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他們拒絕沉淪 第九章 在延安長大

洪 戈——時為中央黨校學生

朱育理——時為延署分區幹部子弟小學學生

阮崇武——時為延署分區幹部子弟小學學生

任 湘——時為陝甘寧邊區師範學生

任遠志——時為延安中學學生

於 藍——時為延安魯藝學員

李長華——時為八路軍留守兵團烽火劇團演員

陳祖濤——時為延安保小學生

彭祖祿——時為延安青年幹部學校兒童班學生

曾憲林——時為延安保小學學生

王敏清——時為延安魯迅小學學生

蘇 菲——馬海德夫人,時為延安魯藝學員

何理良——時為軍委俄文學校學員

項蘇雲——時為延安保小學生

李寶光——時為延安中央黨校二部學員

有些故事沒在節目里說。

當年在延安,女同志少,男同志多,許多領導幹部到了延安,需要成家或者重新成家。很多女學生因此成了被追逐的對象。學校門口總有男同志在那裡等著,他們很直率,見面就問:結婚了嗎?有對象嗎?跟我好吧。可惜有些幹部是農民出身,與女學生結婚後無法互相適應。大老粗哪能理解知識分子的浪漫?類似的場景,前幾年的熱播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石光榮和禇琴的婚姻便是一個例子。這就造成了一些悲劇。當然也有幸福的,幹部里也有有文化的。我們不必抱怨時代的荒誕。時間是一個偉大的教師,長期的共同生活會讓具備不同價值觀的人學會忍讓和理解,並在衝突和摩擦中不斷地貼近對方。這裡不講階級,只講兩顆心的消融與一個家庭的締造。

幾乎每個受訪者都提到了當年流行的一個笑話——女學生說:「今晚的月色真好啊,我們去賞月吧。」丈夫說:「一個大月亮有啥好看的?警衛員,提個馬燈陪她去看吧。」這個笑話很可能是真事,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提到過,可見這種情況是多麼普遍。

當然也有聰明的,比如那個叫蘇毅的女孩,她堅持要找一個有文化的幹部,結果很幸福。可惜很多女孩沒有這麼幸運,不夠聰明,或者身不由己。

在延安長大的孩子對延安都懷有最美好的感情,實際上這種感情是對少年時代的留戀。我一直很喜歡鄭律成的《延安頌》這首歌,特別美好。做了這個故事之後,研讀了一些資料之後,我的心情似乎有了變化。

不過我依然喜歡《延安頌》,依然願意相信它的美好,畢竟,作曲家創作這首歌的時候是懷著真誠的美好的浪漫的憧憬。這歌屬於藝術的範疇,而藝術,是可以不朽的。

夕陽輝耀著山頭的塔影,

月色映照著河邊的流螢,

春風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結成了堅固的圍屏。

——《延安頌》

這首名為《延安頌》的歌曲誕生於1938年。在當時,大批革命志士受到這首歌的激勵,為了追求崇高的革命理想而奔赴革命聖地延安。

在投奔延安的隊伍中,有很多孩子,他們有的是中共高層、軍隊和地方骨幹的子弟,有的是革命烈士的後代,還有一些從四面八方投奔延安的普通少年。

那些在延安度過年少時光的人,擁有讓當時很多人羨慕、讓他們自己無限感慨的一段記憶。在這段記憶里,雖然生活是艱苦的、學習是緊張的,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延安在他們腦海里的形象:延安的天空又藍又高,延河的水又清又甜,窯洞里特別溫暖,寶塔山無比巍峨。

寶塔山是延安城的標誌,當這些孩子們走在去延安的路上,離得很遠就能看見它。而清清涼涼的延河水也永遠印刻在了孩子們的童年記憶中。那時的延河水清澈透底,可以在河裡邊洗澡、游泳。春天的延安是最美的,紅色的蕎麥花開遍山野,把延安裝扮成了真正的紅色聖地。

窯洞,這一在陝北非常普通的住宅,在第一次來延安的孩子們的眼裡卻是異常新奇的。

任湘是當時陝甘寧邊區的師範學生,他是在晚上到達延安的,當家家戶戶亮起燈火時,映入他眼帘的是一排一排的延安窯洞,看起來就像一座座高樓。他忍不住驚嘆:「哎呀,延安有這麼多大高樓啊!」有人在旁邊聽了他的話,笑著說:「傻孩子,這是窯洞。」

任遠志是任弼時 的女兒,當時還是中學生的她也是第一次來到延安。在她以前的想像中,窯洞就是人們在山上挖的一個洞,人能夠爬進去睡覺就可以了。結果到延安以後,看到真實窯洞的任遠志,才知道窯洞根本不是她想像的那樣。窯洞其實和房子一樣高、一樣大,裡面能夠放床、放桌子,也有門和窗。

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延安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人人心中都充滿了幸福感和快樂感,每天延安的每一個山溝里都有抗戰的歌聲,歌聲非常抒情、非常美,雖然當時的生活環境非常艱苦的,但是心裡卻不覺得苦。

根據地的條件很艱苦,填飽肚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困難的時候,一個人一天三兩小米,三兩小米熬成粥灌都灌不飽,主要還是靠野菜。最好的伙食也就是大米、麵條和菜一塊兒煮出來的糊糊。那時候要想吃點肉,可真是不簡單。

那時候的人們普遍都營養不良。大人們湊合著吃,保育院和保小 的孩子可不能餓著,他們長大了還得建設新的國家。宋慶齡捐款在香港買了肉送到延安,黨的領導決定自己不吃,送給保小的學生們吃。孩子們一個星期有兩次能夠吃到饅頭和肉,所以那時候的孩子們總是盼望時間能過得快點,這樣就又能吃到那難得的饅頭和肉了。

這裡不僅是食物缺乏,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也很缺乏,比如說衣服。很多人就是一身棉衣,白天穿著晚上用來蓋著取暖,根本沒有換洗的衣物。虱子也就無法遏制地變得到處都是。其實,滅虱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常洗澡常換衣服,但這在當時物質匱乏的延安恰恰是最難辦到的。抓虱子 成了孩子們常做的功課之一。當時孩子們的被子上、床上到處都是虱子卵,身上總是癢,所以只要一出太陽,他們就脫掉衣服用指甲擠虱子。很多孩子的頭髮里都生了虱子,不得已也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把頭髮剃掉了。

1939年,為了鞏固根據地,毛澤東號召大家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延安開展了大生產運動。部隊、機關、學校,全民都參與到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中,在農業、工業、商業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王震率領三五九旅讓南泥灣變成了「陝北的好江南」。通過大生產運動,抗日根據地實現了糧食、蔬菜的自給,根據地軍民戰勝了嚴重的物質困難,為革命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延安的孩子們都很樂意參加勞動。大人們大規模地開墾農田,孩子們就成群結伴地一起到山上種土豆等蔬菜;大人們不論男女,一個人一個紡車,在那兒整天地紡,孩子們也跟著大人們一起做。

沒有地方住的時候就自己打窯洞,沒有東西吃的時候就自己動手生產。艱苦的環境,不僅是生存面臨的基本問題,同時也是到延安要過的第一道關,是極有意義的考驗和革命洗禮。艱苦的勞動,換來的不僅是物質上的變化。對於很多那時候在延安的孩子來說,他們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種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那是一種最樸素的自力更生的精神,是一種最堅定的革命信仰。

在勞動中得到鍛煉,也要在文化上進步提高。延安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大家一到延安就要求多學東西,學好了以後去抗日、去建設新中國,這是延安當時的教育目的和方針,也是大家的共同目標。

在延安,年齡小的孩子進了保育院,大點的進小學,再大點就上中學,中學上完了還有大學,比如抗大。

抗戰前夕,為了大規模培養幹部,黨中央決定創辦抗日紅軍大學。這是中共在抗戰時期開辦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兩所學校之一,是當時中國軍政最高學府。毛澤東為抗大題寫了8個字的校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並且經常和朱德等去為學生講課,很多著名的理論文章都是在抗大講課時誕生的。

抗戰8年間,抗大陸續培養出了20多萬名黨政幹部。

延安培養出來的人才就分散到各地,走到了抗日的最前線,在軍隊、教育、衛生等很多方面都充當了中堅力量,為革命的發展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詩人何其芳在一首詩中描述了青年們當時在延安學習的情景:

延安的城門成天開著,

成天有從各個方向走過來的青年,

背著行李,燃燒著希望,走進這城門。

學習,歌唱,過著緊張的快活的日子。

然後一群一群地,穿著軍服,燃燒著熱情,走散到各個方向去。

在延安學習的環境是非常艱苦的。當時沒有印刷的課本,都是老師手寫的講義,刻成蠟版後油印發給大家。當時也沒墨水瓶和筆,任遠志老人回憶說:「我們就在雞蛋殼上挖個小口,再用點黃泥把雞蛋殼包在中間,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