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巧妙布陣迎日軍 1、師生對壘雪峰山

蔣委員長在重慶召見了各路大軍司令官後,何應欽立馬趕到芷江縣,他要在芷江設立陸軍司令部,並在這裡召開軍事會議。湘西會戰對何應欽來說至關重要,他心裡十分清楚,這也許是同日軍的最後一戰了,也是他何應欽的最後一次機會了。

大家都十分明白,在抗日戰爭八年時間裡,何應欽是國民黨將領的親日派,同汪精衛之流只差一步之遙。1933年5月,長城抗戰失敗後,同關東軍副參謀長岡村寧次,也就是他的日本老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塘沽協定》,根據日軍的要求,破壞和解散了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組織的察綏民眾抗日同盟軍。1935年剛晉陞為陸軍一級上將的何應欽,又同日軍簽訂了出賣華北主權的《何梅協定》。1941年初,何應欽參與策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所以說在抗日戰爭中很難找出他對中國人民抗戰有益的事情來。

中國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特別是在日本魔鬼屠殺中國數千萬同胞的日子裡,誰幹了什麼,人民的心中自有掂量。所以,何應欽把湘西會戰看得很重,這一戰是他洗刷親日惡名,為中國人民浴血奮戰做出最後貢獻,以謝國人的決戰。

何應欽有說不出的苦衷,有些事不是他能做主的,而是蔣介石授意他去做的。當然他也樂意去做,這裡面夾雜著一種複雜的感情。他出生在貴州興義,1901年考入貴陽陸軍小學,那年他剛好11歲。小學畢業升入武昌陸軍三中。

1908年赴日本留學,初入振武學校,後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岡村寧次正好是他的區隊長兼教師。何應欽的軍旅生涯是日本士官學校培養的結果,他對日本有著較深的感情,特別是他的教官,一直培養栽培他。

讓他後來意想不到的是,培養他的教官師長們,竟是侵略自己國家的急先鋒。作為一個軍人,一頭是生他養他的祖國,一頭是恩重如山的師長,這真讓何應欽感到難為情,所以他一直採取消極抵抗的態度,主張同日本和談善解。

蔣介石是江湖出生的幫會分子,他最擅長用人之術,在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之時,蔣介石正好利用了何應欽的這個矛盾心理。而何應欽也十分了解蔣介石,他知道蔣介石的用意,很想先穩住日本方面,以便抽出手來首先消滅共產黨的力量。所以他們兩個便相互利用,狼狽為奸。

其實蔣介石同何應欽從一開始就是競爭對手。他兩人在孫中山手下,地位不相上下,只不過蔣介石更善於耍手腕,提早朝前跨了一步罷了。何應欽便一直成了蔣介石的得力助手。但何應欽是有想法的,一旦國內形勢有變,他就會對蔣介石下手的。機會終於來了,那是1936年12月發生的西安事變,蔣介石被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扣押在西安。何應欽在南京執掌兵權,任討逆軍總司令,企圖置蔣介石生死於不顧,武力解決西安事變。但這一主張遭到宋子文、宋美齡的強烈反對。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回到南京,便開始對何應欽存有戒心,處處提防,失去了蔣介石對他的信任。從此兩人不再是推心置腹的弟兄。

八年抗戰,蔣介石的地位得到鞏固,何應欽不得不俯首稱臣。

不知是命運的安排,還是事情的偶然巧合,何應欽同岡村寧次哪來那麼多的緣分?他倆同在1944年11月,被各自的大本營任命為總司令,一個是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另一個是日本駐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在雙方軍隊打了8年時間,進行最後一戰的時候,兩人又在一個戰場排兵布陣。8年幾百場大戰、惡戰都沒有相遇,偏偏最後一天兩人要決一雌雄。你說這不是天意是什麼?也許是老天有意戲弄他們,誰都說不準。

何應欽不敢多想,再往下想他怕動搖自己的決心,同時也怕嚇著自己。他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狠了狠心,堅定地跨上一輛美國吉普,親自去勘察他將要預設的主戰場。雪峰山彎曲的道路非常顛簸,兩邊山勢險峻,是易守難攻的好戰場。這次日軍進攻芷江會改變進攻戰術嗎?何應欽一邊察看地形,一邊想著日軍進攻的戰術方式。

何應飲在抗戰時期,很少親臨前線,一直在總參謀部任參謀總長,對全國各戰場的情況是了解的,他習慣分析一些戰例,根據各戰場的經驗看,日本軍隊很講究戰術的應用和配合,在戰術上很少出差錯。但日軍作戰有缺點,單憑裝備精良,單兵軍事素質高,不把對手放在眼裡。不是採取坦克、裝甲開道、飛機大炮掩護,就是武士道的集團式衝鋒,或者是波浪式推進,再就是敢死隊的拚命。

在每次戰役中,日本火力強勝,集中攻其一點,隨後從點上向外擴張,這對中國軍隊來說是致命的。中國軍隊往往守不住要點,讓日軍突破佔領,然後迅速鞏固加強。他想到徐州的台兒庄,當時李宗仁就選擇了一支最能打防守的孫連仲部,在台兒莊裡面死守硬拼,不讓日軍正面突破,這樣才有機會對日軍實施包圍,最終取得勝利。

何應欽讓吉普車停靠在路旁,他下車撥開路邊的灌木叢,獨自走到下面的小河溝旁,用清澈的河水洗把臉。湘西的4月,雖說已經進入春天,但深山的倒春寒還很有涼意,深溝里的水竟有些浸骨的感覺。冷水洗臉,讓何應欽精神爽快多啦。

就在何應欽勘察地形的同時,一向做事周密謹慎的第四方面軍司令王耀武,也正帶領一大幫子參謀人員,行走在雪鋒山兩主峰之間的一條20華里的山谷中。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屬下3個軍,雖說有14個師,但由於防禦戰線過長,兵力比較分散,要做好正面防守,抵擋住日軍兇猛進攻的勢頭,是整個戰役取勝的關鍵。那麼作為司令長官,必須對地形地貌有所了解,為防守部隊找到有利的防守陣地至為重要。

何應欽在重慶找王耀武交談過,他讓他幫著思考一下,怎麼利用雪峰山的有利地勢做文章。王耀武理解何應欽的用意,把日軍主力引進大山裡來,在正面作頑強堵截,給友鄰部隊充分迂迴包抄的時間,堵住日軍的後路。王耀武想這是一個大膽的設想,要把戰鬥力強大的日軍包圍住,那是不容易的。

何應欽是了解對手的,岡村寧次對山地戰、游擊戰是很有研究的。來中國作戰,他又研究了中國工農紅軍同蔣介石軍隊作戰的戰例,認為共產黨軍隊採取的是先誘敵,後集中優勢兵力,分割包圍,各個擊破,這一手厲害。再就是中國古書上的圍點打援,或者在運動中尋找對手的薄弱環節。

同共產黨軍隊作戰,何應欽是有深刻教訓的,他這個北伐戰爭中的常勝將軍,在毛澤東手下栽了兩次跟頭,而兩次都十分悲慘。一次是率20萬大軍發動第二次「圍剿」,朱毛紅軍只有3萬人,結果被毛澤東打得落花流水。緊接著又率30萬大軍,進行第三次「圍剿」,那時朱毛紅軍不過5萬,又被毛澤東給打敗,差點把30萬大軍全葬送了。

後來何應欽才明白過來,毛澤東這套游擊戰術,用毛澤東的話說只有16個字: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還有就是運動戰的方法,誘敵深入,分割包圍,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殲滅。他從內心佩服這個毛澤東,但他不服這口氣,一個師範生,怎麼能同一個科班出身的職業軍人相提並論呢?

他從失敗的教訓中得到啟發,這次的湘西保衛戰,他想學學共產黨的這個法子。何應欽一直在思考,在重慶時他還沒有想周全,方案還不成熟。是蔣介石在最後拍板時的一句話,打通了關節,讓他茅塞頓開。

蔣介石說,讓王敬久的第10集團軍,李玉堂的第27集團軍,率先分頭痛擊進犯的日軍。這就是提醒了何應欽,這兩個集團軍迎頭抵抗,把日軍打痛,然後朝後撤退,潰敗而走。把進攻日軍全部引誘進入雪峰山,這個方案一下子在何應欽腦子裡成熟起來。

岡村寧次最瞧不起中國的重慶軍,他認為蔣介石領導的那幫子軍隊,既沒有戰鬥力,又缺乏犧牲精神,一擊就潰。這在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軍人眼中,是最恥辱的一支軍隊。何應欽這次正是要利用日軍這股驕橫勁,就要做出國民黨軍隊不堪一擊,讓日軍追擊潰敗的國民黨軍隊。他要讓岡村寧次想不到,國民黨也會向共產黨學習,應用共產黨作戰的方法,來對付一下日本進攻大軍。

何應欽想想都覺得好笑,以擅長打正規戰、陣地戰,堂堂國民黨正規軍,今天在雪峰山地玩起貓捉老鼠的把戲來了。而自己的對手,是研究共產黨軍隊作戰的專家,而自己這個學生,竟用他研究的成果對付他。在這一點上,是他們兩人都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

芷江軍事會議在芷江陸軍司令部召開了。參加會議的有何應欽總司令,肖毅肅總參謀長、冷欣副總參謀長、第三方面軍司令湯恩伯、第四方面軍司令王耀武,參謀長邱維達,還有參戰部隊的各軍軍長。空軍方面有陳納德和中國空軍各大隊長。不大的會議室煙霧繚繞,特別是美國人抽的雪茄煙,把陸軍總參謀長肖毅肅熏得夠嗆。

何應欽主持軍事會議,他簡明扼要地把湘西會戰的重要性闡述一遍,又把雪峰山的有利地形介紹給大家。他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