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徐州大突圍 2、分兵突圍

幾十萬日本現代化部隊對徐州的包圍,已著手合攏,已造成任何防禦措施和新的戰略部署都無法挽回失敗的局面了,亡羊補牢為時過晚。大批的日軍開過來了,他們的腳步好像更快了,在日軍裝甲部隊破壞碭山李庄鐵路大橋後,不到兩天的時間,敵人便竄到河南永城縣。魯西南下的日軍也攻陷了豐縣、沛縣和碭山,由沛縣又向徐州拉進,在九里山一帶同孫連仲的部隊幹上了。徐州東西的敵人向運河全線攻擊,通過一天的激戰,他們突破運河車站、台兒庄陣地、禹王山陣地,朝徐州攻擊。

徐州郊區炮聲隆隆,就連李宗仁的司令部都飛落了兩顆炮彈。李宗仁同一大群參謀人員,接到蔣介石撤退的電令後,圍著地圖研究了半天,打不好打,退也不好退,怎麼個退法?第一線的部隊全在戰場上,他們被進攻的日軍咬得緊緊的。李宗仁最後決定,將徐州戰區剩餘的50萬大軍分成五路,分別突圍。

李宗仁下達的撤退命令是:

第一路:李宗仁長官司令部及廖磊集團軍,由徐州沿津浦路南下,至宿縣地區再折向西南,於界溝附近衝過渦河封鎖線。

第二路:湯恩伯軍團及機械化部隊,由隴海路運河車站向西撤退,在符離集以北越過津浦路,突破宿縣至永城間敵人封鎖線,再從渦陽突破敵渦河封鎖線。

第三路:孫連仲部及張自忠第五十九軍,由台兒庄向西南退卻,從徐州以南越過蕭縣以西的封鎖線,在永城附近再次衝出封鎖線。

第四路:關麟征部及川軍一部,由徐州越過隴海鐵路,向西北方向突圍,突破黃口、李庄封鎖線。

第五路:孫震部,由徐州以北柳泉向東南急進,跨過隴海鐵路。經泗縣折向西南而行,在固鎮與蚌埠之間穿過津浦路,從懷遠以西突破日軍的渦河封鎖線。

5月17日,李宗仁下令所屬各部按序列,部署逐次突圍。令湯恩伯軍團向西突圍,猛烈衝擊日軍;又令孫連仲、張自忠、龐炳勛在運河設防,憑險固守,以掩護大軍撤退。

第五戰區命令下達後,各參戰部隊便開始執行。計畫始終是計畫,在執行其撤退計畫的過程中,同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出入。湯恩伯軍團的機械化部隊,向西突圍被日軍堵住,不得不改道向南。在宿縣城北十多里外的地方,才得到偵察員報告,說宿縣被日軍佔領,不能通行。按照湯恩伯的主張,他想趁此拿下宿縣,李宗仁沒有同意,認為沒有必要了,當務之急是脫離敵人的包圍圈,至於一些小城鎮的得失都無關緊要了。那時湯恩伯軍團還有好幾個師的兵力,並帶有150毫米重炮隨行。李宗仁從大局出發,極力保護這支精銳,他命令湯恩伯快走,朝西行,不要讓日軍咬住。

在徐州外圍陣地上堅守的部隊一撤退,日本軍隊就像開了閘的洪水,嘩嘩啦啦地涌了上來。中國軍隊遵照撤退命令各自行動,但在撤退的路上發生了新情況,退路被日軍堵截後,不知道咋辦了,不時發生混亂。

孫連仲在運河設防,率張自忠、龐炳勛等部隊憑險固守,以掩護大軍撤退。他同時命令盧漢的第60軍向徐州以南的郊區開進,守衛徐州。盧漢到徐州後,首先偵察地形,規劃守衛徐州的部署。但當盧漢去第五戰區長官部時,院內空無一人,軍政機關早已撤走了。盧漢有些緊張起來,他急忙率部趕往九里山,鋼筋水泥築成的工事陣地沒有部隊防守。盧漢又率部隊進入徐州市區。徐州市行人稀少,敵機不停轟炸,硝煙滾滾,周圍沒有大部隊,只有零星散兵朝南奔跑,大路兩旁負傷官兵卧地呻吟。徐州火車站上,彈藥、糧食、器材物資堆積如山,正在被放火焚燒。

盧漢在徐州近郊一個村莊找到了孫連仲總司令,他們正準備撤退。盧漢有些生氣,質問孫連仲,你們令我守徐州,目的何在?守衛徐州,是掩護大部隊撤退呢,還是要固守到不能守時,再突圍打游擊?現在魯南的大部隊都自動撤完,已再無掩護的必要。如要固守徐州,統帥部是否已作好反攻布置?有無其他部隊協助?要守多久時間?孫連仲說不出什麼道理來,最後回答說,局勢已經到這般地步,你們60軍也只好隨大部隊之後撤退了。

第60軍在盧漢的率領下沿公路向南撤退。走了一天的路,到深夜時,前方報告說攻佔宿縣的日軍已向北開來。緊接著後衛縱隊又來報告,說日軍從徐州派出輕裝部隊向第60軍追來。腹背受敵,形勢險惡。盧漢立即命令部隊離開公路,向西往永城方向突圍。一天一夜的急行軍,沿途發生無數次小戰鬥,人困馬乏,但突圍要緊,他們不敢停留,繼續西行。

當第60軍到達濉溪口時,從魯南撤退的大兵團全都彙集在這裡,有孫震的川軍、李仙洲的中央軍、桂系的廖磊軍,還有東北軍的一部和西北軍的一部,一旦遇到敵人飛機掃射,隊伍很難行動。盧漢決定改變行軍部署,全軍分為兩個梯隊,兩個梯隊齊頭並進,避免同其他部隊發生混亂。

他們連夜出發,決定經鐵佛寺向永城西南突圍,到亳州集結。他們在鐵佛寺附近同途中的友軍部隊發生了一場混戰,友軍見第60軍車輛汽車開燈行駛,以為是日軍的坦克前來襲擊,一片漆黑,雙方一交火,第60軍兩個梯隊在這場大混亂中失掉了聯繫。

盧漢帶一梯隊,順利到達皖北亳州。

有意思的是第60軍第2梯隊,他們在鐵佛寺混亂中朝南行動,渡過了澮河,向渦陽突圍,沿路收容了許多友軍的團隊。特別是一個野炮營和一個野炮連,在渦陽同日軍的激烈戰鬥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炮火一連摧毀好幾處日軍碉堡、據點,在部隊受到重大傷亡之後,順利地通過渦陽,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進入河南境內。

第60軍在盧漢的率領下,要比孫連仲他們幸運。

李宗仁第五戰區司令部率軍政機關從徐州撤出後,滿以為孫連仲他們會從後面跟上來,只是無法聯繫罷了。走了幾天後,他們才知道自己同孫連仲的部隊失去了聯繫。

按照突圍計畫,孫連仲、張自忠他們完成掩護任務後,應由台兒庄向西南退卻,從徐州以南越過蕭縣以西的封鎖線,在永城附近再次衝出封鎖線,進入河南或皖北亳州一帶。但是,戰場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當魯南、徐州一帶的中國軍隊撤退後,日軍像洪水猛獸一般涌了進來,同時堵住了向西突圍的缺口。

日軍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西邊的隴海鐵路上,他們認為中國軍隊要突圍,只會選向西或西南方向,因為那也是中國軍隊的大後方所在地。所以,日軍後來對那個方向的封鎖十分有力。孫連仲率領部隊,沒有去碰那個釘子,而是轉身朝東,經靈璧到泗縣去,事實證明這個方向是正確的。

魯南兵團除第60軍、第30軍等部突圍到淮陰外,其餘第21集團軍、第75軍、第51軍等部隊,安全向東到達泗縣。除韓德勤、于學忠奉命留在蘇北敵後游擊外,其他各部後來陸陸續續經五河、定遠向安徽六安、璜川西進,回到國民政府最高統帥部指定的位置,進行整編補充。沿途戰鬥不斷,部隊是打散又集結,集結後又打散,一路上受盡苦難。

商震的第32軍更是困難,日軍卡住了隴海鐵路,堵住了徐州朝西的交通線。商震的部隊被土肥原師團咬得很緊,一時退不下來。開始他們想打通黃口、蕭縣這兩個要點,但是他們對付不了眼前的日本軍隊,戰鬥打得異常激烈,隆隆的炮聲傳到幾十里外。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在關鍵時刻,調張自忠的第59軍前去接應。

第59軍的108師打到蕭縣附近的張二庄、嚴家寨時,日軍大量施放毒氣彈。張自忠的第39旅官兵中毒嚴重,戰鬥力減弱,開始後退。後來,李宗仁命令第59軍堅守徐州城西郊一帶,掩護大部隊離開為止。

李宗仁臨行前,對張自忠交代,完成掩護任務後開到河南許昌集結。

其實第59軍自淮河作戰以來,連續打了3個月,全軍5個旅只剩下不到兩個整旅,是參戰部隊中最需撤出戰場進行休整的。但是張自忠將軍和全軍官兵沒有怨言,他們服從長官的調遣,讓他們殿後就殿後。

完成掩護任務後,他們仍讓一塊兒執行任務的其他部隊先行,自己的第59軍走在最後面。由於他的部隊在撤退時秩序井然,沒有絲毫的驚慌,日軍都不敢輕視他們,認為他們是有準備的,一路上未對第59軍輕舉妄動。張自忠來到濉溪口一帶,見各路大軍擁擠在那裡,亂作一團。第59軍不願擠散自己的部隊,讓第59軍官兵一律將軍帽反戴,以便與其他部隊相區別。

徐州到許昌,相距五百公里,全靠兩條腿。張自忠將軍不搞特殊,與士兵同甘共苦,他同士兵一樣步行,腳上全是血泡。許多官兵走路歪歪倒倒,張將軍把他們集合在一塊兒,把鞋襪脫下,他腳上的血泡比誰都多,而他把腳抬起朝地下一頓,血泡全破了。他大聲說,在戰場上死都不怕的中國軍人,還怕幾個血泡嗎?他頓完雙腳,穿鞋就走。全軍再也沒有一個叫苦的,精神抖擻地開到許昌。

據說後來蔣介石聽說張自忠的傳奇故事,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