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熱血如瀾 7、祝捷與祭奠

由20餘輛卡車和吉普車組成的車隊由長沙城內出發,沿公路直向北開。

卡車在車隊兩端,車上站滿全副武裝的士兵,每輛車上有一挺機槍架在車頭。車隊中間是一溜吉普車。有經驗的老百姓意識到吉普車中肯定有高級軍官,但不一定能猜到在其中一輛並不起眼的吉普車后座上,斜靠著他們的省主席、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

薛岳疲勞極了,車一開他就閉上眼睛,一路上總是半睡半醒。

10月17日,第九戰區部隊全部恢複到戰前所在位置,日軍亦在原出發地域重新設防。戰役結束。

第15集團軍總司令關麟征第一次在電文中使用了「湘北大捷」這個詞。薛岳見到時心中莫名地一動,他知道該是慶祝勝利的時候了。

日軍南下犯湘,九戰區將士浴血奮戰月余,逐次抵抗並誘敵進入長沙以北地區圍而殲之。日軍倉皇逃竄,受到我軍攔截追殺。日軍傷亡慘重,被趕回原地。這不是勝利又是什麼呢?

「二期抗戰」這不僅只是一個軍事概念,更是一個政治概念。1939年初起,蔣介石多次發表文章和談話,國民政府開足宣傳機器的馬力,向國民大力宣傳灌輸第二期抗戰的形成依據、內容、意義,目的在於讓全國人民從日軍步步進逼、當局一退再退、大片失地、大量折兵的失敗情緒中振作起來,看到勝利的前景,堅定抗戰的信心。進入第二期抗戰後,兩軍集中主力部隊進行的較大規模作戰只有兩次:一是1939年3月至5月終以失利告終的南昌會戰,再就是此次湘北之戰。

這次作戰雖然沒有按照薛岳預期的結果發展圍殲日軍主力於長沙城下,但從節節抗擊到追擊截殺,畢竟殺傷了日軍幾支主力師團的兵力。當一車車戰利品運進長沙時,老百姓熱淚滾滾,瀏陽爆竹的硝煙裹挾著從前線硝煙中凱旋的士兵身影。薛岳知道,這正是蔣介石和全國民眾在心理上極其需要的勝利。

他在給蔣介石的電報中稱:「長沙會戰取得重大勝利。」關麟征的「湘北大捷」指以他的15集團軍為主的湘北正面戰場,而他使用的「長沙會戰」這一概念則是指由九戰區組織指揮的,包括湘北、贛北、湘鄂贛邊區在內的所有作戰地域圍繞誘敵於長沙城下聚而殲之的作戰。勝利不是你一個15集團軍的,這一點不能含糊。他聽說關麟征為此暗中罵娘。罵歸罵,事情還要這樣辦!

薛岳睜開眼睛,問坐在司機旁邊的趙子立:「到了什麼地方?」趙答:「唐田,一半路程了。」

汽車速度緩慢,車輪下是日軍進攻時先修了個形狀勉強通車、戰後又派部隊和民工加以整理的戰時急造公路。戰前薛岳組織民眾毀路還田,這個土辦法有效限制了日軍重型火炮隨步兵開進,大大降低了日軍攻擊能力。在起草呈重慶的作戰詳報時,薛岳專門提到將這一條列入成功的經驗。

湖南戰場的槍炮聲尚未停息,舉國上下已開始歡慶勝利。新牆河、汨羅江、福臨鋪、營田、高安,這些有名無名的河流和小鎮,躍然全國各大報刊之上,而薛岳、關麟征、羅卓英、王陵基等老名字再度被炒得滾燙,覃異之、史恩華等新名字頃刻間也變得家喻戶曉。

10月10日是國慶節,重慶主要街道上已搭起幾座巨大的勝利牌坊。在這些用松柏枝和鮮花綴成的牌坊上,「慶祝國慶暨慶祝湘北大捷勝利」幾個鑲金大字好生激動人心。這座戰時首都的大街小巷,濃烈的節日氣氛全都摻入了慶祝勝利的內容。一家商店門前大紅綢布上書寫著:「我們以殲滅日人來慶祝二十八年的國慶日,我們更要以最後的永久勝利來慶祝二十九年的國慶日!」在這對樂觀的老闆和老闆娘看來,鬼子最遲明年投降是無疑的了。

幾天之中,薛岳收到國民政府、軍委會、國民大會及諸多民眾團體、黨政要員、社會名流的賀電、賀信。其中他如願以償地看到了蔣委員長發來的洋溢著喜悅的祝賀電文。對於薛岳,其實有這一封也就夠了。

汽車減速,慢慢停穩。薛岳下意識地整理軍容,振作精神。福臨鋪,碧水青山間一座小鎮。今天將在這裡舉行一個特殊的儀式。前天副官將一份請示電話記錄給他時,他不假思索地簽上「如擬」二字,又吩咐其他活動一律讓路。這些天中,薛岳被記者、名流和各類活動,被鮮花、鎂光燈、掌聲和讚揚吹噓的言辭團團圍困。他需要這樣一個活動,鎮靜一下自己的頭腦,使他不要忘記戰爭和勝利的真正含義。

關麟征、張耀明、覃異之等人在車下迎接。今天是一個特殊的場合,人們平靜地敬禮、還禮,簡短地問候,沒有一句寒暄。

部隊已在一座向陽山坡前整齊肅立。數千名士兵,像一片年輕的叢林,他們全部穿著整潔的軍裝,全副戰鬥裝束,鋼盔烏亮,綁腿打得如同馬上就要出發去遠征。

青山之陽,一座嶄新的墓碑。

呢制軍服筆挺、將星閃亮的軍官們在薛岳的帶領下,手托軍帽,緩步登上台階。

銘聯:「比家山千秋不朽,福臨鋪一戰成功。」

碑文:「長沙地控南北,兵家必爭之地,倭寇圖之已久,營長史恩華奮戰比家山,與全營壯烈犧牲。195師阻擊福臨鋪,寇北退,長沙無恙,烈士之功不朽矣!」

銘聯和碑文書法剛毅遒勁,出自195師師長覃異之之手。

將軍們垂頭,為死去的士兵默哀,三鞠躬。100名儀仗隊員般英武的士兵整齊地向長空鳴槍。槍聲如雷、如雨,在天地間久久回蕩。

在致哀的槍聲可以飄到的一個小村落,一個普通的農家,舉行著另一場祭奠。

福臨鋪羅家鄉上南山村,第28軍少校營長羅文浪告假回家,以中華民族古老的禮儀,為胞哥羅蔭濃送行。

同村外村的族親與更多是素不相識的農民們,川流不息地來到羅家設置為靈堂的堂屋,或鞠躬、或磕頭,灑一把淚,焚一炷香。

靈堂正中放大的照片上,一位英俊的軍人微笑著望著人們。他從軍報國,經歷台兒庄等對日大戰,最後血灑贛北甘坊,遺體與戰友們一道葬於修水的漫江。

此時,他仍以微笑面對無怨無悔的29歲的人生。

羅文浪和從另一個部隊趕回來的弟弟戎裝黑紗,站在母親身後,白髮人淚已哭干。

蔣介石致薛岳電文:

此次湘北戰役,殲敵過半。捷報傳來,舉國振奮,俱是指揮有力,將士用命,無任嘉勉。所有此役有功人員,希切實查明評報,其死傷官兵,並應查報,以憑獎恤。自茲勝利初基業已奠定,我將士之責任愈重,務望勉勵所部,格外戒慎,倍加努力,勿驕矜、勿懈怠,光大戰績,用集大勉,至深企盼。

何應欽賀電:

長沙薛長官伯陵兄:湘北會戰,經獲全勝,捷音傳來,良深欣賀。吾兄指揮有方,殺敵致果,厥功光偉,敵人遭此慘敗,心膽俱寒。仍希再接再厲,奮邁前進,以獲全功。

國民政府電文:

薛長官伯陵勛鑒:此次寇犯湘北,關係戰局綦重,該長官指揮有方,所部忠勇效命,殲除頑敵,保障全湘,捷報傳來,舉國歡欣,應即複電嘉慰,並飭傳諭所屬,益加奮勉。

國民參政會駐會16名委員聯名賀電,署名:張瀾、孔庚、褚輔成、江庸、董必武、許德珩、鄧飛黃、劉叔模、范予遂、李中望、許孝炎、陳博生、李琮、秦邦憲、高惜冰、史良。

10月20日起,駐武漢、岳陽、應山、奉新、黃陂、安陸等地參加湘北作戰的日軍部隊,根據11軍司令部指示,開始進行總結作戰、查驗戰績、選拔受獎集體與個人及授獎慶功活動。

彷彿與重慶政府的大功率無線廣播唱對台戲,日軍也將設在武漢、南京、北平、滿洲的無線廣播開足音量:

「此次湘贛作戰之中,英勇的皇軍深入湘北地區百餘公里,掃蕩反和平之武裝,擊潰華軍中央系主力,取得傷亡敵軍4萬餘之重大戰果,實為推進聖戰勝利之至重要之一役。皇軍達到既定作戰目的之後,已勝利凱旋……」

岡村寧次來往奔走於各師團及配屬部隊之間。每次戰後,他有三件事必做。一是直接聽取參戰人員的實戰報告;二是親自為每個榮立戰功的集體和個人授獎;三是看望傷兵。

據史料載,湘贛作戰之後,岡村寧次在第6師團聽取被該部推薦授予獎狀的一名入伍兩年的上等兵羽田軍駿的實戰報告。羽田化裝成中國農民,隻身潛入華軍縱深近百公里,為空軍設置三處轟炸信號,使空軍成功摧毀一個彈藥轉運站、一個開設僅3小時的炮兵陣地和一個軍的指揮所。

當羽田講到他只攜帶著一個指北針、一張地圖和一把匕首,歷盡艱辛,戰勝飢餓、疲勞和死亡的威脅,一次次完成任務時,岡村寧次不禁熱淚盈眶。他在本是記錄軍事內容的「陣中紀事」中寫下這樣的感慨:

雪般純潔的心,充滿著思念戰友而令人感動的友情,我是一名兵;因為是兵,所以才是支撐一切的一分子,在嚴肅的使命前,是一名尊貴而雄壯的日本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