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解放全東北 五、百萬雄師入榆關

歷時52天的決戰結束了,東北野戰軍的指戰員們實在太累了,11月3日,東野總部發布命令,讓全軍休整一個月,總結經驗,縫補軍衣,補充新兵,集訓俘虜,傷員歸隊,理髮洗澡補睡眠,治病療傷擦槍炮,準備下一步新的戰鬥。

就在東北野戰軍休整期間,根據中央軍委11月1日發布的統一全軍編製及部隊番號的通令,東北野戰軍進行了整編。原來的12個主力縱隊改稱為軍,即:一縱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二縱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九軍,一直依次到十二縱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九軍。原來在長春起義的國民黨第六十軍,改編之後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十軍。原來的第一至三十六師依次改稱為第一一二至一四七師。按中央軍委的規定,每個軍都是三個師,根據東北的實際情況,經中央軍委批准,東北野戰軍的每一個軍都編入一個獨立師,這樣,東北野戰軍每個軍都是四個師,6~7萬人。與此同時,總部負責人也有所變化。為了讀者閱讀方便,現將全軍統一序列之後的東野編製與負責人排列於下:

司令員林彪。

政治委員羅榮桓。

參謀長劉亞樓,副參謀長曹祥仁。

政治部主任譚政,副主任陶鑄。

後勤部第一部長周純全,第二部長李聚奎。

後勤部政治委員陳沂。

炮兵司令部司令員(缺),政委邱創成,副司令員賈陶、蘇進、匡裕民,參謀長匡裕民(兼)。

炮兵縱隊司令員蘇進(兼),政委邱創成(兼),副司令兼參謀長匡裕民,副政委劉登瀛,政治部主任吳濤,副主任張志毅。

鐵道縱隊司令員(缺),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蘇進、李壽軒(後),政委(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何偉。

第一兵團司令員蕭勁光,政委蕭華,副司令員陳伯鈞,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天際,參謀長解方。

第二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政委黃克誠,參謀長黃志勇。

第三十八軍軍長李天佑,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梁必業,副軍長兼參謀長曹里懷,政治部副主任吳岱。三十八軍轄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五一師。

第三十九軍軍長劉震,政委吳法憲,副軍長吳信泉,參謀長王良太,政治部主任李雪三,副主任賀大增。三十九軍轄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五二師。

第四十軍軍長韓先楚,政委羅舜初,副軍長沙克,副政委劉西元,政治部主任卓雄。四十軍轄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一五三師。

第四十一軍軍長吳克華,政委莫文驊,副軍長鬍奇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歐陽文,參謀長李福澤。四十一軍轄一二一、一二二、一二三、一五四師。

第四十二軍軍長萬毅,政委劉興元,副軍長吳林,副政委唐凱,政治部主任郭成柱。四十二軍轄一二四、一二五、一二六、一五五師。

第四十三軍軍長洪學智,政委賴傳珠,副軍長楊國夫、李作鵬,副政委劉其人,第一參謀長雷震,第二參謀長黃一平,政治部主任鄧飛。四十三軍轄一二七、一二八、一二九、一五六師。

第四十四軍軍長鄧華,政委吳富善,副軍長曾克林,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譚甫仁,參謀長高體乾。四十四軍轄一三零、一三一、一三二、一五七師。

第四十五軍軍長黃永勝,政委邱會作,副軍長張天雲,參謀長黃鵠顯,政治部主任段德彰。四十五軍轄一三三、一三四、一三五、一五八師。

第四十六軍軍長詹才芳,政委李中權,副軍長楊梅生,參謀長袁淵,政治部主任王逸群。四十六軍轄一三六、一三七、一三八、一五九師。

第四十七軍軍長梁興初,政委周赤萍,副軍長方強,參謀長黃煒華,政治部主任孔石泉。四十七軍轄一三九、一四零、一四一、一六零師。

第四十八軍軍長賀晉年,政委陳仁麒,副軍長周仁傑,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楊春圃,參謀長何廷一。四十八軍轄一四二、一四三、一四四、一六一師。

第四十九軍軍長鍾偉,政委袁昇平,副軍長熊伯濤,政治部主任陳志芳。四十九軍轄一四五、一四六、一四七、一六二師。

第五十軍軍長曾澤生,政委徐文烈,副軍長葉長庚,參謀長舒行,政治部主任王振乾。五十軍轄一四八、一四九、一五零、一六七師。

上述的整編工作是在全軍中統一進行的。整個人民解放軍共分為西北、中原、華東、東北四個野戰軍。華北兵團作為中央軍委直屬的機動兵團,當時也稱為華北軍區野戰軍,所以人們往往也稱之為華北野戰軍。野戰軍之下有兵團,兵團之下有軍。地方部隊則以警備旅、獨立旅為最高單位,隸屬於各軍區建制。當時的一級軍區有5個,即西北、中原、華東、東北、華北軍區。二級軍區有3個,即晉綏、豫皖蘇、冀察熱遼軍區。只有游擊部隊還保留縱隊和支隊的名稱。由於當時全國各部隊的整編都是在戰爭中逐步完成的,此時又正值淮海決戰和平津決戰之時,所以當時留下來的絕大多數軍史檔案都還是按習慣的稱呼,稱的是原來的番號。為了不致產生混淆,後來在絕大多數軍史資料和歷史著作中,在敘述淮海決戰和平津決戰的歷史時,仍然是按原來已成習慣的叫法稱為縱隊,對師一級的稱呼也仍然是按原來的番號稱呼。一般都是在1949年4月中央軍委將四個野戰軍統一編號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之後,對各軍各師才用新的番號。為了與大多數已有的著述一致,不致讓讀者產生歧義和誤解,我們在《平津戰役》的敘述中仍按大多數已有的著作的習慣處理的。

按照中央軍委和東野總部的計畫安排,東北野戰軍的將士們是應當多休息幾天的。但是,中國革命戰爭的形勢發展太快了,中共中央已經決定要乘勝前進,在一年中完全打敗蔣介石反動政府,取得解放戰爭的徹底勝利。這時的東北人民解放軍,已經成為我軍幾大集團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後勤供應最充分的野戰兵團。中共中央要給它加重擔,要讓它去接受新的戰鬥任務。

1948年11月18日,中央軍委命令東北野戰軍主力立即結束休整,迅速入關,提前發起平津戰役。這一天,距東北大地停止戰火、部隊休整剛剛半個月。

其實,早在瀋陽還未解放之時,即在10月29日,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東野總部就已派遣四縱、十一縱的全部,以及三個獨立師、一個騎兵師共約11萬人,組成先遣兵團,在東野第二兵團司令員程子華、參謀長黃志勇的率領下先行入關,挺進了冀東。

東北野戰軍總部得到軍委命令之後,立即動員全軍,星夜準備,僅僅用了5天時間,即1948年11月23日,其主力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四十軍、四十二軍、四十三軍、四十四軍、四十五軍、四十六軍、四十七軍、四十九軍,炮縱、鐵道縱隊全部集結完畢。除特種兵外,每個縱隊編入一個獨立師、一至四個獨立團、三千至一萬名解放戰士。總共73萬餘人,分兵三路,西路由喜峰口、中路由冷口、東路由山海關秘密入關,猶如鐵流滾滾,開赴平津戰場(如果加上先遣兵團的四十一軍和四十八軍,東野入關部隊總數是84萬多人。屬於東野建制的五十軍留在吉林整訓,1949年6月14日奉中央軍委命令入關,所以一般都說是「80萬大軍入榆關」)。

11月30日,林彪、羅榮桓率總部離開瀋陽入關。一場新的決戰,即將在關內打響。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