次歐洲之行的「洗腦」,我在修訂《人生黑洞——股市幕後的罪惡》這部小說時就有意增加了對性交作愛的描述,包括正面的和美好的,從而使書中人物更加豐滿,故事更加真實。不過,那主要是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男女禁忌,自然帶有那個時代的烙印。當下中國的年輕人也許會覺得其中有些情節難以置信,但那是真實的寫照。與今人相比,那一代人的性心理是「封建落後」的,但其中不乏性之美與性之善。

在孩子們的眼中,父親和母親往往都是一本正經的「大人」,甚至是老氣橫秋的「奧特曼」。然而,他們和她們也都有過天真無邪的豆蔻年華,也都有過情竇初開的浪漫花季。過去是人生的規律。父輩不可能再有子輩的年齡,但子輩卻註定要有父輩的年齡。當美好的青春都成為或深或淺的記憶時,過去的往事就只能兌換成淡然的微笑,抑或輕輕的嘆息。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在過去的20年,中國社會發生了很多變化,不僅有性觀念和性行為模式的變化,還有經濟和法律制度的變化。例如,1997年修訂的《刑法》把原來習慣使用的「過失殺人罪」改為「過失致人死亡罪」,並且對8種「金融詐騙罪」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又如,中國證監會於1996年明令禁止券商為客戶透支申購股票,於是那曾經相當普遍的「透支炒股」現象就逐漸消失了。總之,這部小說記述的是當時的社會生活情況。我以為,中國社會需要保留這樣的記憶,中華民族需要保留這樣的記憶。

性本美善,而非醜惡,因此,性本無罪。然而,作為高級動物的行為,性之美在於性與愛的結合,並要遵循一定社會中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標準,否則就會轉化為罪。而且,性道德在人的道德體系中佔有重要位置。一個突破了性道德底線的人,往往也就很容易突破其他方面的道德底線,於是,性罪又衍生出他罪。當下中國許多貪官的墮落都從性放縱、包養情婦開始,就是一個絕好的例證。因此,人類社會中的許多犯罪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歸屬於「性之罪」。這些犯罪似乎發自人類的本性,又似乎是對人類本性的顛覆。

於是,我的思想又進入「性」的另一層含義,即人性,或曰人之本性。在《血之罪》中,我曾探討了人性善惡的問題,但主要是就個體而做的解析。在本書中,我繼續了人性善惡問題的探討,而且多發自群體和社會的視角。其實,書中人物身上的惡,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

探討人性善惡,首先就要明確善惡這兩個概念。在漢語中,「善」的基本含義是好,包括友善、良善、親善等內涵;「惡」的基本含義是壞,包括邪惡、醜惡、兇惡等內涵。然而,好與壞是相對而言的,善與惡也是相對而言的。有好才有壞,有善才有惡。對你是好,對我可能就是壞。在此為善,在彼可能就為惡。因此,我們不僅要明確善惡的語詞含義,而且要明確善惡的評判標準。

如何明確善惡的評判標準?首先,衡量善惡的標準應該是行為標準,而不是思想標準。誠然,善惡之本在於思想,但思想是隱秘的,若不表現於行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