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編 抗戰散記 第五章 黃埔軍魂

李承勛——黃埔軍校第十四期學生

張訪朋——黃埔軍校第十六期學生

易慶明——黃埔軍校第十四期學生

王用中——黃埔軍校第十四期學生

張修齊——黃埔軍校第十五期學生

宋錫善——黃埔軍校第十六期學生

饒平如——黃埔軍校第十七期學生

李頌卓——黃埔軍校第十七期學生

楊岑峰——黃埔軍校第十七期學生

個人的命運總是與時代大背景息息相關,如若過於強調背景,缺乏個人的鮮活的故事、細節與情感的敘述,註定會讓人覺得百般空洞與枯燥。整篇編導手記寫下來,像是在作論文,但我始終難以從這空洞與枯燥中跳出來,暫且這樣,我想,黃埔軍校的將領們,他們的命運也註定要與這跌宕起伏的歷史息息相關!

現實虧欠歷史良多!

「黃埔」一詞淡出人們視線多年,大多數人們知道「黃埔」時,它被定義為蔣介石培養嫡系的一己之私,完全背離中山先生創建黃埔軍校的初衷。在「黃埔」被提及的時候,國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是強調最多的。

歷史,當然需要多一些層面的了解。北伐不必說了,抗戰卻需「斟酌」。

1937年抗戰開始後,部隊里最需要的其實是連、排一級的指揮官,而這些指揮官除了從有經驗的士兵中提拔,幾乎都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

這一集親歷者的講述中,以十四期至十七期黃埔軍校學生居多,印象深刻的是李承勛和張訪朋兩位老人,他們報考黃埔軍校的初衷源於1925年,那個春天,他們被孫中山和一群年輕的學生軍所打動。

在報考黃埔軍校的故事裡,在許許多多決心以身許國的年輕人中,很多人都是因為這樣的初衷。王鼎鈞在《從八年抗戰念黃埔先進》一文中曾有這樣的描述:「每一代年輕人都有他的偶像,在那個各種思潮奔涌、到處都在亂折騰的時代,青年人最羨慕4種人,這就是黃埔軍校學生、新聞記者、土木工程師、外科醫生。那時候,外科非靠西醫不可,西醫外科簡直是神醫;那時候,新聞記者穿長袍大褂,衣襟上插一支自來水鋼筆,為民喉舌,見官大一級;那時候,皇權被廢除,民國建立,國家建設剛剛開始,到處修橋鋪路,蓋大樓,修工廠,土木工程師吃香,下巴翹得很高;那時候,黃埔軍校學生穿著呢子軍服,披武裝帶,掛寶劍,天子門生,成功成仁,一半是人,一半是神。」

英雄般的偶像,總是讓人羨慕,然而,探尋歷史,發覺榮耀背後的代價卻異常沉重。淞滬會戰,自1937年7月至11月4個月間,有一萬多名黃埔軍官犧牲在抗日戰場上。黃埔一期生胡宗南戰後回憶道:「黃埔部隊多已打完,無人撐持……吾人必須努力,培養第三期革命幹部,來完成未來之使命。」

淞滬會戰,一批批黃埔將士在戰場上倒下去時,更多的青年學子邁入了黃埔軍校的大門。

對於中國的抗日戰爭,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於1939年曾說:「看來敵軍抗日力量的中心不在於四億中國民眾,也不是以各類雜牌軍混合而成的200萬軍隊,乃是以蔣介石為核心、以黃埔軍校青年軍官階層為主體的中央軍。在歷次會戰中,它不僅是主要的戰鬥原動力,同時還嚴厲監督著逐漸喪失戰鬥力意志而徘徊猶豫的地方雜牌軍,使之不致離去而步調一致,因此不可忽視其威力。黃埔軍校教育之徹底,由此可見……有此軍隊存在,要想和平解決事變,無異於緣木求魚」……

創作中,看到過這樣的文字:「鬼子的武士道精神就是殺人很兇,蔣介石說它趕不上黃埔精神。」

我的疑問是,黃埔精神到底是什麼?

王用中是黃埔軍校十四期學生,上學之前就已經打過忻口會戰。1940年畢業,後來擔任連長,戰至抗戰勝利倖存下來。70年後,他仍能大段地背誦當年上課時教官的講話。

王用中複述了一段蔣介石的講話:「蔣介石說:『你們是步兵,現在各戰區犧牲的官長挺多,特別是下級軍官不夠用,讓你們去犧牲去。我們為什麼下這麼大的決心呢?不是為別的,就是要把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中國去,爭取抗戰勝利。』」

抗戰勝利至今已近70年,黃埔軍校的名稱也幾經變革,1924年6月16日創辦時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3月改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8年5月更名為「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同年9月又改名為「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46年1月,黃埔軍校改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學校國有化。國民黨遷台時,軍校一併遷至台灣高雄縣鳳山市。

據《廣州日報》2010年2月25日的報道,建於1924年的廣州黃埔軍校同學會舊址已被改造成了夜總會。

編導 趙慧

1937年的一天,南京城秦淮河邊桃葉渡旁的一座小院內,李承勛一家充滿了離愁別緒。從這一年8月15日起,日軍飛機開始轟炸南京,南京城裡人心惶惶。李承勛的父親決定帶著全家逃離南京。不過,李承勛有自己的想法。

李承勛回憶說:「我決定進黃埔軍校,跟日本人好好打一打,出出氣,報仇。」

他對父母表示,已經下了決心,非去黃埔不可。

「兒子要走了,我母親哭得不得了,縫補我的破衣服。」李承勛說,「她問我什麼時候回來,我說我不曉得什麼時候回來。我爸爸就在旁邊嘆氣。」

看著執意要去上黃埔軍校然後上戰場的兒子,李承勛父母放心不下。他們不知道,兒子的黃埔夢已經在心裡藏了很久……

1929年6月1日,孫中山靈柩由北京西山碧雲寺移送到南京,在紫金山中山陵舉行奉安大典。南京城幾十萬市民守候路邊,為孫中山送行,少年李承勛也在其中。當時的情景,在他心中掀起波瀾。

「我一生看過好多名人出殯,這一次是最壯觀的,最感動人心的。」李承勛說,「送行隊伍很長,有海軍,有陸軍,有炮兵,有學生,有工人,有農民,有商人,有各國代表。那時我還小,不懂,只是想著,我們中國,這麼一個偉大的人物去世了。」

李承勛聽說,孫中山曾在廣州辦了黃埔軍校。他對這所學校充滿好奇。

1924年6月16日,廣州黃埔長洲島,新創辦的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舉行開學典禮。清晨,近500名師生列隊肅立軍校門前,恭迎前來參加開學典禮的孫中山,後來成為陸軍中將、時年21歲的湖南人鄭洞國也在其中。

多年後,鄭洞國在回憶錄中憶及孫中山在開學典禮上所作的演講:

中山先生在訓示中開宗明義,首先提出了建立革命軍隊的重要意義。他說:「中國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現在得到的結果,只有民國之年號,沒有民國的事實……這是由於我們革命,只有革命黨的奮鬥,沒有革命軍的奮鬥;因為沒有革命軍的奮鬥,所以官僚軍閥便把持民國,我們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們今天要開這個學校,是有什麼希望呢?就是要從今天起,把革命的事業重新來創造,要用這個學校內的學生做根本,成立革命軍。諸位學生就是將來革命軍的骨幹。有了這種骨幹,成了革命軍,我們的革命事業便可以成功。」

孫中山在開學典禮上宣布校訓為「親愛精誠」。這是由校長蔣介石擬選的。

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的「本校誓詞」是:「盡忠革命職務,服從本黨命令。實行三民主義,無間始終死生。遵守五權憲法,只知奮鬥犧牲。努力人類平等,不計成敗利鈍。」

黃埔軍校大門彩樓兩旁原掛有一副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橫額為「革命者來」。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改為其政治遺囑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1925年,少年張訪朋被黃埔軍校走出的一群學生軍打動了。

1925年,國民革命軍兩次東征,征討盤踞在廣東東部的軍閥陳炯明 部,取得勝利。其中,黃埔學生軍勇敢作戰,發揮了先鋒骨幹作用。

那時的張訪朋還是廣東揭西 一個普通的小學生。他記得,東征軍「往梅縣 那邊走,經過我們那個大道」。他從大人口裡聽到了關於黃埔學生軍的故事。他見到,學生軍在東征中高喊著「不怕死,不貪財,愛國家,愛百姓」的口號,一路向前。「大家都來看學生軍,燒茶,做了很多糕點。端到路邊,獻給他們吃,大家向他們鼓掌。」

張訪朋說,從那時起,他就對黃埔軍校有了深刻印象。

1937年抗戰爆發,20歲的張訪朋投考了由廣西南寧遷到桂林的黃埔第六分校,成為第十六期的一名學生。李承勛告別父母后,來到武漢,加入了國民革命軍第二師組織的戰時工作幹部訓練團,成為一名學員。後來,這一期戰干團學員,被劃入黃埔軍校第十四期。

從1937年起,黃埔軍校開始在全國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